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思考
2018-12-21李云云
李云云
【摘 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现代教学中逐渐被广泛的应用,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内容的局限性。通过微课的方式,教师在教学中播放相应的教学内容的视频资料,创立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视频资料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感知和分析理解课文的教学内容,理解文章表达的主旨,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情境等。针对这样的方式,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效率都具有极大的作用。通过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对知识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整体水平。因此,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就值得教师进行详细的探究,值得教师更加的关注和研究。
【关键词】微课;高中语文;运用与思考
一、微课在高中语文课前文本预习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理解
高中的教学中无论是语文还是其他科目都会因为时间紧张而加快进度,因此,就需要学生在学习之前能够先自己预习所需要讲解的知识。但是在预习的过程中,语文有别于数学等公式的计算,语文需要学生能够先了解文章的背景、作者的情况等,这些知识就必须在知识的引导下完成。而微课在对学生预习上的帮助能够起到极大的作用,能够让学生在预习中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不至于使学生云里雾里。
比如:在高中语文的名著阅读中会讲解到《林黛玉进贾府》,如果学生在预习中仅从文章中进行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人的性格特点以及对于贾府内环境的描写,会存在很大的难度。毕竟结合全书进行分析也会存在一定的难度,更别说仅仅是一部分文章。如果不结合相关的解释,学生就只能根据表面的记忆进行分析。而教师在课堂上讲述时难免会出现其他人物,这样原本就不太清楚的人物及其人物关系就会让学生更加混乱。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教师可以结合微课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预习。通过微课的形式让学生首先了解一下四大家族之间的联系以及贾府中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并让学生通过微课的形式了解贾府的布局。在微课展示中,学生就能根据图画等相关画面进行协助记忆,让学生感受贾府不同反响的地位,这样学生就会对课文的理解大大的增强,并对文中的人物关系产生极大的兴趣。学生也能在兴趣的引导下认真阅读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知识储备。
二、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升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
高中语文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的写作手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问题分析能力以及对于文章信息的提取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进行锻炼,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进行适当的引导。想要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引导方式。微课的教学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主动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回归课堂的主角地位,在快乐的学习中掌握需要掌握的知识。
比如:在高中语文中会学习到《赤壁赋》这样的文章,在文章中主要描写的是赤壁的美丽景色。而且在高中语文的背诵要求中,这样的文章需要学生熟练的背诵。如果仅仅是教师向学生解釋完文章就让学生背诵,无疑就会占用学生很多的课下时间,而且学生的记忆过程也会很艰难。如果通过微课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描写赤壁的美好景色,让学生针对不同的景色进行不同的片段记忆,然后再通过景色的描写顺序进行组合,那么学生很快就能深刻的理解并且记忆。例如:文章中描写到“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等,这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展示一张江面广阔无边,月色朦胧而与水天相接的秋江月色图,让学生积极思考图画中所描绘的美景。在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下,学生才会结合环境进行分析并进行理解的背诵。而学生也会在教师所准备的资料的帮助下主动探究,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联想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在微课的教学方式下可以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正在不断的发展,但是必须认识到,微课的教学模式并不是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更新。教师上课一样需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讲解,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微课的教学形式具有更强的目的性。而随着高中生面临的学习压力更大的现状,语文的学习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就必然会导致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如果通过微课的形式讲解,学生就会更容易接受,也会在强大的学习压力下放松下来,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总结
综上所述,利用微课可以使单一的、枯燥的高中语文课程变得有趣,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升,而且有利于信息的快速传递,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记忆所学知识。通过微课的使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郑梁梅.网络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6(04):95—96
[2]吴梅增.运用微课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6(07):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