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型游戏项目教学下教师角色的嬗变

2018-12-21顾建东

文理导航 2018年28期
关键词:嬗变教师角色教学

顾建东

【摘 要】微型游戏项目教学就是以微型项目为载体,以微型游戏为主形式,实现“游戏项目化”和“项目游戏化”,学生在玩游戏中完成项目学习的教学样式。在这种教学变革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

【关键词】微型游戏项目;教学;教师角色;嬗变

微型游戏项目教学就是以微型项目为载体,以微型游戏为主形式,实现“游戏项目化”和“项目游戏化”,学生在玩游戏中完成项目学习的教学样式。微型游戏项目教学的核心是在教师精心准备的微型游戏项目下,师生通过玩游戏、析游戏、做游戏、品游戏、改游戏、悟游戏等多个环节完成游戏作品,在完成作品过程中构建知识与技能,升化情感与价值观;其最鲜明的特点在于强调学生的独立与自治、自学与互学,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微型游戏项目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在玩中学、玩中做、玩中品、玩中悟,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起辅助性作用。教师在微型游戏项目教学中扮演着多种角色,通过各种角色的交互作用,形成一种无形的推动力量,促进学生学习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追求教学效果最佳化。而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扮演不同角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则是我们应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充当编导、创设情境

在微型游戏项目教学中,通过“游戏项目化、项目游戏化”,实现游戏与项目交汇融合,一方面对现有部分的游戏进行项目化改造,即在游戏中嵌入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赋予游戏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对已有的一些项目进行游戏化改编、即在项目中融入游戏元素,赋予项目有趣、活泼的崭新形态。以微型游戏项目为单元和载体重组教学内容,改变了原先学科体系或项目载体的学习内容承载,实现了学习内容的优化重组和新载体依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充当好编导,创设情境。

如:我们在程序设计教学中,在讲到if...else...语句时,我们对以前创作的游戏作品进行加锁,让学生输入正确密码后才能玩。在一开始玩的时候就出现我们平时常出现的界面,“请输入密码”等提示语,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极大调度;当输入错误密码时又会出现我们司空见惯的“密码错误,你无权玩这个游戏”等提示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提升,很想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这么神奇。再如:我们讲到数组时,这时游戏的登录界面可以调整成用户名、密码两项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讲到排序时我们嵌入学生们玩游戏时最熟悉的积分榜或成绩榜等。

微型游戏项目教学以独特的游戏情境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课堂变成一个游戏场,学生始终沉浸于游戏情境,忘情地投入到游戏的设计与制作中,这种情境创设是为了让每个学生更好地在“玩中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成为一个合格的编导,能够重组教学内容。需要我们教师有比较深的专业功底,需要我们教师平时仔细观察生活,用专业的眼光去看生活,需要我们教师在每一个项目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秀作品,需要我们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去创造合适的、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并编写脚本、开发游戏。

二、当好导演、协创佳作

在微型游戏项目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编导,也是导演,平时我们所说的导演是制作影视作品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用演员表达自己思想的人。我们这里所说的导演是我们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开发作品,是帮助学生演成他们自己想要表达的人。

微型游戏项目的教学样式分为商游戏、研游戏、玩游戏、析游戏、做游戏、品游戏、改游戏、悟游戏八个环节。前两个环节需要我们教师课前做好编导开发工作,课堂上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做、玩中评”等环节。在这些过程中就要我们教师充当好导演的工作,确保每位学生在每一环节中都能动起来,使课堂变成一个游戏加工场,变成一个游戏厅。在学生玩的过程中及时抛出问题、在解剖游戏的过程中一起讨论问题,在自主开发的过程中协助解决问题,在互评游戏环节中及时表扬、鼓励学生。在每一环节中,学生热火朝天地“干活”,我们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要及时做好一个导演的工作,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给予帮助。

如:在讲if...else...语句时,先让学生玩这个游戏,密码错误,会出现什么情况,在适当的时候,教师告诉密码,他们欣喜若狂地进入游戏界面,感觉很神奇。这时候,我们和他们一起分析是什么能锁住这个游戏,不是随便可以玩这个游戏,自然就引出本项目要掌握的知识点。接下来让学生自学、探究该知识点,并结合刚才玩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界面,学生们自己试着编写程序,开发游戏。教师在此过程中做好指导工作,充当好导演的角色,确保学生完成任务。

教师角色的导演化,首先要求教师要时刻意识到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要将教学的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牢固树立导演的角色意识,使自己由之前的“控制者”变为“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作用如同导演,起到指挥全场的作用。

其次,我们这里的导演是我们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开发作品,是帮助学生演成他们自己想要表达的人。在辅导他们时,我们教师要倾听他们的想法,结合他们的想法完成作品,当有些想法存在问题时,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他们想法,而是和他们一起分析这种想法的实施难度。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其间,从而消除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充分感受轻松的气氛。

同时,对学生的问题要关注、耐心,对学生的不足予以诱导、帮助,特别是对学生的努力与进步,要多加赞许,久而久之,良好的师生关系、活跃的课堂气氛、有效的学习方法会逐渐形成,从而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教师应多使用一些鼓励性的甚至赞赏性的语言,使学生不断受到鼓舞,增强其自信心与成就感。

三、扮演玩家、启发思维

在学生的创作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导演,也是玩家,也可称为游戏者,是游戏的体验者、使用者、评价者和消费者。我们教师扮演玩家,就是使用学生的创作作品,为他们作出评价,并为我们后期进一步开发微型游戏项目积累素材。

在微型游戏项目教学中,主要形式是学生创作作品,教师巡回指导,观看学生的创作作品。学生创作作品时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请求老师指点。教师凭着熟练的专业知识一眼就能看出问题所在,但我们不会直接指出错误的地方在哪儿,而是作为一名玩家把他开发的作品先运行一下,即试玩一下,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提示错误,简单的问题让他们自已想办法,或稍作提示使其自行解决,有共性的问题拿出来一起讨论,启发学生的思维。

在学生开发出自己游戏的基础上,通过组内交替互玩游戏,即相互欣赏、取长补短,又相互评品、发现不足。在这个互玩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完全是一位玩家,这时候,同学们都在玩游戏,你虽是在看游戏,但实质是全体同学在替你玩游戏,你的眼光要审视全体同学,捕捉有趣的作品、有问题的作品、有代表性的作品。

学生们在通过互评游戏以后,发现自已长处与不足以后,继续修改作品,并在作品中领悟相应的知识与技能,最后学生提交作品。课后教师把每位学生作品都玩一下,个别问题个别辅导,共性问题拿出来一起讨论,优秀的作品一起欣赏,开拓眼界,启发思维,也为我们教师进一步当好一个编导工作,起到一个启发作用,能创作更多、更好的微型游戏项目。

在微型游戏项目教学过程中,我们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敢于放手,敢于让学生真正进行属于自己的自主探究,学生也获得学习的自由,也激发出学生的无限创造潜能。当然,我们在教学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在下一步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需要我们教师既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又要在行动上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以胜任在微型游戏项目教學中的各个角色,进而使我们的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崔志钰.一场由“小游戏”引发的课堂革命[J].德育报,2018-3-29

[2]郑丽君.演员导演观众裁判——英语课堂教学教师角色及作用[J].职业教育,2011(6)

[3]徐文策.案例教学与教师角色丛[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2)

猜你喜欢

嬗变教师角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文化强国视角下的区域文化嬗变动态浅析
浅析清代中后期以来的戏曲声腔演变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教师角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及角色转换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香港黑帮电影的叙事嬗变与未来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