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平台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与研究
2018-12-25许婧
许婧
摘 要: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堂中Moodle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为研究样本,结合当前信息化教育改革的特点,分析《C语言程序设计》课堂中网络教学平台的特点、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Moodle 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化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计划分为理论教学、实训教学两部分,传统的教学设计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而随着课堂教学之中信息化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课程的实际教学需要,而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较好的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
一、Moodle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
(一)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传统的教学课堂,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很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网络教学平台上的程序教学形式、分组教学形式、讨论帖、聊天室、学生自评、互评、测验等多种教学形式,图片、文件、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的集中和即时的反馈评价机制,更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资源库的建设与利用,采用多媒體教学,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
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及协作学习的能力,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学生基础差异较大,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水平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讨论、自我测评等,这些是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另外,网络教学平台的讨论、聊天、投票等强大交互功能使协作学习更加易于实现,同时弥补了传统课程教学中师生交流较少的缺点。
(三)教师与学生活动相对自由
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使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行为更自主化,充分满足了现代教育的需求。学生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使用手机登陆平台完成作业并在指定时间前提交给老师。老师可以在平台上批阅作业,并将学生的作业成绩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进行反馈,突破了传统教学受时间和软硬件条件限制的弊端。
(四)实现教师对课堂的全面掌握
传统教学中,非实时评价、较大的学生水平差异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而网络教学平台中,过程性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用户的分组设置与实时丰富的预设课程资源等、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即时评价反馈功能为教学诊改提供依据
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通过教师巡视,检测批阅作业、试卷等途径去发现问题,时间滞后,评价反馈不及时,教师教学针对性不强,而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学习行为随时进行跟踪,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让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也可以更好的组织课堂教学。通过教师对教学平台的应用,学生学习行为的全方位的评价数据,对促进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诊断与改革,优化有效教学方法提供操作依据。
二、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根据《C语言程序设计》的课程标准,教师在开课前设置本课程各个知识点的达成性标准,为教学实施、考核等提供依据。
(一)课前活动
课前教师进行信息化资源的准备与搜集,设计教学过程。教师在平台上推送微课视频,布置多种形式的预习作业、如收集课程资料、完成课前练习等。学生可以在课前自主使用网络平台观看资源,完成线上作业。同时教师可以设置活动限制,如果学生不能完成课前预习,检测环节和课堂教学环节将不能使用,该功能可以有效监督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实现课堂翻转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差异性,对推送的预习作业进行分组完成,并采集学生课前学习数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调整教学节奏。详见图1
图1:课前预习环节
(二)课中活动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广播及网络平台的各项功能分别完成教学的不同环节,如课堂教学、分组教学、示范教学、观摩教学、个别教学、课堂提问、课堂实训、课堂测验和标准化考试。同时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学习行为随时进行跟踪,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随时提出课堂整改方案。详见图2
图2:课中教学环节
特别是专门针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功能模块,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登陆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程序代码的编写,编译和运行,突破了只能在计算机上操作编程软件的传统实训方式的弊端,同时学生的每次编译过程后台都会进行操作记录,教师可以查看学生的代码编写过程,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存在的问题,使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
(三)课后活动
通过课堂学习后,教师将知识点进行评价与总结,建立学案,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生在课堂上有未理解的知识点时,也可以在课后通过观看相应章节的视频、学案等资源进一步学习,并通过练习题进行巩固。同时,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手机实施师生互动、答疑。
Moodle网络教学平台的强大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可以监测学生的学习行为,包括学生对课程资源的访问记录、点击分布情况、作业、测验的提交情况、课程内容的完成进度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及时引导、督促学生学习,实现因材施教。
另外,资源库的建设,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扩大了知识领域。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加大练习量和练习梯度,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四)教学反思
教师每节课后可以统计分析各个知识点的监测数据,学生的学习行为等数据,根据本学科的达成性标准,进行课堂诊断与改进,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积极探索适合本学科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三、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一)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有限,网络教学平台应用流于形式化
教师对教学课件的使用、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PT等)的使用率比较高,并且教师都能熟练地应用网络交流工具,网络上的相关的课程教学资源也越来越丰富,但是多数教师不能灵活充分地将的教学资源设计并运用于网络教学平台,以便供学生课堂或课后学习使用。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有限,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和积极性。甚至有时在实践中仍存在有教师只重视表面形式的情况,网络教学平台应用流于形式化,而忽视了实际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理论和设计水平,准确搜集和整合教學资源,以指导我们的教学设计的实践。
(二)师生主观能动性有待提高
由于教学资源的准备需要时间和精力,同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一些教师被动地参与到网络教学中,没有重视信息化教学设计,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简单化。教师大多只是将授课课件、教学大纲、作业等资源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这样也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没有学生的有效参与,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也就无法落到实处。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对教师在提供教学资源、进行课程设计、课中引导、督促学生学习、课后教学反思等方面的要求更高。这需要教师及时改变教学观念,对自己的角色有准确的定位,真正达到从仅关注网络教学的形式到关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上来,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
(三)积极探索不同学科在不同网络教学平台上的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将教学工作搬到网络教学平台上,同时更要积极探索在不同的网络教学平台上,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科的教学模式,研究不同学科在网络教学的侧重点,形成与教学内容、学生需求、教师能力相匹配的网络技术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要重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反复实践、反复研究、对比分析,在实践中勇于探索,总结实践过程中的成功经验,逐步推广应用现有的成果与经验。
结语
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在课堂中主体作用的发挥,也有助于教师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使教师摆脱传统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顺利地转向积极引导的启发式教学,体现出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同时有助于教师致力于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实验检测,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已经在我校日益普及,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玉彬,李西明.“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
[2]王振岭,汪继国,刘清梅.Moodle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2008.5.
[3]吴维宁.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现状和发展对策[J].价值工程,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