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十九大”精神指引学校改革发展(下)
2018-12-21叶银忠
摘要:学校在专业布局优化方面要抓住三个要点:一是看社会需求,专业布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要符合学校自身定位,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比较优势;三是要形成相关专业相互支撑的专业群,并加强学科支撑、各专业群共生发展。师资队伍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教师的职业能力包括:评价学生行为和学习效果的能力,帮助学生发展的能力,课程和教学过程设计的能力,实施教学过程的能力,与学生沟通的能力,自我发展的能力,支持管理工作的能力。大学的人才培养既培养学生,也包括培养出一批名师和大师。因此,我们的未来之路就是深化改革,完善教师业绩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职务晋升的标准,实行以岗位职责为主体的绩效工资和激励制度。
关键词:内部治理;评价指标;专业布局;应用技能;师资队伍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8.06.002
内涵式发展
本刊编辑:从一个宽泛的社会层面来说,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是高校的主要功能。不管是普通高校还是高职院校,在宏观上所担负的社会需求和社会责任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高校的内涵式建设在内容上也是一样的?
叶银忠:可以这么理解,因为任何一所学校内涵发展的共同要求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而基礎也都是内部治理和师资队伍建设。
从内涵式发展的本义出发,可以衍生出许多思考。首先,衡量一所学校的水平,不是讲数量和规模,例如有多少个二级学院、专业和学生,更不是讲校园之大、楼宇之广,主要还是实力和水平;其次,在专业布局和资源配置上,不能简单搞平衡,而是要做大做强自己的优势专业,在若干学科和专业上形成制高点,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摊大饼、平衡式资源配置,容易操作,皆大欢喜,但会严重损害学校未来的发展。一片丘陵、缺少高峰,这不符合内涵式发展的要求。我们意识到,做加法增加专业容易,做现有专业的改造较难,做减法调整专业更难,但不做不行,再难也必须这样去做。
本刊编辑: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基础,除了内部治理和师资队伍的建设,还有哪些主要内容?
叶银忠:我觉得学科建设不可或缺。讲到学科建设,不少人以为高职学院只要讲专业不用讲学科,这是个误区。高职院校也必须抓好学科建设,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建设学科,而是学科建设做什么、怎么做。我与不少业内的专家学者专门探讨过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坚定了我的看法。
应当承认,我们以往对学科建设是比较陌生的,不太了解学科建设的要求。什么是学科建设?不妨以简化的方式来认识一下:一群教师在一起(组成一支学科队伍);联合从事某个领域的研究(形成相应的学科方向),我们侧重于应用问题(生产经营服务一线的技术和管理问题的研究);有相应的研究基地或平台(学科平台);能产出一批研究成果(我们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研究过程中吸收学生参加,教师水平也得到提高(体现人才培养);把研究成果吸收到教学中来(体现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研究过程与企业紧密合作(体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可以说,“学科”创造知识,“教学”应用知识,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应有之义,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科建设”不但培养学生,同时也培养师资队伍。要认识到,一所职业院校实力强,表面上看是专业强,根源是学科实力强。所以,我们要在“五年规划”中谋划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同时,还要注意到,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不同,一般不按学院或专业来设置,要提倡跨二级学院、跨专业来建设。
本刊编辑:通过您这么一解释,我大致理解了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具体内容,但确定目标仅仅是第一步,更为重要的还是通过实施达到目标的实现。我们上海相关部门在这方面有无指导性建议?
