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8-12-26张严
张严
【摘 要】目的:探究呼吸机治疗中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调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科室诊治的60例ARDS患者资料,以均衡原则为基准,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施以常规疗法与呼吸机治疗,评估两组主要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总机械通气时长、住院时长、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相较而言,观察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较佳(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长、平均住院时长较短(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较佳(100.00%vs.86.67%)(P﹤0.05)。结论:对ARDS患者早期施以呼吸机治疗,能够有效提改善其各项生命体征,缩短机械通气治疗与住院时间,提升治疗效果,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因此,可以大力实践与推广。
【关键词】呼吸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0-03--02
前言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上较为多发的常见疾病,肺损伤发展至后期的典型症状,其发病急,病程快,且预后较差,死亡率高等特点,临床特征多为呼吸困难、低血氧症、胸片双肺浸润等,因此,早期快速、正确诊断并实施针对性治疗方案对其患者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有关调查研究指出,呼吸机疗法可以迅速改善ARDS患者生命体征,因此,为进一步探究呼吸机治疗ARDS的临床疗效,调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科室诊治的60例ARDS患者资料,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调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科室诊治的60例ARDS患者资料,以均衡原则为基准,分成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7~69岁,平均年龄(42.60±6.40)岁;观察组男22例,女8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43.50±10.60)岁。比较两组临床个人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1]。
1.2 纳入标准
(1)因高危因素发病,且发病急重者;(2)中度ARDS患者 100mmHg 1.3 研究方法 1.3.1 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 如肺水清除与液体管理、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补充疗法等。 1.3.2 观察组施以呼吸机治疗 采用Vela型呼吸机(美国伟亚TBird公司)治疗,将患者行气管插管术,置入气管导管,并连接呼吸机,模式设定为压力A/C(辅助/控制)模式,频率14~18次/min,呼吸末正压8_15mmH2O,氧浓度50%~100%,潮气量5~8mg/kg,同时对其进行血气监测,并依据其测量值进行适时调整[2]。 1.4 疗效标准 评估两组主要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 1.5 统计学分析 为了对数据有更准确计算,对各项计数、计量资料采取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检验采取t;以(%)表示计数资料,检验采取X2。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主要生命体征指标变化 由表1,可知:两组相较而言,观察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较佳(P﹤0.05)。 2.2 两组总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 由表2,可知:两组相较而言,观察组机械通气時间、平均住院时间较短(P﹤0.05)[3]。 2.3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由表3,可知:两组相较而言,观察组治疗效果较佳(100.00%vs.86.67%)(P﹤0.05)。 3 讨论 截至目前,临床上治疗ARDS的方法主要包括治疗原发病、改善通气与组织供氧、药物治疗、营养支持4 种,其中最为有效、应用广泛的便是改善通气与组织供氧,且通常选择呼吸机进行呼吸支持,其可以利用器械的压力完成氧气与二氧化碳的置换,对其进行呼吸辅助,进而达到延续患者寿命的目的。在本文研究中,两组相较而言,观察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较佳(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长、平均住院时长较短(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较佳(100.00%vs.86.67%)(P﹤0.05)。 综上所述,对ARDS患者早期施以呼吸机治疗,能够有效提改善其各项生命体征,缩短机械通气治疗与住院时长,提升治疗效果,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因此,可以大力实践与推广[4]。 参考文献 包海波,陈慧峰,刘建鑫,王滨,黎达.应用捆绑式呼吸机急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7,1502:48-49+51. 蒲满英.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1:4469-4470. 黎辉.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03:104-105. 沈啸翼,徐仲卿,毛旻涛,谭萨萨.急诊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06:95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