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
2018-12-27唐一纯
摘 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长期实践的历史沉淀,也是中国发展生生不息的文化精髓,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结合,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价值。因此,必须要将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计划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合,切实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我国现阶段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较为欠缺,主要原因是由于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重理轻文现象严重,加之就业形式日渐严峻,导致学生的学习生活压力较大。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重要作用,继而提出了几点具体培养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 传统文化 道德素养 现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国人影响深远,对当代大学生的行为举止、道德素养也有着极大的引导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大学生所接触到的西方思潮也越来越复杂,致使很多大学生受到迷惑,对我国传统文化缺少文化认同感,自然缺少对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意识。针对这一现象,高校必须要重视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让学生能够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提升自身道德水准。对此,本文列举了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欠缺的主要原因,并围绕着中华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具体融合,展开了全方位的思考与探究。
一、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欠缺的主要原因
(一)受制于应试教育,重理轻文现象严重
由于大学生长时间受制于应试教育,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重理轻文现象严重,导致学生不够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另外,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造成了学生课余生活空白,精神世界萎靡,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因此,要想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就必须要提高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
(二)就业形式严峻,学生压力较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经济带来了诸多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更多就业压力,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致使学生压力较大,生活渐入迷茫。然而,习惯了重文轻理环境的大学生很难适应这种变化,加之缺少正确人文素质的引导,导致学生在面临着巨大求职压力时倍感无助,从而陷入死循环中无法自拔。
(三)虚拟网络纷繁复杂,对学生引导不当
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不断推进,虚拟网络世界的纷繁复杂也给学生带来了诸多成长烦恼,面对着网络中充斥的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反文化等,由于学生自身缺少成熟的判断力,导致学生在容易在网络中受到欺诈,例如网络、刷单、网恋等,都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存在着相当不利的影响。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获取人文知识的不竭资源
人文知识的积累时实现人文素质提升的首要前提,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对社会的发展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中华优秀文化对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校必须要重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与熏陶,便于学生汲取人文知识的精华。
(二)指导大学生掌握人文方法
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助于学生掌握人文方法,让学生能够将内在知识转化为外在实践。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时学生获取人文知识的源泉,也能够指导学生掌握人文方法,让学生不断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尝试与总结。
(三)规范大学生的人文行为
人文行为作为人文素质的外在表现,主要体现在人们的言行举止、行事作风、道德理念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担的理念,逐渐渗透给学生礼义廉职、振兴中华、见贤思齐等道德理念,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方式,对规范大学生人文行为起到了约束作用。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也有利于激励学生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
三、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质的具体培养路径
(一)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为了实现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培养,首先就需要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增加世代内涵,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依托,让将其融入现代社会型态中,让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与掌握。另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也必须要积极推广新的礼仪制度,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发展,例如开展对皮影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等。
(二)构建网络、课堂与校园文化活动多平台教育模式
由于网络信息化时代的深入发展,大学生的生活于学习已经与网络密不可分,必须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载体,利用广为人知的网络平台,为学生推送优秀的传统特色文化,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为学生营造积极健康的人文素质发展平台。
(三)建立学校与社会一体化评价机制
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除了要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构建网络、课堂与校园文化活动多平台教育模式以外,更要建立学校与社会一体化评价机制,激励引导学生努力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文素质较高的学生予以肯定与鼓励。
结语
综上所述,当今时代呈现出文化多元化特征,使得不同文化间的融会贯通,提高人们文化适应能力。然而,在多元文化的撞击中,很多学生容易受到西方不良思潮的影响,导致学生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感降低。由此可见,高校务必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重要推动作用,指导大学生掌握人文方法,规范大学生的人文行为。基于此,高效必須要重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构建网络、课堂与校园文化活动多平台教育模式,建立学校与社会一体化评价机制,实现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琦.高校提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的方法与路径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5(01):75-78.
[2]刘志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人文素质优化创新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4):45-48.
[3]窦爱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04):151.
[4]王忠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35(02):49-54.
[5]景坤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与重塑[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8(02):58-62.
作者简介
唐一纯(1987.5—),女,汉族,湖北孝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