叶银忠:对于这个问题,《上海高等教育布局与发展规划》提出的二维分类标准(表2、表3),以及正在制定的二维分类评价指标,为我们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维分类标准下,不同类型的学校目标定位各有不同(表3)。比较容易引起争议的是“应用技术型”与“应用技能型”。科学、工程、技术与技能,孰高孰低,一旦陷入这个争论,会没完没了。我们不纠结于此,将之视为类别的名称,本身并无高下之分,真要论高下,应当看各自的办学水平如何。何况,技术与技能本身密不可分。技术由人创造,是客观存在。创造技术的人们必然拥有相应的技术,也必有专门的技能。技术被他人所掌握,也就形成某种技能。习总书记说“劳动光荣、技术宝贵、创造伟大”,就是对此的最好阐述。我们注意到,三部委“转型发展指导意见”提的是“要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我觉得这个提法客观合理。
研究二维分类标准后,我们可以发现,高职院校不可能是综合性的,而是多科性或特色性。但这里有一个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即专业(群)的集中度。我校现有39个专业,分属11个大类,但大类之间学生的集中度差别极大。我校的定位是“多科性、应用技术技能型院校”,在五年规划、学校章程中都明确了这个定位,但要实现这一点,首先要看看我们专业大类的学生集中度。从图7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土建类一家独大,其他10个大类相当分散,与学校“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服务”的办学定位还有明显的差距,这是我们接下来专业布局调整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刊编辑:我们学校在专业布局优化方面主要做哪些工作?
叶银忠:我认为要抓住三个要点:一是看社会需求,专业布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顺应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做加法增加专业,改造现有专业的内涵,关转不适应需求的专业。需求方面,既要看上海、看长三角,还要看全国,我们不少专业都面临存量内涵改造的问题。二是要符合学校自身定位,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比较优势。我校的定位是应用技术技能型,以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服务为特色,要按这个定位来优化我们的学科专业布局。三是要形成相关专业相互支撑的专业群,并加强学科支撑、各专业群共生发展。不能办成“孤岛”型专业,那样没发展的后劲。今年我们要开展大调研,通过大调研形成较为明确的思路,落实到专业布局规划之中。
关于科研和社会服务
本刊编辑:以前社会上对高职院校有一种误解,认为这类学校主要是在应用技能的教学上下功夫,至于科研则可有可无,这种误解甚至在管理层和教师中也存在。您觉得在消除这种误解上,我们应该做哪些工作?
叶银忠:应用型高校、高职院校要不要开展科研,以及如何开展科研工作,我在本学期开学初全校大会上专门论述过。
现在,“高职学院要不要做科研”这个问题在高教界已经有普遍共识,答案是“肯定要”。科研和社会服务是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新的方向,是学校内涵发展新的增长极,也是衡量学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贡献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没有好的科研作支撑,教学内容会脱离科技和行业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无法提高,人才培养就会遇到天花板,水平也上不去。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来增强学校的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目前我校的科研和社会服务还存在明显的短板,要加大力度。我认为当前要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制定激励政策、优化管理服务,把蕴涵在教师队伍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充分释放出来;二是科研和社会服务需要有效的平台作支撑,我们要努力搭建好协同平台,包括转变我们实训中心的功能,让它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上,还能成为科研基地、创新创业和技能训练基地,以及校企合作的纽带;三是抓好团队建设;四是组织开展科研培训和指导,提升老师们的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我们把教学研究和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管理和决策咨询研究等都作为学校科研的组成板块,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尊重老师们的个性,发挥大家的专长,分类发展,纵向横向项目都要鼓励和支持。作为应用型高校,我们尤其鼓励老师们直面行业企业一线的生产和技术、经营和管理问题开展应用性研究,产出有较高质量和水平的科研成果,争取在科研项目和成果、成果转化等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的进展。学校在今年工作要点中明确了学院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的定位,提出要推进中心建设,将之打造成具有智库功能的机构,对城市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提出决策咨询建议。同时,我们要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做大做强员工培训,特别像去年启动的服务“一带一路”培训,这是学校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要继续开展并做得更好、更受企业欢迎。
上述观点的学理依据是什么?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个理论。2013年12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发布了《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国别研究报告》,报告揭示了学术型大学和应用科技型大学在科研中的不同角色(图8)。不同的角色定位和分工,源自著名的斯托克斯科研象限模型(图9),它对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的关联作了二维架构。显然,以求知为导向的基础研究、由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都不是我们这类高校能够承担的角色,但技能训练和经验总结、纯应用研究则是我们能够大有作为的领域。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本刊编辑: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能否令人民满意,主要还是看从这所学校走出去的学生在社会上的作为。学生在社会上能有好的作为,求学期间的学业水平能否转化为各种能力很关键,而在这一连串的有机联系中,教师就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环。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校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是否决定了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
叶银忠:我认为这是毋庸置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到了6大方面27条,强调兴国必先强师,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要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要改革理顺教师管理体制机制,要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这是我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要认真贯彻执行。一言以蔽之:师资队伍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本刊编辑:就目前情况看,我们学校师资力量的水平如何?
