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唑来膦酸与伊班膦酸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2018-12-21张艳芳

中外医疗 2018年24期
关键词:唑来膦酸

张艳芳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施用伊班膦酸钠与唑来膦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方便选取内蒙古某医院2016年9月—2018年1月确诊的7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平均分为实验组,施用伊班膦酸钠;对照组,施用唑来膦酸。观察止痛效果和骨相关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实验组(21.6±3.1)h 与对照组(51.3±6.9)h相比,伊班磷酸钠起效更快(t=48.5,P<0.05),骨相关事件发生率更低(χ2=4.43,P<0.05),镇痛有效率更高(χ2=4.48,P<0.05),伊班膦酸钠的药物不良反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班磷酸钠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治疗更安全、舒心,疗效更好。

[关键词] 骨肿瘤;继发原发性;伊班膦酸钠;癌性疼痛;唑来膦酸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08(c)-0111-0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Zoledronic Acid and Ibandronate in the Treatment of Bone Metastasis Pain in Malignant Tumors

ZHANG Yan-fa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 Affiliated People's Hospital,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bandronate and zoledronic acid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bone metastases.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 a total of 70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bone metastases diagnosed from September 2016 to January 2018 in a hospital in Inner Mongol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ibandronate sodium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zoledronic acid. Observed pain relief and bone related events. Resul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21.6± 3.1)h,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51.3±6.9)h, the effect of sodium iban phosphate was faster (t=48.5, P<0.05), and the incidence of bone-related events was lower (χ2=4.43, P<0.05), the analgesia was more effective (χ2=4.48, P<0.05), and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 of ibandronate was lower, with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Iban sodium phosphate is more safe and comfortable for the treatment of bone metastases of malignant tumors.

[Key words] Bone neoplasm; Secondary primary; Ibandronate; Cancer pain; Zoledronic acid

近年來,人们谈癌色变,癌症是全球主要死因之一。细胞不受控制的增长和扩散将成为癌细胞。它可影响人体的几乎任何部分。肿瘤常常侵入周围的组织并可转移到其它部位[1]。在晚期肿瘤中有一个常见的并发症:骨转移,尤其是在肺癌、肾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甲状腺癌等,它的发生率在30%~75%左右[1]。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容易出现病理性骨折、骨性疼痛甚至脊髓压迫等骨相关事件,患者的生活体验、生活质量常常受到明显的影响[2]。在临床上,针对而恶性肿瘤骨转移,使用放疗手段是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在放疗期间联合使用抗溶骨治疗药物双膦酸盐类药物等有着明显的效果[3],为了探讨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中伊班膦酸钠与唑来膦酸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针对内蒙古该医院2016年9月—2018年1月收治的7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是方便选取内蒙古该医院的7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组织病理或组织细胞学已经确定的恶性肿瘤;所有患者经X线、CT和MRI等证实为晚期肿瘤骨转移癌;所有的实验者都对该实验的具体过程有清楚地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所有患者都是第一次使用双磷酸盐类药物。该研究该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4]。从转移情况来看:单发性29例;多发性转移41 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8例。使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70例患者等份额得分为伊班膦酸钠组(研究组)、唑来膦酸组(对照组),研究组:35例,平均( 47.3 ±7.5)岁; 对照组:35例,平均( 45.6 ±7.7)岁;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年龄、病情(体能状态评分、疼痛强度以及病灶数目)等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于开展研究。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单纯性化疗的基础上施用伊班膦酸钠(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10432),第1天6 mg 静滴,连续3 d,4周为1个周期,重复运用4~6个周期,第2天开始行放射治疗。对照组在单纯性化疗的基础上施用伊班膦酸钠,第1天6 mg 靜滴,连续3 d,周期数与治疗时间与上面相同。均继续放化疗并使用原有的镇痛药物。

1.3  疗效评价

观察并记录患者止痛起效时间;一个周期治疗结束后观察患者疼痛改善情况、骨相关事件(病理性骨折、骨性疼痛加剧、高钙血症等) 发生率;以及观察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

1.4  效果判定标准

疼痛分级:Ⅲ级为剧烈疼痛,表现为严重的干扰了患者睡眠,需要使用使用麻醉性药物,同时还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Ⅱ级为明显疼痛,表现为已经打扰到了患者睡眠,患者不能忍受疼痛感,用止痛、安眠药物; I 级为可接受疼痛,表明还没有影响患者的睡眠,能够正常生活、工作;0 级为没有疼痛感[5]。

