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大班同伴冲突的解决策略研究

2018-12-27彭启飞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39期
关键词:同伴冲突儿童

彭启飞

摘 要:随着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以及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同伴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皮亚杰认为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是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前提。因此,同伴冲突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

一、研究缘起

随着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以及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同伴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皮亚杰认为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是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前提。只要教师和家长能够正确对待幼儿的同伴冲突行为并加以适当引导,不但能够促进幼儿之间的相互了解与相处,还能帮助他们逐步实现儿童社会化。

二、研究过程

(一)幼儿同伴冲突产生的具体原因

本文根据收集到的案例将幼儿同伴冲突产生的原因归为以下几类。第一,物品、空间争议。由于幼儿园教教育资源相对紧张,导致一些幼儿园出现大班额的情况。幼儿为了得到物品、空间的占有和使用权而极易产生冲突。第二,干涉、控制他人。干涉、控制他人指冲突一方为了自己的利益干涉他人,从而遭到对方不满而引发的冲突。第三,违反规定、纪律。违反规定、纪律指一方幼儿认为另一方的言行举止违反了日常规定或课堂纪律而与其产生的冲突行为。第四,故意挑衅。故意挑衅是指幼儿为了某种目的故意以不友好的方式惹怒对方,从而引起其他幼儿的不满。第五,偶然行为。偶然行为是指幼儿不小心碰到了其他幼儿的身体但不是恶意的行为举止。

(二)幼儿解决同伴冲突的策略

从具体的研究来看,幼儿采取的解决策略按影响的角度可分为积极性策略、中性策略和消极性策略。

1.积极性策略

物品交换与双方协商一样同属于积极策略,不同的是双方协商更侧重于观念达成共识,在冲突中双方相持不下时,会有幼儿提出建议并得到对方的认可,这种行为要比物品交换策略意义更深刻,影响更深远。物品交换涉及实际利益,双方谁都不吃亏,而双方协商达成共识则是观念上的一致,是幼儿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量冲突从而提出符合双方利益的建议,是共赢的表现。积极策略在大班幼儿冲突中所使用的频率最低,这是因为大班幼儿所掌握的社会经验还比较少,交往技能还需提高。

2.中性策略

中性策略在幼儿同伴冲突中使用较多。如第三方干预,它不仅包括同伴的干预,还包括教师的干预,当冲突双方的行为引起教师的注意或是影响到其他幼儿,教师就会干预冲突,大部分冲突幼儿能够接受教师干预的结果,但有个别幼儿自我中心意识较强,并不接受教师的干预甚至会表达不满。

3.消极性策略

相较于小班,大班幼儿依然会为了玩具而发生争抢,因此争抢的频率也要高一点。威胁命令策略与争抢策略几乎持平,占其冲突总数的15%。其原因有二:一是个别幼儿性格要强,发生冲突时喜欢威胁命令他人;其二是发生冲突时大班幼儿可能不想引起教师的注意或有意识地避免扩大冲突。语言攻击与身体攻击策略的使用频率较低,这可能是大班幼儿已经意识到打人、骂人、嘲笑等行为是不对的,此外大班幼儿还有可能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结果,若是双方大打出手对他们都很不利。

三、研究结果

总的来说,大班幼儿在面临冲突时,消极策略使用的频率最多,中性策略次之,积极策略最少。这是因为大班幼儿还是有较强的自我中心,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的情况是比较少的。关于解决大班幼儿同伴冲突提出以下策略:

(一)关于幼儿

第一,通过专题活动指导幼儿掌握冲突解决策略。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让幼儿了解多种冲突解决策略。第二,设置冲突情境,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第三,鼓励幼儿独立思考,引导幼儿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冲突。在幼儿发生冲突时,教师不要立即干预或是直接告诉幼儿解决冲突的策略,而是让幼儿先想想自己用何种方法解决冲突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又不影响与同伴之间的关系。

第四,根据不同幼儿的性格特点以及幼儿之间的性别差异,有针对性的引导幼儿解决冲突。第五,将教育融于幼儿的一日生活,让孩子在快乐的幼儿园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执行规则,是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基本策略。第六,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亲社会的儿童会表现出分享、协商等积极的解决冲突的行为,而教少的表现出冲击性行为,也很少与他人冲突,在同伴中更受欢迎。

(二)关于同伴

第一,鼓励幼儿主动与同伴交往。同伴对儿童的社会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同伴是榜样,同伴也是小老师。同伴关系为儿童提供了学习新的解决冲突策略的机会,从而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冷静地对待冲突,积极寻求解决冲突的策略。第二,培养幼儿之间的友谊。朋友会对儿童发展社交能力提供独特的机会。通过朋友间的交往手段,儿童有能力去和平解决他们之间的冲突。

(三)关于教师

第一,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使其在幼儿发生冲突时能够尽量放手但又能够引导幼儿正确的解决冲突。第二,拓展幼儿活动空间以及丰富游戏材料。教师可调整环境布置最大化的利用有限的空间,还可提高活动区角的利用率,让幼儿轮流使用活动空间。

幼儿在童年时期选择的冲突解决策略将会影响以后的人际关系。本研究的最终目的便是引导幼儿在面临冲突时采取的策略由消极向中性以及积极策略的转变,从而帮助幼儿去自我中心,学会正确的处理与同伴之间的冲突,以致更好的促进儿童社会化。

参考文献

[1](瑞士)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判断[M].傅统先,陆有铨译.济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4.

[2]黄伟达,王霞玉.幼儿冲突与幼儿社会化[J].学前教育研究,2007(7-8).

[3]张亭亭.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研究述评[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4(11).

猜你喜欢

同伴冲突儿童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寻找失散的同伴
留守儿童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六一儿童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
一次冲突引发的思考和实践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