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8-12-26李红梅
李红梅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不断进行改革,我国越来越重视对数学的教学,在初中教学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的问题,运用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法能够让初中数学教学更加高效。教师首先要了解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主要内容,然后通过分析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初中数学;运用
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素养,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创新能力,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新课标提倡的素质教育实施以来,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以及评价等方面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应用学科,教师需要明确自身职责,能够与时俱进,应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升数学教学成效。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概述
就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本质而言,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以完成具体任务为目标,同任务整合在一起,由教师结合实际教学目标和需求,设计教学大纲,布置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主要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强调学生学习应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来保证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总的说来,教师所设计的任务需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隐藏在任务中,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自主探究,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转变以往被动式的学习方式,整合旧有知识对新知识进行探索。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1.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深化,大部分初中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始意识到创新教学法的重要性,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不愿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而继续沿用传统教学法。传统教学模式不仅单一、枯燥无味,还常常出现以教师为主体的现象,不利于学生学习,不利于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主动创新教学模式,转变以往教学观念,重视情感驱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意义上的主人。
2.合理设计学习任务。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性格特点都不一样,教师应该对不同学生都有所了解,这样在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时,才能够做到合理,才能对整个教学有所帮助。在这个布置任务的过程中,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的估计学生的能力,当布置的任务超出了学生的能力之外,就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容易让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最终导致对数学学习丧失了信心和热情。当布置的任务远低于学生的解决能力时,学生就会认为问题太简单,容易产生自负心理,这对于学生的性格形成有非常不好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引导,在问题的设计过程中考虑任务的难易程度,注意难点和重点的设置,让学生能够由易到难的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如教学“相交线和平行线”时,初中数学教师可先为学生讲解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定义与性质,并让其了解什么是邻补角、对顶角等,然后借鉴上述教学模式,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相交线与平行线》,如火车轨道、数学作业本上的横线、斑马线、田埂、围栏等;接着,教师让学生分组,然后发放火柴、冰棍条或者条状塑料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合作讨论,并摆出各种相交形状,再指出图形中其中一个角的邻补角与对顶角等。或者教师可以这样设置任务:让学生在图纸上随意画出几条相交线条,再让其动手量一量,算一算有多少个角,角的度数有多大,其邻补角、对顶角是哪个,又有多大等,同时设置完成任务的时间,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参与性,与教师的互动性,而且适当增强学生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求知与探索欲,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动手实践能力。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习并非是教师向学生单一的知識传授,而是学生自护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在其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学生才是主体,学生需要不断的完善和获取新信息,同认知结构相互作用,整合旧知识来理解新知识。但是初中学生由于自身年龄阶段特性,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较差,过于依赖教师和家长的监督,如果想要让学生完全自主学习是非常不切实际的。
例如,在讲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教师可以设置任务,学生利用学具中的塑料棒组成任意三角形,测量三边的长度。教学目标,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利用所学知识来探究三角形两边之差和第三边关系。由此看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然需要教师的指导,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理念,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帮助。所以,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强调教学活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只有充分明晰这种概念,才能保证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有序开展。
4.及时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评价。评价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其中正确评价对学生有积极影响,使其对学习数学更有信心。反之,则会有消极影响,容易让学生产生偏科现象,严重的甚至还会放弃这门学科,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因此,初中教师有责任与义务将信心与良好、积极的情绪传递给学生,哪怕学生进步很小,教师也应帮助他们、鼓励他们,并正确评价他们的进步,让其将这份信心作为学习动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学科内容,随着新课标教育改革的深入,对初中数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作为一门实用性的基础课程,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应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目标。为了更为合理有效的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应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十分有必要的,任务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联系实际生活,有针对性的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突显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优越性,以求更好的在教学活动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会玲.初中数学教学中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29):13.
[2]宋雪梅.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绘图教学中的应用[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4(04):72-74.
[3]钟长征.初中数学教学中主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应用[J].教育观察,2015(30):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