止痛疗效评价:如果治疗过后疼痛大部分消失,可以进行正常的生活起居,疼痛感没有打扰睡眠,疼痛较以前有可观地减轻,为显效;如果患者疼痛有所缓解,但在夜间睡眠仍然受到疼痛的干扰,有时需要强止痛进行止痛,为有效; 无效是指与治疗前相比疼痛并没有任何减轻。前两者皆判为有效[6]。按照疼痛标准,也可以将其简化为:无效为疼痛未减轻或加重; 有效,疼痛减轻1 级; 显效,疼痛减轻≥2 级。

1.5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采集记录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改善

实验组起效时间为 (21.6±3.1)h,对照组起效时间为(51.3±6.9) h,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5,P<0.05)。第二周期结束后每2个周期治疗结束后,两组的骨相关事件累计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3,P>0.05)。整个疗程结束后,实验组的骨相关事件累计发生率更低(χ2=4.43,P<0.05);在每2个周期治疗结束时,相对于对照,研究组的镇痛有效率,有更可喜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发热是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主要以发热为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发生率为2.8%,对照组为 17.1%。

3  讨论

在临床上,针对性肿瘤骨转移,使用放疗手段是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在放疗期间联合使用抗溶骨治疗药物双膦酸盐类药物等有着明显的效果,其优点在于高效、低毒和方便[7]。20多年来,双膦酸盐类药物常用来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有不少经验和记录,唑来膦酸和伊班膦酸钠都是第三代双膦酸盐类。唑来膦酸是在帕米膦酸二钠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改善的药物。其在阻挡抑制骨转移和抵抗骨吸收的能力上有可喜的效果,美国的临床肿瘤协会已经把唑来膦酸归入为推治疗继发性癌骨转移的一线药物,在许多个国家得到了可观的应用疗效,可以良好得改善骨转移患者的生活质量[8]。伊班膦酸钠是将二代双膦酸盐类物质中的氨基中的氢使用没有空闲氢的链咪唑环取代了。有过去的研究表明[9],伊班膦酸钠可以用来预防控制癌症骨转移等骨骼事件的发生,它的主要作用是诱导破骨细胞的调亡,阻断增加骨吸收的许多因素,阻挡制止骨的吸收。另外一个作用在于伊班膦酸钠可以使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的死亡,从而进一步减少扩散,阻碍肿瘤细胞分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基质的蛋白酶等活性物质,使得各种恶性肿瘤如:肺癌,胃肠道癌,前列腺癌对骨质的粘附作用降低,对于恶性肿瘤骨转移疗效好。

在前人的研究显示,伊班膦酸钠、唑来膦酸可以提高骨转移患者的生活、工作质量,但是少见针对两者来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对比性。为了探讨伊班膦酸钠与唑来膦酸这两种双膦酸盐类药物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对内蒙古该医院的70例继发性骨癌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该研究骨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5%,与曹桂侠等[10]研究相比,伊班膦酸钠骨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与该研究作用效果一致。该项研究仍然存在不足的地方,需要后来的研究者进一步完善,主要有:研究的选入病例数较少,可能是与地理位置相关,内蒙古地广人稀,应该加大临床样本量;伊班膦酸钠的价格较贵,实验组没有完成的治疗病例数稍稍高出。

综上所述,伊班膦酸钠起效更快。骨相关事件累计发生率表明伊班膦酸钠更让人放心,镇痛有效率表示伊班膦酸钠更让患者舒心,从不良反应发生率来说,伊班膦酸钠更低,没有发生明显的肾脏损伤现象。

[参考文献]

[1]  李欣晓,梁仁拔,黄静,等.唑来膦酸联合放疗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治疗中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8, 32(2):188-190.

[2]  杨莉.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4):44-45.

[3]  彭雨,李海涛,杨文丽,等.负荷剂量伊班膦酸钠与常规剂量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疗效比较[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7,9(2):120-122.

[4]  高琳,李琴,周方正,等.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疗效观察[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6,25(4):230-232.

[5]  程东霞.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1):8-9,11.

[6]  胡霜霜,童卫杭,王婷,等.唑来膦酸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师,2015,18(9):1568-1570.

[7]  汤虹,王启鸣,赵红星,等.负荷量伊班膦酸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0):5671-5672.

[8]  柳勋法,张更伟,钟贤良.伊班膦酸钠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2):2020-2021.

[9]  姜文娟,程继荣,邵国安.恶性肿瘤骨转移治疗的进展[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3,26(2):174-177.

[10]  曹桂侠,程朝辉,周冬梅.唑来膦酸与帕米膦酸二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疼痛比较分析[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3, 26(1):59-61.

猜你喜欢

唑来膦酸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效果分析
唑来膦酸注射液联合钙尔奇D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唑来膦酸静滴辅助放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临床研究
唑来膦酸预防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骨质疏松的临床观察
唑来膦酸预防来曲唑治疗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骨质流失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