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课程设置在高职康复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探讨
2018-12-21陈航金亮
陈航 金亮
摘要:现代康复医学在我国起步较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康复医学体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岗位设置逐渐全面合理。康复治疗技术为医学技术型学科,针对(根据)目前专业培养需求可知,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按照培养模式和具体要求落实(应当按照岗位能力需求来进行人才培养),但(目前)在高职教育过程中,康复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处于“大康复”培养模式,缺少亚专业系统化细分。
关键词:康复专业;模块化课程设置;人才培养
专业化人才培养历来是以就业为导向,岗位能力的需求和发展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的关键依据。康复专业主要对应于(去掉)各层次康复机构的物理治疗技术(physical therapist,PT)岗位、作业治疗技术(occupational therapist,OT)岗位和言语治疗技术(speech therapist,ST)等岗位。康复专业职业范围和职业岗位(群)可归纳为三类1.各级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医院或中心、工伤康复中心、社区康复站和疗养院。2.民政康复中心、残联康复中心、假肢矫形康复中心、社会福利院、养老服务机构和残疾人用品服务站。3.其他: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服务与教育)、体育运动队、民办儿童脑瘫康复中心和自闭症康复中心等。
从目前康复专业课程体系的背景分析,(感觉可以去掉)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患有慢性疾病和生活能力障碍需求康复服务的人群逐年增加,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康复治疗的认知了解不断加强,基层基层医疗机构对康复理疗技术人才的需求激增,对康复服务的质量预期和专业化细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国家大健康战略和康复专业进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大多数康复机构开始对职业岗位作严格的技术分工,要求培养的康复从业人员由过去既能从事物理治疗岗位的工作,又要能兼做作业治疗和言语治疗等岗位工作向着更专业化的职业岗位技术分工过度。随着我国全面小康和“健康中国”发展目标的制定,医疗机构、民政机构、保健行业等提高不断提高康复专业人才能力需求和PT、OT、ST等岗位设置的细分,都对康复人才培养目标既能满足各岗位综合能力的同事(同时)又能突出亚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目前康复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存在的问题
高职康复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中多以“大康复”形式设置为“大而全”式的课程结构体系,存在专业课程门数多、课时数少,特别是专业方向课程课时数少的现象,导致课程结构庞杂,许多课程只能泛而不精,学生只能了解皮毛。过分强调“宽口径”就业、淡化细分的专业化教育在学生知识成熟度上不利于学科发展和岗位能力需求。然而过分细分的课程设置又容易导致课程之间关联性不强,忽略学生就业岗位迁移能力,不能突出亚专业能力,降低学生就业面。
在课程的理论实践课时分配上,普遍理论讲授比重偏多,实践课程比重偏少。康复专业为医疗技术型学科,实践课程环节必不可少。多数学者认为,高职高专康复专业专业核心课程中理论讲授与实践课时分配应突出实践环节,强化实操能力。
二.课程体系构建目标
分析高职康复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建立以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为根本的,与职业需求对接的课程体系。探索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探索康复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合理课程体系设置。课程体系构建中注重学生素质拓展和个性化培养,将社会实践、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纳入课程体系。以素质拓展学分,统领综合素质培养拓展项目,形成“第二课堂”课程设置的长效机制,细化技能分类,丰富专业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构成紧贴专业发展和职业岗位需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突出课程体系中的“层次-模块”两部分,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具备过硬专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满足行业需求。
三.课程体系总体结构
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岗位需求的调研分析,掌握行业内具体的岗位设置与能力需求。依据各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和职业资格准入要求,结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标准,以模块化课程设置来满足各岗位发展方向,构建起动态发展的课程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是本专业主干课程、核心课程。并按行业岗位发展分模块化选修课程设置并完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加强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认识过程,使课程体系科学合理。
四.实践课程的设置
康复专业教育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康复专业应单独设置的实践课程有毕业实习,同时在有关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约有1/4的学时数用于实验、实训,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安排有临床见习,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公共课、所有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需结合课程实训项目建立相应的实验(实训)室,临床见习课程则在产教融合合作单位进行。实验(实训)和临床见习安排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穿插进行。高职高专三年制总教学时数1480学时,我院按理论课1088学时,实验、实训课392学时进行理论与实践课时的分配,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26.5%,毕业实习1200学时,加上实验、实训课392学时,实践性教学的总学时数为1592,使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数之比接近1∶1,确保了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许晓慧.以就业为导向构建社会康复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卫生职业教育,2015,04(02):22-23.
[2]蓝巍,黄为.高职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设置探讨.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5).1671-1246(2005)-0109-03
[3]黃东挺.“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应用型老年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5,04(02):34-36.
[4]胡艳艳.浅谈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