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联合穴位注射配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62例

2018-12-26杜元会曾强魏莉李浪刘丽陈贵全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穴位注射针刺

杜元会 曾强 魏莉 李浪 刘丽 陈贵全

【摘 要】: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合穴位注射配合超短波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入院和门诊面瘫患者62例,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采取针刺联合穴位注射配合超短波,对照组只采用针刺和超短波。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4.35%,对照组有效率:66.6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周围性面瘫采取针刺配合穴位注射联合超短波方案疗效确切。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针刺;穴位注射;超短波

【中图分类号】R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0-03--02

周围性面瘫(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面瘫)又称 Bell 麻痹或特发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 ,表现为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睫毛征、闭眼不全、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等。 2013年国内研究其年发病率为20~42.5/10万人[2],其发病机理尚不明,可能因素有受寒、劳累、病毒感染及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引起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缺血、水肿。治疗方案包括药物、针灸、穴位注射、理疗及手术等。

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选取 2016年 2月~2018 年 1月在本院门诊及入院的急性期(发病 1~6 天)周围性面瘫患者 62例,年龄分布在为17~51 岁间。将 6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采用双盲原则,治疗组:男性患者14人,女性患者17人,年龄最大为51岁,最小17岁,平均37.98±8.5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最大为50岁,年龄最小为19岁,平均36.8±8.52岁,两组年龄经t检验无差异性(P>0.05),有可比性。排除非急性期者;继发面瘫者;妊娠等应避免超短波者;肝肾功能受损、心血管疾病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取针刺联合穴位注射配合五官超短波治疗

穴位选取:翳风、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下关、合谷、足三里、太冲。具体操作:采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采用 1.5 寸托尼牌针刺针(φ0.30mm×40mm,苏州针刺用品有限公司),阳白、四白、颧髎进针 0.5 寸,地仓透颊车进针 1.0 寸,翳风、下关、合谷、太冲进针 1 寸,足三里进针 1.2 寸,得气后采取平补平泻手法,30 分钟。一次/日,10次为一疗程,共3 个疗程。穴位注射选穴:一组:翳风、阳白、颧髎;二组:太阳、地仓、颊车,具体操作:选用甲钴胺注射液(商品名:弥可保,国药准字 J20040024,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生产)0.5mg/1mL,碘伏消毒后缓慢进针,得气并回抽无血后每穴注射 0.3m L 。隔天 1次,两组穴位交替注射,10 天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采用 DL-C-M型五官超短波治疗机,频率设为50 MHz,对置于双侧耳前,急性期采用无热量到低热量,恢复期应用温热量,每次 15~20 min。10天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

对照组:采用针刺及五官超短波,操作同治疗组。

3 疗效观察

选用的观察指标有:1、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简称为H-B分级);2、Bell氏麻痹十项计分法。疗效指数的计算公式疗效指数(%)=(治疗前Bell氏评分一治疗后Bell氏评分)/治疗前Bell氏评分x100%,疗效指数>91%为临床痊愈;疗效指数为51%~91%为显效;疗效指数为26%~51%有为效;疗效指数<26%为无效。

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H-B分级选用卡方检验,若P>0.05表示无显著差异性,其他的数据根据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采用相应的检验。

二 研究结果

如图所示,两组治疗前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自身前后比较有差异(P<0.05),说明面部症状均有效。同时两组疗效指数有差异(P<0.05),且治疗组的疗效指数(51 .96%)显著高于对照组(37.49%),得知治疗组症状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2 治疗后效果比较分析

三 讨论

面瘫属祖国医学“口僻”范畴,针刺在中医治疗面瘫中被广泛运用,且大多是多种疗法联合治疗。穴位注射起源于 60 多年前,是在腧穴、经络或压痛点、皮下阳性反应物上注射药物的疗法,可使水肿减轻,降低骨管内压,促进血液循环、细胞代谢及供氧,促进神经修复 。穴位注射具有特异性、注射效应放大性及三重效应。本研究采用两组穴位交替穴位注射,减少肿块的发生,同时也使得药物被充分吸收。选用阳白、翳风、颊车和太阳、颧髎、地仓为近端取血。颊车、地仓属于足阳明胃经,体现了“治痿独取阳明”。刺激双侧地仓穴,可使大脑双侧中央前回、后回激活,利于纠正面瘫。颊车穴具有疏通经络,转输气血,调节阴阳的作用。翳风属手少阳三焦经穴,当乳突与下颌骨之间凹陷处,面神经通过骨性管道面神经管后从茎乳孔出颅处,颧髎属于手太阳小肠经,阳白属于足少阳胆经,太阳属于经外奇穴。患者面部上中下部均有穴位注射。

甲钴胺注射液为维生素 B 12 甲基化,在体内代谢中、促进卵磷脂合成及生物转甲基等多方面起重大作用。甲钴胺注射液能促进受损面神经修复,结合穴位注射优点,能直接作用于局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缓解患者症状,效果优于单纯肌肉注射或口服片剂。

综上所述,针刺配合面部穴位注射联合超短波治疗面瘫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提高面神经功能评分,改善面肌肌力和唇部周围的活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李乃杰, 李磊, 李文慧. 脾胃学说指导针灸辨治急性期青年贝尔氏面瘫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 2014, 23(9):1630-1632.

雷云, 吴成翰, 高丽丽. 中西医治疗周围性面癱的研究进展[J]. 光明中医,2012,27(4):843-845.

《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指南[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6,49(2):84-86.

猜你喜欢

周围性面瘫穴位注射针刺
清明的雨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在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中的应用
穴位注射治疗延髓梗死并顽固性呕吐6例
西药加电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足三里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周围神经炎疗效观察
颈痹汤联合手法以及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
针药结合辨证治疗68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穴位注射辅助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中镇痛的临床探究
新疆抓获75名“针刺”嫌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