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移动互联网形势下的中职班级管理模式新探索

2018-12-24黄秀玲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中职生班级管理

黄秀玲

【摘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移动互联网与中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中职学生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忠实用户”,如何巧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助力班级管理,是我们每位中职班级管理者急需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中职生 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9-239-02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以其强大的通讯、娱乐、交友及媒体功能正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根据《第八次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情况报告》调查统计,目前,中职学生的触网率比例高达99.5%,这表明了移动互联网已全面进入中职学校校园,成为中职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新形势下,中职班主任必须与时俱进,巧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管理班级,让移动互联网成为班级管理的得力助手。

一、利用网络社交工具,开拓师生交流新渠道

班级管理工作离不开良好的师生关系,离不了师生的有效沟通与交流。与传统单一的线下交流方式相比,网络社交平台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它打破时空界限,扩大了学生的交往空间,拓展了交往手段,改变了师生的交流方式。班主任可以随时随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班主任应充分利用网络社交工具,如QQ、微信交流工具,组建微信班级群、班级贴吧,创设形式多样的网络社交方式,对班级进行管理。

(一)利用微信加强沟通,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由于中职生正处青少年时期,心智尚未成熟,阅历较浅,生活经验不足,辨别是非不强,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较弱,容易受移动互联网的不良影响。归纳总结,移动互联网对中职学生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部分学生沉迷各种网络娱乐平台、游戏网络,丧失学习目标,意志消沉,积极性较差,荒废学业。二、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由于网络信息的开放性以及多样化,让网络谣言、色情、错误价值观念、恶意政治观点、反科学、伪科学等不健康信息随处可见,这些负能量信息对正在树立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三、网络社会来了新的安全隐患。由于各种社交软层出不穷,如陌陌、百合、YY、米聊、摇一摇等,让学生可以与各种网络人员交流,容易受社会人士不良影响。四、与现实生活脱节,逃避自身责任。由于中职生长期沉迷虚拟的的网络世界,对现实生活一概不理,对自身责任一址推及,逃避责任。五、色情暴力信息泛滥,毒化中职学生。根据《第八次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网上信息中有47%与色情有关,60%青少年在网上无意中接触到黄色信息,部分网站存在涉黄涉赌现象。色情暴力信蛊惑学生,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文中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是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力量,是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首要职责是引导学生,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班主任应该通过微信朋友圈,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生活状况,关注了解学生的成长动态,适时发微信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指导学生正确理解、选择性拥有大众传播资源,提高学生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学会科学地利用移動互联网为自己的生活、学习服务。以班级微信群为主要阵地,围绕品德修养、理想信念、人文艺术素养等方面进行思想教育,定期对班级优秀同学的事迹、好人好事进行表扬,并制作成微视频进行发布,让同学们随时随地可以浏览,学习身边的先进典范,让学生在班级微群群中得到正能力,学会关心他人,刻苦学习,拼搏向上的优良品质,逐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二)加强微信班级群管理,营造良好班风学风

在移动互联网形势下,班主任应充分借助微信工作群,开展班级活动,强化制度规范,加强班级管理。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制作成问卷星或题试的方式发布到微信群中,让学生通过做题方式明确学校的纪律要求。对于学校的最新动态即可以通过微信进行及时公布,让学生关注本班、本校的公众号,了解学校的各项活动,如笔者所在学校举办“十佳学生”评选活动,让学生在微信上进行投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人人参与的同时学习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同时利用班级微信群这一新的学习交流平台,灵活开展各项班级活动,例如开展班级征文活动、微电影比赛、摄影比赛等,对于学生的作品制作成微信美篇并发布到微信班级群中,让每位同学都能看到自己的作品,及时的反馈与激励,共同鼓励学生参与点评。这基于“互联网+”下开展的班级活动既能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也优化班级各项建设,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增进班级凝聚力,营造了一个身心健康、团结友爱的班级风貌,形成积极向上学风氛围。

二、利用微课掌上通APP,构建家校合作新途径

传统的家校合作只局限于电访、家访、开家长会及家长开放日,家长对自己孩子在学校情况往往局限于与子女的交谈和班主任的交流中,部分家长忙于生计,将孩子放到学校全寄宿,自己到异乡工作,在孩子的教育中完全缺席。在移动互联网的形势下,互联网信息技术恰好弥补了家长与孩子、与学校的物理距离。本校利用微课掌上通APP,重新构建了家长与老师、与学生、与学校的联系。微课掌上通是一款为家校沟通量身打造的移动应用APP,内容包括:班级圈通知、在线布置作业、在线统计、查看作业、学习圈分享、视频上传及发布、公众号、成绩单、群聊、私聊等。班主任可以直接通过平台布置作业、分享学生们的课堂表现、学校最新动态等,让家长可以随时随地看到孩子在校情况,接收学校的通知、作业等信息,这样家长对孩子在校情况一目了然,避免了传统发短信、电话通讯的不足之处。家长有疑问也可以通过平台私给老师,通过语音聊天直接与老师取得联系,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参与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管理工作中。

三、借助安全教育平台,提升学生自我素养

安全教育无小事,学生安全,牵动千万家。班主任应将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形成自救自护能力。在移动互联网形势下,班主任可借助安全教育平台,开展各项安全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安全教育平台包含安全信息与安全常识两块,前者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安全形势,关注当前状态下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后者则是对自我安全素养的提升。班主任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各项主题班会,如”安全技能小百科”、“119消防安全专题”等,课后让学生在平台上自行观看教育视频,再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并结合平台的数据分析,明白错误的地方。同时,平台提供大量的安全常识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安全方面的问题。这大大降低了教师安全教育方面的负担,提升安全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在“互联网+”新形势下,借助安全教育平台,既可以帮助教师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确保安全教育顺利进行,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提升自我素养。

四、结束语

总之,在移动互联网形势下,班主任应巧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班级管理新模式,适时转变传统的教育方法,让移动互联技术要成为班级管理的助手,实现班级管理工作有效性、可行性,从而更好地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第八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J].2016-01-26.

[2]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Z].2010-09-26.

猜你喜欢

移动互联网中职生班级管理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Android的一键智能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