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教学中的“攻守道”
2018-12-27江苏南京市夫子庙小学俞海健
江苏南京市夫子庙小学 俞海健
新课改实施以来,估算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新课标中将估算与发展学生数感,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及实践能力,提升学生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紧密联系在一起。虽然估算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实际教学中学生估算学习的现状并不理想,大多数学生面对估算常常感到不知所措,无从下手,认为估算太麻烦,太牵强,不愿尝试估算。一线教师在估算教学中也存在诸多困惑,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教师并没有直面其中的问题,估算教学常常走马观花,浮于表面。
作为一线教师,笔者认为在估算教学当中要练就“攻守之道”,“攻”是指在估算教学中只求估算方法,让学生掌握估算技能便可;“守”是要求学生对估算要有认同感,要喜欢并且有意识地运用估算解决问题。这两者之间看似互相对立,实际上相互交融,我们要以“攻”养“守”,以“守”助“攻”。联系自己的教学经验,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一、以估算与精算的关系为基点,感受估算价值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如果题目中没有估算的要求,学生是不会想到用估算去解决问题的,这是由于我们常常在教学中灌输“计算要准确、结果应唯一”这一观念。在学生的认知中估算和精算是割裂开来的,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搭建估算和精算之间的桥梁,帮助学生厘清估算在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
【片段一】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单元有这样一节估算课,教材例题是这样的——
(经过讨论,学生主要有以下两种解法:①精算,48×4=192(元),192元<200元。答:带200元够买4箱西瓜。②估算,把每箱西瓜看成50元,4箱西瓜是200元,所以200元够买4箱西瓜)
师:王阿姨去买水果,想一想在下面哪些情况下,估算比精确计算有意义?
(课件动画:(1)王阿姨想确认200元是否够用;(2)收银员计算4箱西瓜的价钱)
师:你们为什么都是选第一种呢?
生:因为第一种并不需要得到准确的价钱,只要知道够不够就行了。
师:而收银员计算价钱时,一定是什么值?
生:(齐)都是精确值。
师:看来生活当中,付钱或者收钱时一定是精确的数值。而买东西估计钱带得够不够的时候,估算一下就可以了。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用估算比较方便呢?
……
这里教师借助例题,别出心裁地让学生判断选择什么运算方式有意义,通过几个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在生活中并不是都需要用精确计算,有些时候运用估算就可以了。学生在估算和精算关系的比较中,感受到了估算在生活中的价值,自然而然地想“我要估算”。
二、以生活情境为支撑,积累估算经验
笔者曾对苏教版小学数学十二册教材进行了整理,发现教材中大多数估算内容都是配合着情境展开教学的,经过长期的课堂实践笔者发现,估算教学一定要生长在“情境”的土壤中才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片段二】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加法和减法》单元有这样一道题目——
师:最近去超市购物的同学请举手。
(不少学生都举起了手)
师:你们在超市购物时,商品的价格都是整数吗?
生1:不大可能,我昨天买了一罐汽水2.5元。
生2:我买的蛋糕9.9元。
……
师:今天老师想去超市买一些商品(先出示商品价格图),老师大约需要带多少钱呢?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生3:把它们加起来就可以了。
师:这里的计算比较困难。(做思索状)
生4:老师不用算,大概估一估就行了,一瓶色拉油大约33元,一袋大米大约44元,一袋大枣大约17元,老师你带一张100元就行了。
……
教师从学生生活中的超市购物情境出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个学生提出可以用精确计算时,教师做出很难计算的样子,学生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只要大概估计一下结果就可以了,并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通过这样有趣的生活情境,学生很快被带入进去,不用教师提醒或要求,自然而然想到用估算,可见估算意识的新苗已经悄悄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
三、以估算策略为导向,提升估算能力
估算作为一种运算能力,只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训练和优化,学生的估算能力才能不断生长和提高。因此,教师要以多种估算策略为导向,提升学生的估算能力。
1.应用估算探索笔算
【片段三】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有这样一道习题——
师:小明房间的面积大约有多大呢?
生1:我把3.8看成4,4×3.2=12.8,面积比12.8平方米小一点。
生2:我是这样想的,3.2≈3,3×3.8=11.4,面积要比11.4平方米大一些。
生3:3.2约等于3,3.8约等于4,3乘4等于12,小明房间的面积大约12平方米。
师:如果小明想知道房间的精确面积,你能帮他算一算吗……
精算教学的重点是笔算,其中的难点在于理解算理。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小数乘整数中学生小数点的位置常常点错,在帮助小明算房间面积这环节中,笔者让学生先估算,再笔算,学生通过之前的估算结果体会积中小数点位置,促进学生认知的同化。
2.应用估算检测计算结果
【片段四】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单元有这样一道习题——
师:你能判断出这三道题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吗?
(大多数学生都开始竖式计算)
师:不计算,你能判断出来吗?
生:可以先估一估,第一题可以看成500×3=1500,第一题计算结果是错误的;第二题可以看成100×5=500,结果不可能是5000多,是错的;第三题500×2=1000,也不对。
……
以往教这类题都是让学生用再算一遍的方法检验,长久以来学生都产生了思维定式,遇到这种题型就在旁边笔算。这种机械式、带有应试技巧的计算教学往往会抹杀学生的数学思考,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僵化。在本节课中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估算去检验结果,学生很快发现用估算检验非常简单而且节约时间,大大增强了学生对于估算的认同感,有利于学生估算能力的提升。
随着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估算能力原本作为学生运算能力的一部分,现在更多地被看成是学生数学素养的体现。我们教师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下也要练就一身“武艺”,掌握估算教学中的“攻守之道”,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使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