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18-12-25李华燕
李华燕
摘 要:新时期老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老师也要不断学习,利用各种各样先进的技术辅助自己的教学。微课就是很好的一种方式,文章探讨了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微课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希望给老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教学创新 初中数学教学 微课
众所周知,在各个学科中数学知识是比较难的。学生一提起数学就头疼,而在老师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教学方法的限制,不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提高教学的质量。现今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微课,解决了老师很多问题,老师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时候也可以充分利用微课给同学们讲解重点和难点。
一、微课的概述
微课的意思就是微小的课程,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一些微电影以及短视频和小漫画来给同学们讲解数学的知识点,把复杂的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步骤,加强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微课的时间很短,通常在十几分钟,老师利用多媒体给同学们播放微课,让同学们自由发挥,探讨对知识点的理解,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知识的规律。
二、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扮演的角色
时代不断进步,老师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利用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微课教学,学生成了学习的掌控者,老师是合理的引导者和辅助者,通过老师鼓励学生们,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老师认真设计微课,给学生提供教学服务,对于那些学生不理解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能够让学生在一个开放和自由的环境下去学习数学。这样缓解了课堂的氛围,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興趣。
三、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措施
(一)设置合理的教学情景
初中数学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枯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微课,做好情景设计。在设计微课的过程中,老师要遵守一定的原则,比如说现实性,基础性以及结构性和展示性。微课的内涵是微小和精悍,所以整体设计的效果追求一个妙字。在微课中,老师要给同学们保留干货,保证语言的精准,让同学们在观看微课的时候能够知道老师的设计意图和老师的教学目的,从而方便学生掌握知识。
(二)帮助老师突破重难点
初中数学有些重点和难点知识需要老师着重给同学们讲解,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给同学们分解知识点,帮助学生攻破重点和难点。老师把复杂的知识点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知识点,然后制作成有声音有动画的小视频。利用这种方式给同学们讲解,每一个微课就是一个小知识点,这样逐一攻破知识点。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条理性,然后老师再把难题给同学们一一归纳和展示,让同学们自己去练习,巩固知识。老师带领同学们这样学习,能够帮助同学们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通过给同学们对比,让同学们找到规律。
(三)利用微课帮助同学们进行滚动复习
有些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很难,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微课可以帮助同学们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每一节课上课之前,老师可以先利用微课给同学们讲教学中的概念,让同学们对概念有一个认识,通过复习以前学习的概念能够温故知新,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另外微课非常短小非常灵活,所以课后老师也可以让同学们自己观看微课,利用自己的时间可以反复观看,对于那些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断去完善大脑中的知识结构。微课能够反复播放,也可以暂停,这样在复习的时候同学们利用微课提高了复习的效率,由于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不一样,接受能力也不一样,所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存在着差异性。老师的一堂课很难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够听得明白,完全掌握。尤其是那些经典的例题,有些学生听不懂,而且老师上课的时间又有限,不能充分给每一个学生讲解清楚。现在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给同学们讲解,课上没有听懂的同学课下也可以反复的去观看,通过自主学习能够掌握经典例题,掌握数学的知识点。
(四)进行查漏补缺
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微课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老师也可以把同学们容易出错的题做成微课,让同学们利用零散的时间去观看,看看哪些地方是同学们容易出错的,那些题目中有陷阱,找到容易犯错的点。那些典型的例题老师也可以制作成微课,这是一种很好的复习办法。同学们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就仿佛老师在自己身边给自己讲解一样,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够让学生做到查漏补缺,把错题再现,提高了复习的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微课有诸多好处,老师要合理的利用微课,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概念,理解知识点,进行复习查漏补缺,提高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斌,王以宁,任建四.美国大学IPSP课程混合式翻转课堂分析与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5(2):118-122.
[2]胡小勇,李丽娟,郑晓丹.在线环境下学习者协作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1):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