叶银忠:实事求是地说,还不理想。严格地说,我校师资队伍薄弱的情况,已经成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最大的瓶颈。具体表现在总量严重短缺(截至去年年底的统计,缺编率达到四分之一),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和专业带头人、行业大师稀缺,正高级教师空额过大等(表现在专业之间的分布上,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等方面,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还可以),同时,外聘教师的教学质量管理还需要改进。特别是我们自己,普遍對此还未形成危机感和紧迫感。所以,我们要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并做好现有教师的培训和提高。比较理想的状态是,主体教学工作能够以大致80%专任教师的工作负荷来完成,再聘请一些优秀的外聘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保证教学质量。这样可以保证每位教师五年一轮去海外或国内进修、到企业实践,同时开展科研和社会服务,提升师资队伍的实力。同时,要特别注意让人才能进得来、留得下、用得上、做得成,为此要形成既公平竞争、又相互协作的工作环境,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
这里再展开谈谈教师的职业能力。教师的职业能力应包括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和业务能力。我们要始终把政治素质放在首位,通过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和完善学校制度、宣传弘扬先进事迹、做好教师培训、纠正查处不良现象等各种措施,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教风促学风,营造好育人环境。业务能力要看其学术水平(体现“学高为师”)、教学能力(懂得教育教学规律,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实践能力(作为职业院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十分重要)和参与国际交流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教师首先要有国际视野)等多方面。
我们要全面把握教师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教师的职业能力首先体现为教学能力,但教学能力不是简单地能上好几门课。某个研究机构得出的结论是教师的职业能力包括:评价学生行为和学习效果的能力,帮助学生发展的能力,课程和教学过程设计的能力,实施教学过程的能力,与学生沟通的能力,自我发展的能力,支持管理工作的能力。这对我们加强教师队伍能力提升,对教师自身实现能力提升,都有重要的启发。
过去,某些不应有的观念和做法限制了一些职业院校教师的自身发展潜力。这些老师相当有才能,也有良好的专业功底,但几年、十来年下来,其能力和成就进步不大,非常可惜。有人认为,在高职院校当老师,无非是一份职业,而没有当成一份事业来追求;有人认为,高职院校的老师只要搞好教学、上好课就行,从而年复一年不做研究(教研和科研),自我发展有限。有的老师本身专业上有一套,业内也有名声,但满足于业余时间以个人身份对外做些兼职和服务,增加些合法收入,却远离了同行的学术共同体,业绩得不到充分认可。也有的老师只把事业平台局限在校内,没有深度面向企业行业、面向社会。我校要成为高水平的学校,必须改变这些观念、做法,让老师们把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大学的人才培养既培养学生,也包括培养出一批名师和大师。因此,我们的未来之路就是深化改革,完善教师业绩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职务晋升的标准,实行以岗位职责为主体的绩效工资和激励制度。
当前,我校的工作基调已经从“融合为主”转变为“发展为主”,进入了改革发展的新阶段。这个融合和发展的交汇期与转换期十分关键,工作任务繁重,情况比较复杂困难。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全面领会并坚定贯彻“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我们的各项工作。
责任编辑:叶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