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语文悦享教育
2018-12-21谢灿
谢灿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语文实践有助于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让学生在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时熟练运用语言和文字,同时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审美教育等方面进行培养。本文结合教育部编写的教材以及授课的案例,探究如何在教学中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以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部编教材;语文实践;语文核心素养
一、古诗新唱品味经典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和灵魂。小学语文部编教材增加了大量优秀古诗文。古诗文、儿歌、韵文等音律节奏都十分鲜明,朗朗上口。《池上》是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一首关于儿童生活的古诗。传神地刻画出一位天真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小娃娃秘密地划船,采摘了莲花后再划船回家。一条船在湖里驶过的清晰痕迹暴露了他的行踪。整首诗充满了童趣。第二句“偷”和第三句“不解”,将一个淘气、天真的小娃娃形象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课堂上教师应用诗词类音频,师生同唱古诗,将古诗中的小娃娃带到学生中间,让学生体验诗歌的意境,通过古诗的学习,体会乡村儿童的天真可爱和大自然美丽的景色,激发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让学生感悟到语言艺术。部编教材中的《春晓》《赠汪伦》《池上》《小池》《画鸡》等古诗歌音频在谷建芬老师的《新学堂歌》作品集,胡婷婷的古诗歌作品中均有体现,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上运用这些作品旋律清新优美,节奏明亮,易唱,也捕捉到古诗的魅力和意境,可谓是儿童音乐启蒙和语文学习启蒙不可或缺的理想材料。在优美的歌曲中,孩子们可以更快乐地接近、学习和传承我们的经典,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
二、文本扮演感受语言
小学生有极强的好奇心、可塑性,且善模仿。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保护好儿童的天性。赞科夫说:“只有当孩子们因为内在动机而需要说话时,这种语言才能满足沟通工具的真正使命,并有效地发展语言技能。”《小壁虎借尾巴》是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的内容,教师请学生饰演文中的角色,小组讨论安排角色,力争语气和动作要符合角色要求。孩子们戴着头饰欢呼雀跃地扮演着自己挑选的角色。这种方式不仅仅是为了表演而表演,更是对课文阅读的促进。将文本材料转化为生动的故事情境,使学生在使用人物语言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语言,理解语言。师生评说,谁表演得好,形象生动,当场评奖。教师教会学生阅读和理解的主动性,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留出了足够的空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提高语文素养。教师借机问:“小鱼”“老黄牛”“燕子”,你能告诉我“小壁虎”是怎么从你那里借尾巴的吗?小鱼扮演者:小壁虎看见我,说:“小鱼姐姐,您能把尾巴借给我吗?”我说:“不行,我要用尾巴拨水!”在老师的指导下,扮演不同角色的学生讲述了小壁虎从自己身上借来尾巴的故事。通过角色扮演,转述练习,学生可以内化课文语言,灵活运用,既得法于课内,又延伸于课外,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有所获。
三、绘画创作增强表达
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了许多插图,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对直观事物感兴趣,喜欢鲜艳的色彩。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把握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可以巧妙地将绘画融入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能够欣赏绘画的美,体验思维的美,品味语言文字的美,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在《雪中的小画家》的教学中,如果老师只口头教授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然后让学生说说小动物们都画了什么,为什么画这些。这节课将会是一节非常枯燥无味的课。课件出现小脚印的图片,师生共议:“这些小脚印都像什么?”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像梅花、有的像枫叶、有的像月牙等。这时学生纷纷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学氛围活跃。当教师要学生小组合作画下动物们的脚印,更是情绪高涨,快速自主行动起来并且能说出脚印像竹叶、梅花、枫叶、月牙的原因。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中的“四个太阳”由四个自然段落组成,按夏季、秋季、冬季和春季顺序进行描述。每个自然段写了一个季节。段落结构相似,是先写什么颜色的太阳,然后写在阳光下,这个季节呈现出的美丽。全文语言优美、结构工整、读起来亲切舒缓。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图画中描绘了一个小男孩画太阳的情境,透过甜甜的微笑,可以感受到他美好的心愿。教师因势利导“春天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哪位同学想画一画春天的太阳?”“春天,春天的太阳该画什么颜色呢?哦,画个彩色的。因为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这时学生的兴趣已经完全被激发出来迅速拿起笔来绘画。很多学生绘画时专心致志并在绘画中体会到了文章的美。进而拓展延伸,教师追问学生:生活中你还有很多喜欢的人呀!你会为她(他)画一个什么颜色的太阳呢?一个小女孩说,她要画个绿色的太阳送给妈妈,因为妈妈骑着自行车上班路上太热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绘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情感表达,达到小学生语文思想美育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戶外体验感悟文本
语文教学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一年级的学生,对文本的对话和沟通主要依靠体验来实现。教师教学应注重创设情境或开展户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课文场景的体验。《影子》这首儿歌简短有趣,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积累语言材料。教师选择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课前带学生到操场上去观察影子,两人一组玩踩影子的户外游戏。学生能感受到这个简单的游戏所蕴涵的欢乐。这一活动为教学奠定了很好的感性认识的基础,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和影子有关的课文的兴趣。原来,太阳在后,影子在前;太阳在前,影子在后;太阳在右,影子在左;太阳在左,影子在右。影子真的很淘气,学生们谈论为什么“影子是一只小黑狗”“影子是我的好朋友”理解“小黑狗”“好朋友”的含义,感受到影子与人密不可分。在生活中除了太阳下能看到影子,你还知道什么地方也能看到影子?找找你的周围有影子吗?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能找到影子。在联系实际的基础上超越文本,让学习内容更加有诱惑力,生动形象,迁移拓展。在游戏中感悟语言的韵味。在课后再次安排学生玩影子游戏,但这一次与前一次不同,要求学生做课文所描述的游戏。在阳光下尝试“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在左,影子在右”,边做游戏边背诵课文,寻找“影子是一条小黑狗”“影子是我的好朋友”的感觉。教师在学生游戏时提示他们什么时候可以说“跟着我”,什么时候可以说“陪着我”。在这种游戏和语言学习相结合的活动中,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语言,感悟到词句的意思及用法。
语文教学是各学科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纽带。承担着思想、情感、审美教育等方面的任务,肩负着培养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重任。李镇西强调“语文教育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通过贴近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设计,变“以教师教为主”的语文课堂为“以学生学为主”的语文课堂,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个人参与活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动机。在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质。乐学语文,悦享教育。
【参考文献】
[1]郭志超.在语文课堂上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J].学园,2013(19):98
[2]李光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