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讨

2018-12-24叶庆兰

赢未来 2018年26期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叶庆兰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从探究如何提升学生考试成绩转到如何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上。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小学语文教师也应致力于探究如何实现小学语文的个性化教学,阅读作为其中关键一环,实施个性化教学的进程刻不容缓。然而纵观当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对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引导尚存在不足,本文对此情况进行分析探究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

语文作为我国小学生的母语课程,其对小学生的重要意义在于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而培养这两项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便是阅读。在阅读中,小学生不仅可以获得语文知识的积累,更能通过文字与作者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以完善自身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倡导个性化阅读,其重要作用在于培养向学生的独立思维与个性化发展。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基础教育阶段,阅读是小学生需要培养的一项重要技能,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为小学生日后学习各门学科奠定良好的基础。然而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小学语文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阅读成果,即对“文章大意”与“中心思想”等问题的解答,而忽略了学生在阅读过程的真实感受,更忽略了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个性化需求,导致阅读成为了一项机械化的教学活动,学生难以产生兴趣。

与此同时,教师过于注重学生从阅读中获取的知识量,常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学生还未对文章产生整体了解时,就将其中的知识点为学生点明,使学生失去了自主探究的兴趣[1]。教师由于忽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引导,使阅读成为毫无生气的摘抄任务,小学生无法从阅读中得到情感体验,阅读也就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未产生实际助益。

因此,教学理念落后于教学模式单一是目前阻碍小学语文阅读个性化顺利实施的两大阻碍,小学语文教师应尽快认清这一现状,改善阅读教学的效果。

二、实施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途径

(一)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为了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目标,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基础。在进行新的阅读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充足的自由阅读时间,让学生对文章产生初步了解,理解文章的大体意思。随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文章的疑惑与见解,并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以拓展其发散性思维[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文章的转折部分向学生发出提问,比如:作者在这部分的描写中把情节都完整交代出来了吗?如果没有,那为什么要省略一部分呢?通过这种方法,教师可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进行着重讲解的部分,让学生体会不同表达方式蕴含的深意,使其在日后的阅读中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层次意思,进而产生自己的独特感悟。

小学生只有初具语文思维的框架后,才能从阅读中得到有效信息,并根据自身特点得到个性化发展。由此,小学语文教师才可实现语文阅读的个性化教学。

(二)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为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师还要通过各种手段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目前,阅读与朗诵比赛法、角色扮演法、生活化教学法等方法在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比较常见,小学语文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进行择优选择[3],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发自内心爱上阅读。

比如,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小木偶的故事》时,针对该文章内容对话情节多,内容生动有趣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对文章情节进行表演。在表演之前,学生出于对课外活动的热爱,一定会详细阅读文章内容,将其中的对话牢牢记在脑海中,这时教师可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询问学生是否喜欢这个故事,最爱的角色是哪个,在平等和谐的对话中引导学生发现阅读的乐趣。

一旦小学生对阅读建立了兴趣,就会在课后自主寻找读物来进行阅读,教师可抓住这一机会开展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将自己喜爱的文章拿到分享会上读给同学和老师听,分享自己在阅读中的体验。这样一来,小学生既培养了同学间的友谊,又能在对文章的自主总结中,提升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兴趣。

通过这一系列的引导手段,小学语文教师可有效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使其在大量阅读中找到自己喜歡的文章风格,从而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学。

(二)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理解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深刻内涵,即对小学生的个性化指导,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广泛了解不同的学生的内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独特的教学内容,保证每位学生都能从课堂教学中得到具有针对性的收获。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不同特质给予充分的尊重,即尊重学生的阅读喜欢与阅读习惯,给予学生充足的自我思考余地。

例如,在阅读《我不能失信》时,教师可以借文中最后主人公那句“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我可以道歉;可是我现在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向学生提问,寻味学生看到这句话心中有什么感悟,一定有学生想到自己曾经守信的经历,感到很骄傲,也有学生想到自己的失信的经历而感到愧疚。在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应避免对学生的经历进行评论,而是要对学生从阅读中获得情感体验这一事实给予肯定,鼓励学生从阅读中学习主角诚实守信的品德,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与道德修养。

小学语文教师要保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体验与感悟,以学生能接受的柔和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由地从阅读中汲取知识与思想,使学生实现符合自身意愿的个性化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改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育理念落后及教育手段的单一的问题,实现个性化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应付出更多努力。首先,教师应致力于提升学生基本阅读能力,让小学生掌握自主阅读的方法;其次,教师应发挥好引导作用,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后,教师要接纳学生的不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真正做到个性化教学。

参考文献:

[1]龚敏.在体验中乐读在体验中感悟——体验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1):131.

[2]王馨.谈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1):141.

[3]苗春山.探讨阅读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点睛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62-63

猜你喜欢

个性化阅读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巧架桥梁,引“读”入胜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
鱼·渔·喻:教学的三重境界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