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2016-03-30连叔薏
连叔薏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经鼻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 4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23例)和对照组(21例), 两组均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入院3~5 d后开始给予肠内营养(EN), 对照组行肠外营养(PN)10 d以上开始进行。比较两组在住院时间、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及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胰腺炎早期行肠内营养可降低并发症, 减少住院费用。临床上给予合理营养配方, 掌握输注方法, 密切观察肠内营养反应, 作好管道护理及心理护理是早期肠内营养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8.155
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是具有起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的全身性消耗性疾病。随着其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 营养支持治疗包括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 在SAP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EN能促进肠功能恢复、保护肠道黏膜屏障, 减少细菌移位, 降低胰腺炎感染几率, 早期适当EN对SAP转归具有积极意义[1]。本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对23例SAP患者实施EN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确诊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44例, 男28例, 女16例, 年龄21~65岁, 平均年龄40岁。病因:胆源性19例, 酒精性12例, 高脂血症9例, 胰逆行胆囊造影术后1例, 其他原因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SAP的诊断及分级标准[1]。其中 Ranson评分≥3分, APACHE评分≥8分。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23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入院后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 研究组在住院3~5 d病情稳定后即行EN。对照组行PN10 d以上才开始进食, 其中9例进食后病情复发, 行EN以促进康复。
1. 2. 1 常规治疗 入院后即禁饮食, 予以胃肠减压, 解痉镇痛(包括强痛定或哌替啶肌内注射), 质子泵抑制剂, 施他林持续泵入, 联合使用2~3种抗生素, 第2天予以TPN支持。结合病情严重程度、血脂情况和PN成分不同, 血糖>6.9 mmol/L, 输液中糖:胰岛素=3:1或2:1;甘油三酯>4.5 mmol/L, 停用脂肪乳。入院1~2 d无排气排便, 给予鼻饲中药辅助至排便, 1~2次/d。
1. 2. 2 EN配方 EN配方包含有要素、半要素、多聚物配方或特殊配方饮食。本研究均选用半要素饮食(百普素)和多聚物配方饮食(瑞素或能全力)。
1. 2. 3 置管方法 本研究均采用“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 操作前告知患者插管的过程、重要性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 头部轻微向后靠稳。向鼻肠管管腔内注入约20 ml水, 并润滑管前端。常规消毒鼻腔后插管, 插入长度约为胸骨剑突至鼻尖、耳垂, 外加10~15 cm, 并在管道上做好记录。确认入胃后, 向管道内注入10 ml水, 撤出导丝。导管8~12 h内可自行随肠蠕动通过幽门, 到达空肠, 留在鼻腔外的管道应保持松驰状态以便于管道的进一步深入。若12 h后导管未进入空肠, 可在X线透视或内镜引导下将管道置入空肠。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及住院费用。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两组比较, P<0.05
2. 2 两组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但胆道梗阻、胆汁返流、高血钙、高血脂及酒精等致病因素所引发的胰酶过度激活, 导致循环障碍和全身炎性介质“瀑布样级联”反应, 从而迅速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是SAP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 因此, 抑制胰腺分泌在SAP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既往多认为禁食及TN能协助抑制胰腺分泌, 但近来研究发现, 经空肠注入营养液可能并不会刺激胰腺分泌[2], 经空肠肠内营养可避免头、胃、十二指肠对胰腺分泌的刺激, 利于胰腺修复, 并且可以补充营养供给, 改善肠道循环和营养供应, 防治细菌移位, 减少感染。EN在治疗SAP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认可, 而经鼻空肠营养管则为EN的施提供了安全有效的途径。
许春芳等[3]通过对比发现, 接受EN的SAP患者, 血清内毒素、二胺氧化酶及尿乳果糖和甘露醇的比值(L/M值)显著低于接受PN的患者, 可见EN能够更好的保护肠道黏膜屏障, 从而阻挡细菌移位, 降低胰腺炎相关感染的发生率。Yi等[4]一项纳入381例患者的Meta分析指出:与PN相比, EN能有效减少SAP的感染相关并发症、器官衰竭、外科手术干预, 降低SAP患者死亡率。McClave等[5]的Meta分析表明, EN能显著降低感染率、减少器官功能不全, 缩短住院时间, 与肠外营养比较并不增加病死率。因此, 在SAP的营养治疗中, 除了静脉营养支持外, 应早期适当采用EN, 因为EN不仅能够替代静脉营养, 补充营养与能量, 降低炎症消耗, 还能调节炎症应激反应, 加速康复, 改善预后。而应用鼻肠管实施肠内营养, 具有安全、有效、耐受性好等优点[6], 可减少炎症反应, 减少感染, 促进疾病恢复, 降低费用。
而针对鼻肠管的护理, 要点在于:①心理指导:详细、耐心向患者解释经鼻肠管EN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使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其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 减少患者的抵触和反抗情绪,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以利于往后的康复。②管道的护理:定时检查管道, 防止滑脱移位, 盘线扭曲。输注营养液前后, 均以温开水冲洗管道, 以防营养液残留堵塞官腔。若管腔阻塞不通, 可用适量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推注冲洗管道, 但需排除营养液溶解不充分及体位因素影响。③营养液的配置与输注:严格无菌操作配制营养液, 配制后放入冰箱保存, 24 h内用完, 输注前分次取出, 并在室温下复温(37~40℃为宜), 忌加热。输注时, 先输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盐水500~1000 ml, 无明显不适后, 再输注营养液, 液速控制在20~40滴/h, 必要时可使用控速泵。④严密观察患者反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有无腹痛、腹胀、腹泻、便秘、发热、呕吐等不良症状, 并依据血生化、肝肾功能、血脂、血糖情况, 适当调节营养液的组分、剂量、浓度、温度及输注速度。⑤严格、准确记录出入量, 由于禁食、胃肠减压、留置尿管等, 须准确记录胃肠减压量、大小便量及静脉液体、肠内营养液量, 定期检测三大常规、电解质、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情况[7]。
综上所述, 重症胰腺炎早期行肠内营养可降低并发症, 减少住院费用。临床上给予合理营养配方, 掌握输注方法, 密切观察肠内营养反应, 作好管道护理及心理护理是早期肠内营养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3, 33(7):530-535.
[2] 陈洁, 王兴鹏, 吴恺, 等.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犬胰腺外分泌功能的影响.中华胰腺病杂志, 2008, 8(11):246-249.
[3] 许春芳, 黄晓曦, 沈云志, 等.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屏障功能影响的比较. 中华内科杂志, 2011, 50(5):370-373.
[4] Yi F, Ge L, Zhao J, et al. Meta-analysis: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versus total enteral nutrition in predicted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Intern Med, 2012, 51(6):523-530.
[5] McClave SA, Chang WK, Dhaliwal R, et al. Nutrition support in acute pancreat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PEN J Parenter Enteral Nutr, 2006, 30(2):143-156.
[6] Petrov MS, Correia MI, Windsor JA. Nasogastric tube feeding in predicted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A systen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o determine safety and tolerance. JOP, 2008, 9(4):440-448.
[7] 蒋丽萍. 鼻肠管的护理体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11(11): 1075.
[收稿日期:201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