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与国家身份认同探析
2018-12-21郭燕
郭燕
摘要:“一带一路”能否顺利推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沿线国家对中国国家身份是否认同,本文构建了四种国家身份认同形式,基于“选择路径—认同形式—国家间关系情境”这样的思路进行分析,以此来说明国家身份认同对于“一带一路”能否顺利推进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一带一路” 国家身份 认同
中图分类号:F1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8-0223-02
“一带一路”倡议从提出到现在将近五年了,重新审视“一带一路”倡议的得与失,是十分有必要的。从范围上来看,“一带一路”倡议的范围已由两条线为主扩展为点线面相结合的多层次发展形式。从广度上来看,“一带一路”倡议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阔,既有经济的合作,也有军事的合作,有政治层面的沟通,也有文化层面的探讨。从深度上来看,“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已经不仅仅对某一方面产生单纯的影响,还涉及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区域合作问题、安全问题等。因此,无论是从范围上还是广度、深度上看,“一带一路”倡议都已经走过了最初的艰难破冰期进入了发展的深水区。进入深水区面临的困难更加复杂,因此对诸如此类危险的预防就显得颇为重要,而预防风险的关键在于认识到沿线国家身份与角色认同的变化对“一带一路”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性。
国家身份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对内的,对国家间身份的认同则是对外的,即其他国家如何看待你的问题。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在成员众多的国际社会,得不到认同的国家总是被孤立在国际体系之外,在面对同一事件时,基于认同的差异,往往在主观上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在国际社会,国家如同形象化的人,具有属于自己的身份,其他国家基于对某一国家身份的判断,进而会产生国家身份认同,而这种国家身份认同又反过来影响国家间的交往。因此,如何让其他国家认同自己的国家身份对一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身份认同的理论非常多,主要有自我身份认同理论、社会身份认同理论。本文借鉴Marcia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同时结合国际关系中国家交往的自身特点,总结和提出国家间身份认同的分析框架。本文基于“选择路径—认同形式—国家间关系情境”这样的思路进行分析。
一、国家间身份认同选择路径
社会行为基于行为体的身份而产生。但是一个身份可能伴随多个相关的角色,就会产生多个相关的社会行为。因此就选择路径来看,对象国在认同相对国的国家身份的选择中,要顾及不同的因素,称之为要素选择,本文選取五个重要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即政治考虑。政治考虑是一切国家对外交往中首先考虑的因素,国际社会时时刻刻离不开政治,因此政治考虑总是在最初交往的时候就已经被纳入进考虑的范围。第二就是经济考虑,正如前文所说,追求利益是国家的天性,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交往中恒定不变的,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无论同谁交往,爱恨如何,背后不变的是利益的驱动。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中驱动国家互动的最基本的要素。作为国家基本需求的体现,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居支配地位的价值与政策取向,并且决定国家的具体目标。在现实主义者看来,国家追求利益是必然之选择。第三就是安全考虑。第四就是他国合作,在他国合作这一因素中,主要是对象国在比较之中作出的利弊取舍。最后则是域外干扰考虑,一国在对外交往中,特别是重要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影响力的上升不可避免地触及他国的既得利益,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域外国家的干涉,虽然本区域内国家间的合作对双方是有利的,但是域外国家的干扰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合作的进程。
二、国家身份认同形成四种路径
(一)排他型认同
所谓排他型认同,是指没有经历过要素选择的阶段,由国家基于身份的社会行为直接过渡到认同的阶段。这种认同表现为对一国社会行为的高度全盘接受,作为对象国来说,其在某种程度上否定了自我,很容易使人立刻想到附庸国或保护国,当然现代社会体系下,国家间强调平等的对外交往,但是平等往往仅存在于法律层面,事实上的不平等状态依然没有消除,这种事实上不平等的状态就为排他型认同的存在提供了可能。例如苏联时期,苏联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干预,就强调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要服从苏联的指导,基于对社会主义“老大哥”的崇拜,一些国家的对外政策就表现为对苏联的排他型认同。
(二)成就型认同
