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2018-12-24李天军

赢未来 2018年26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互动式教学初中教学

李天军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针对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也得到新的任务,初中道德与法制课教师要在为学生阐明基本法律条例和思想道德修养要求的同时,引导学生身体力行,践行高尚的人生准则。互动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新型教学方法,其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有传统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本文对在道德与法制课堂引入互动教学方法进行分析讨论,旨在为读者提供思路。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课;应用

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培养初中生知法守法意识和提升中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人文类课程,其最终目的是提升中学生的个人修养,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优秀学生。在德法课中添加互动式教学环节,可让初中生在教师个人魅力的影响下,得到潜移默化的境界提升。因此,初中德法教师要不断提升个人能力水平,熟练掌握互动式教学的精髓,为提升初中生的道德法治修养作出应有贡献。

一、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互动式教学是素质教育背景下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可以实现无障碍沟通,在和谐的交流中推进教学进程,使学生得到教师言传身教。与此同时,教师还可通过与学生的深入交流,发掘学生的潜能,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教学课堂变为学生茁壮成长的沃土[1]。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合了过去的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容,并注入了新的内涵,成为了一门普及法律知识与提升学生修养的综合性课程。因此,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可能无法将这门新型课程的教化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必须要熟练掌握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在与学生真诚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先进思想,帮助初中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有效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方法

(一)立足教材内容,理论联系实际

道德与法治课程存在许多初中生首次接触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会有困难,因此教师在准备课堂内容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以初中生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可围绕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点展开讨论,加入适当的实例,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讨论,让学生理解该知识点背后的含义,并触类旁通,在类似的案例中快速抓住重点[2]。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改变以往一味做知识被动接收者的习惯,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自主探究德法知识。

教师应提前设计好课堂教学中引入的案例,在知识点讲解后,直接与学生进行探讨交流。例如,在讲解有关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相关内容,教师可引入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当学生无法正确划分法律与社会公共道德的界限时,教师可以举公共场合推销的例子,问学生是否注意到地铁或公交车上广播在播放注意事项时常会有一句与“请勿在车厢内推销、乞讨”类似的广播语句,并问学生认为这句话是法律还是社会公共道德。两个选项一定都有学生选择,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道德与法律的区别,同时引入社会公共规则的概念,告诉学生违反这些规则也是会受到相应处罚的,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道德规则被纳入法律范畴,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拿出对待法律的态度来对待道德规范,严于律己,才能得到守法下的自由。

(二)增进师生沟通,注重情感教学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引入互动教学模式就是为了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教师打破灌输式教育定式,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并与学生有机融为一体,在和谐交流中进行德法教育。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特殊阶段,其内心情感异常丰富,亟需宣泄途径,而教师只有与学生建立好良好的沟通桥梁,取得学生的信任,才能为学生排解心中苦恼,达到德法教育的育人要求。因此,为提升德法教育的效果,初中德法课教师应改变教学理念,多去了解初中生的兴趣爱好与内心世界,与学生进行真切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心甘情愿在德法课堂接受思想洗涤[3]。只有当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产生真实的情感共鸣时,一节德法课程才是成功的。

例如,在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学生普遍有学习压力加大,不知如何调节心态的苦恼。这时教师应避免简单的说教式教育,可结合教材内容中的树立远大人生目标等相关内容,并适时添加自身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以及教学生活中的压力,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存在压力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看待压力,一旦有了奋斗目标,压力也可转化为动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被教师的真诚打动,认识到教师并不是高高在上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心甘情愿根据教师的建议作出相应的心态调整。

(三)创设生动情景,注重生活教学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教导初中生基本的法律常识和道德准则,让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遵纪守法的有修养有道德的青少年,然而初中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对教学内容中的许多知识无法做出全面理解,进而无法在生活中有效利用。初中德法课教师应重视这一现象,在课堂教学中要将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创设符合初中生真实情况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这些生活气息浓郁的情境中学习德法知识,并学会如何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例如,在学习与生活贴近的法律知识时,教师可采用社会热点如酒驾量刑等话题创设生活化情景。教师可教导学生在生活中如何用法律知识来劝导家长拒绝酒驾,教师可在课堂上进行即兴表演,自己扮演酒驾司机,让学生以劝导者的身份阻止自己酒驾,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最终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劝导语言。通过这一形式,教师不仅为课堂增加趣味性,还对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利用德法知识做出了针对性指导,使学生对德法课程有新的認识,并主动对德法知识的运用进行探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所有初中德法教师共同的选择,为使互动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取得实际成效,教师应首先立足教材,将教学内容与实际案例充分结合,加深学生理解;其次,教师应处理好师生关系,建立师生沟通的情感纽带,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最后,教师应积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情景,为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德法知识提供方法。

参考文献:

[1]徐志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互动教学模式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7):129.

[2]郑晴晴.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8(05):124-125.

[3]郑翠玲.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改革的特色和应用[J].文学教育(下),2017(09):183.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课互动式教学初中教学
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升初中生公共参与意识的路径选择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研究
论互动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新方法探析
《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新方法探析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