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意义探究
2018-12-26艾玮
艾玮
【摘 要】: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166例医院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整理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资料,对诊断为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进行重点观察,并分析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特点。结果:166例患者中有138例患者的R-R间隔>1.5s,其中有74例患者诊断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94例患者诊断为Ⅱ度房室传导阻滞;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R-R间隔时间明显高于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P<0.05)。166例患者中有34例无特殊干预自行恢复正常心率、112例经药物治疗后恢复正常心率、20例经电击治疗后恢复正常心率。通过观察患者的散点图,发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散点图的特征为分布均匀的宽条带,上界清晰但无明显下界,带宽相近;而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散点图宽度较窄且无明显的上界和下界,散点分布密度以及宽度无明显规律和特征。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临床诊断中具有较为典型的特点,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房颤动;Ⅱ度房室传导阻滞;临床诊断
【中图分类号】R5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0-03--01
房室颤动是心律失常中的一种常见类型,且常合并房室传导阻滞,而房室传导阻滯在临床诊断中容易被误诊漏诊[1]。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由于介于Ⅰ度和Ⅲ度之间,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检查方法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常规心电图检查无法满足临床诊断的要求,动态心电图所提供的信息要高于常规心电图,对于心肌的病理改变也具有更高的敏感度与特异性[3]。文章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166例医院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针对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166例医院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男性85例,女性81例;年龄为42~79岁,平均为(62.5±6.3)岁;病程为1~15年,平均为(5.3±1.6)年;原发疾病:心脏瓣膜炎58例、冠心病54例、高血压38例、先心病8例、扩张性心肌病6例,心包疾病2例。
1.2 检测方法
采用动态心电监测仪连续监测24h,记录心房颤动发生情况、R-R间歇情况、QRS波群等情况,并制作24h散点图。
1.3 观察指标
整理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资料,对诊断为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进行重点观察,并分析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心电图特点。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值检验 ,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临床特点
166例患者中有138例患者的R-R间隔>1.5s,其中有74例患者诊断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94例患者诊断为Ⅱ度房室传导阻滞;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与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平均R-R间隔时间为(2.71±0.35)s和(2.46±0.23)s,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R-R间隔时间明显高于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t值为5.638,P值为0.000)。
2.2 患者的预后
166例患者中有34例无特殊干预自行恢复正常心率、112例经药物治疗后恢复正常心率、20例经电击治疗后恢复正常心率。
2.3 患者动态心电图特点
通过观察患者的散点图,发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散点图的特征为分布均匀的宽条带,上界清晰但无明显下界,带宽相近;而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散点图宽度较窄且无明显的上界和下界,散点分布密度以及宽度无明显规律和特征。
3 讨论
房室传导阻滞是指窦性激动传导过程中出现延迟或部分甚至全部无法传导的情况,主要分为Ⅰ度、Ⅱ度、Ⅲ度这三个级别。而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由于仅发生于部分心室漏搏患者中,因此存在一定的隐匿性,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漏诊误诊风险[4]。其常规心电图诊断判断标准无统一规定,基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概括,:①平均心室率低于50次/min;②R-R间期不低于1.5s,且连续出现超过3次;③心房颤动发作时f波与QRS波群之间的比值大于10:1,且连续出现超过三次;④心房颤动发作时出现房室交接区、室性逸博或逸博心率。但是常规心电图诊断标准在Ⅱ度房室传导阻滞临床诊断中的不足之处集中在并非所有R-R间隔>1.5s的患者都合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虽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R-R间隔时间明显较高且心室率较低,但在R-R间隔时间<1.5s或心室率>80次/min的患者中也有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存在,这说明了单独指标应用时具有一定的漏诊误诊现象。因此,需要寻找更加有效的检查方法。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其能够提供更加细致的病理信息,从而提高临床诊断与治疗的有效性。本次研究观察中,通过观察患者的散点图,发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散点图的特征为分布均匀的宽条带,上界清晰但无明显下界,带宽相近;而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散点图宽度较窄且无明显的上界和下界,散点分布密度以及宽度无明显规律和特征。
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在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临床诊断中具有较为典型的特点,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谷长芹.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意义[J].临床研究,2016,24(9):159-160.
张芳芳,刘儒,王永生等.时间散点图诊断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探讨[J].中国循环杂志,2016,28(5):342-344.
李润香,黄玉同.心房颤动合并长R-R间期(>1.5s)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07(31):122-123.
张园园.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伴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意义[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