所谓成就型认同就是指对象国经历了完全的要素选择阶段,对于大部分要素形成了稳定的利益契合。这种经历了完全的要素选择阶段的认同关系是当今国家之间交往的正常状态。首先,国家与国家之间不会有完全一致的利益诉求,必然会有所选择地接受。其次,即使是存在利益认同,但是就相互利益促进的方面来说也要经过磋商。因此,成就型认同就是经过充分、翔实的要素选择之后,彼此达成一致,或妥协、或合作,但归根结底是达成了认同的稳定状态。例如欧盟,各个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如对于权力的让渡),此外就同一诉求的不同方面也存在不同的意见(如对于欧元问题),但是经过长期的彼此谈判协调,形成了今天欧盟国家间稳定的认同状态,这也成为欧盟得以顺利运行的基础。
(三)延缓型认同
延缓型认同即国家的认同状态不是全面的,而是部分的选择性接受,或者某些要素正处于要素选择过程之中,没有形成稳定的利益契合。延缓型认同更多的出现在两种情况下,一种情况即存在巨大差别的国家之间,例如美国和拉丁美洲国家之间的合作,这种情况下大国占有明显的优势,作为处于劣势的小国来说,对于大国的倡议,往往忧心忡忡,既希望通过合作获得利益的输入,又惧怕不平等的合作将自己拖入大国的陷阱,因此选择部分接受,或者在合作中试探性地一步一步接受。第二种情况即无主导型的国家合作之间,例如东南亚国家联盟,彼此之间实力悬殊不大,合作国家中纵然有经济发达国家,但是其他方面实力太弱,如新加坡是经济发达国家,但是军事实力太弱,印度尼西亚虽然为人口大国,但是经济实力太弱,整体来看在联盟内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起到主导的作用。因此,彼此之间的合作就没有主干的支撑,妥协与协商往往效果不佳。
(四)弥散型认同
弥散型认同正好与排他型认同相对,表现为既没有经过要素选择的阶段也没有高度的全盘接受。相对于排他型认同中的否定自我,弥散性认同的一个很大特点即高度认同自我,而不轻易认同他人,这些国家往往处于合作失败之后或者刚刚独立之时。如果是刚刚独立则是由于历史的因素,这些国家对于殖民统治深恶痛绝,对外界的恐惧就转化为对自己的禁闭,强调自力更生。例如结束殖民统治的非洲国家,在建国之初往往都是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自己的独立地位,将主权视为无上神圣的,因此对于其他国家的合作亦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三、四种认同形式下的国家间关系情境
在不同的认同形式下,国家间的关系展现出来的情境也自然是不一样的,“从历史认同的定义来看,认同是在时间变化中的认同”。因此从横向的角度来讲认同也会不断地变化,国家间关系也会因为国家身份认同形式的变化而变化。这既可能表现为认同的提升,也可能表现为认同的下降,既可能化干戈为玉帛,有可能导致突如其来的战争。正如著名学者约瑟夫·奈所指出的那样,“迅捷而深远的社会、技术和经济变革带来了跨国认同、国家认同和次国家认同的错综交织。这些认同交织在一起,颇具张力。鉴于传播的瞬时性,它们能够促使潜在的紧张关系转化为突然的冲突。”从纵向的角度来讲,在一种认同形式之下,往往国家身份认同具有相对长期的稳定性,但是基于国家身份认同构建中的多种因素,国家身份认同在内部往往也表现为:一方面内部要素引力与张力不停斗争之下稳定性的跌宕起伏,另一方面内部要素摩擦修补之下认同的螺旋式上升。通过国家身份认同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国家间关系的转变并不仅仅单向地由外部或内部的变化而变化,国家间身份认同并不是不变的。在排他型认同之下,国家间关系自然是最为和睦的,但是这种国家身份认同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往往容易造成大国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情形出现,表面稳定之下实则是不稳定的暗流涌动。这也是最为极端和危险的情境,因为正如前文约瑟夫·奈所指出的那样,鉴于传播的瞬时性,它们能够促使潜在的紧张关系转化为突然的冲突。成就型认同由于是给予比较成熟的考虑而作出的选择,因此无论是在理性上还是在事实上,都是比较合理的,因此在这种认同形式下,国家间关系波动的可能性较小,甚至有走向更为紧密的可能。而延缓型认同由于是较之成就型认同更低一个层次的认同,利益契合程度较弱,因此国家间关系有两种可能的转变,其一是转向成就型认同,建立紧密的利益契合,其二则是转向弥散型认同。弥散型认同往往在极端性上与排他型认同相类似,也会面临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逐步尝试向延缓性认同靠拢,另一种选择则是在自我的堕落中越来越落后。
因此,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并非是看似完善的排他型,而是建立在理性层面上的成就型。无论是延缓型还是弥散型,我们最终的目标则是使这种国家身份认同朝着成就型方向发展,而促使国家间关系建立在理性的稳定的基础之上。
四、结语
国家身份认同对于一国政策的顺利推进至关重要,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沿线及周边国家对中国国家身份的认同,只有在认同的基础上才能够保障中国“一带一路”的顺利推进。并且在四种认同形式中,中国应当努力推进他国对中国的认同朝向成就型认同转变,只有稳定的利益诉求得到实现,认同才能持久,对“一带一路”的影响才能是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獻:
[1]马建英.美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反应[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10):104-132+159-160.
[2]刘祖明,冯怀信.“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印两国“认同”利益的建构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4):32-41.
[3]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李慧明.国际关系中的国家身份[J].学术论坛,2007(12).
[7]张馨元,甄旭雷.国家身份认同在中国和平崛起战略中的作用[J].人民论坛.2013(8).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