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数量关系 形成策略意识
——以《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为例
2018-12-27江苏扬州市东关小学吴佳佳
江苏扬州市东关小学 吴佳佳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一课编排在学生系统学习解决问题策略之前,而又在基本掌握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数量关系之后。因此,本课旨在让学生在经历用两步计算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对数量关系的认识,积累更为丰富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获得一些分析数量关系的常用策略。
除了在教材中的位置特殊,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关键之处还在于需要根据题目中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找到中间问题,再根据中间问题确定解题思路,而寻求中间问题的策略又是以后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从用一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到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和能力发展的转折点和关键点。因此,现以《加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一课为例,谈谈对理清数量关系、形成策略意识的一些思考与做法。
一、数形结合,初步感知数量关系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数量关系是比较抽象的。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和教材的编排意图,需要充分运用画流程图等理解事理,帮助学生整理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并依托直观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寻找中间问题,确立解题思路。
(一)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请你将这些信息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说一说。
相机整理条件。可能有下列两种方式:
(二)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先想一想,再试着算一算。
(三)交流思路与算式:
34-15+18=37(人)
34+18-15=37(人)
或者18-15=3(人)
34+3=37(人)
1.34-15+18第一步算的是什么?是根据什么条件得到的?还需要算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解题思路:
2.34+18-15第一步算的是什么?是根据什么条件得到的?还需要算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解题思路:
追问: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之处?
指出:要知道离站时人数,需要将两次变化情况都考虑在内。
3.18-15=3(人)
34+3=37(人)
这种方法先算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加上3人呢?
指出:离站时人数有了变化,是怎么变化的呢?也可以先算出变化的人数,再与原来人数进行比较。
从探索解决例题中的实际问题开始,初步体会了解答两步计算通常要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思路进行。比较两种解题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突出感受寻找中间问题的重要性,也就是对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可以从条件想起,要想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也可以从问题考虑出发,考虑变化情况。
这样,学生就能从经历过程开始,逐步形成解题思路,建构起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策略。
二、整理信息,寻找多种解题思路
梳理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学要避免单纯的解题,要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和解题思路的引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本策略。特别是选择画图等方法直观化处理条件,为解题思路提供了直观的支持。对线段图中的表示方法和解题思路的分析,要做充分讨论和交流,突破教学难点。在此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解题的策略和解答方法的多样。
(一)出示想想做做2
出示主题图。
1.游泳池里也有数学问题呢!要解决游泳池里的问题,第一步先做什么呢?
指出:解决问题第一步,可以先整理题目中的信息。
2.可以怎么整理信息?
指出: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来整理信息,画流程图来整理条件和问题。
3.看着流程图,你能想到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出示想想做做4
出示主题图。
1.我们可以怎么整理图中的信息呢?
2.你打算怎么解决问题?(先算上午还剩下多少个)
3.图中信息还可以通过画图的形式来整理。
4.根据这幅线段图你还可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先算一天摘了多少个)
小结:用不同的方式整理信息,有时还能发现不同的解题思路。
三、跳出定势,发现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
整理条件和问题能帮助我们理清解题思路。那条件和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一环节旨在向学生渗透从条件想起和从问题想起两种解决问题的策略,然而这两种策略也不全是孤立的,解题过程中要瞄准问题,才能够更快地发现条件之间的关系,收集需要的条件,选择相关联的条件解决问题。
(一)出示想想做做3
1.这是周围工地一天水泥使用情况。图中有哪些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3.学习独立完成并检验。
4.交流:说说你是怎么解决问题的?又是怎么检验的?
5.小结:根据题目已有条件,我们可以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检验,我们还判断出自己的答案是不是符合题目中的条件。
(二)出示想想做做5
提出:二(1)班有多少人不会游泳呢?
1.要解决这个问题,你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2.这是丁丁在自己班调查的情况,有了这些信息,你能解决问题了吗?
3.反馈:你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小结:同学们刚刚根据问题收集需要的条件,并且根据这些条件解决了问题。
4.追问:给你的条件是不是都用到了呢?
小结:要选择跟问题相关联的信息来解决问题。
策略单元教学的调整给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的启示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么怎样让学生加强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运用策略的能力呢?这就需要教者循序渐进地推进,潜移默化地引导,为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做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