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美流行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探析

2018-12-21朱炳菊

文理导航 2018年28期
关键词:流行文化语文教学

朱炳菊

【摘 要】流行文化顾名思义,即是具有“流行”特征,内容广泛的特定文化现象。流行文化涵盖物质文化、影视文化、消费文化等。其满足了高中生的心理需求而传播广泛,这其中以欧美流行文化最具代表性。欧美流行文化的传入既有好的一面也会出现诸多问题,它对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高中阶段语文学习十分重要,怎样将欧美流行文化融入其中值得我们探析。本文旨在分析高中语文学习现状的情况下,对欧美流行文化的融入途径加以分析。

【关键词】流行文化;欧美文化;语文教学

1.流行文化概念界定

流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想给流行文化下个定义并不容易。时尚、时髦、休闲娱乐文化、影视文学文化、奢侈品文化……这些在某个特定条件下都可以成为流行文化的代名词,这是一个众多概念组成的总概念,有自己的周期和节奏,在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以不同的形式传播,它需要社会上大多数的成员参与,代表一定的价值取向。因此,流行文化简而言之:在一定时期被大众接受喜爱甚至追捧的一种普通的生活方式,是对多种具有流行特质的文化现象的综合。我们这篇文章所说的欧美流行文化是与高中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能对他们的生活产生良好影响的流行文化。

2.高中语文教学现状简述

2.1教师方面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会呈现效率不高的局面,其中,教师的素养和教学模式是一个重要因素。专业素养的局限性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初中语文课堂乏味无趣教学效率低,主要表现为教师授课过分依赖课本以及课堂安排不合理,教学节奏混乱。首先,传统的教学观念禁锢了教师的思想,在备课和授课的过程中对书本盲目的崇拜,将书中的定義定理和结论盲目的传授给学生,与生活实际联系不够,呈现出“填鸭式教学”的风格。其次,这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时间安排方面的体现则是教师完全讲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极少,与学生的互动不够。

2.2学生方面

学生方面主要体现在学习态度不积极,这种不积极并不是一开始就如此,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有些学生基础不牢固,个人的接受能力不强导致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又羞于向老师同学提问,时间长了不会的知识越来越多,学习的效率变差成绩自然也不理想,由此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严重者有厌学的倾向。加之家长的监督不到位,对学生的学习不够重视,学生便更加缺乏对学习的正确认识,这些严重影响了课堂学习的效率,这使得高效课堂的推进阻力更大了。

2.3课堂内容

课堂内容枯燥乏味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生动活泼的课堂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要改变课堂内容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之前在教师方面和在学生方面提到的问题也和课堂内容的乏味有关。欧美流行文化的传入使得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加以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优秀的欧美流行文化融入其中就能让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3.欧美流行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途径

3.1影视作品和语文

电影文化是现今社会谈论较多的一类文化,如今的电影票房甚好,在取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我们在这里以电影《美国队长2》为例做简要分析。《美国队长2》是2014年在北美与中国同时上映的,反响甚好,这其中的英雄主义更是被人津津乐道。而在高中语文学习中也会接触到这一类的形象。例如在讲授《风雪山神庙》一文时会联系到《水浒传》的相关内容,分析水浒中的人物或多或少都会带有英雄主义色彩。这时中西文化就有了契合点。将这两种英雄主义加以对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对高中生来说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

3.2文学作品和语文

语文阅读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许多学生反映自己看不懂文章也不会写文章。出现这种问题是因为学生的阅读积累不够、知识储备不足,多读好的作品会有所改观。看多了中国传统的古文诗词、张爱玲和《红楼梦》不如换换口味。欧美流行的文学作品也有许多值得学生读一读。例如《追风筝的人》围绕风筝与阿富汗的两个少年之间展开,一个富家少年与家中仆人关于风筝的故事,让学生体味其中关于人性的背叛与救赎。又如《麦田的守望者》讲述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从离开学校到纽约游荡的三天时间内所发生的故事以及他的内心世界,并借鉴了意识流写法,充分探索了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内心世界。

愤怒与焦虑是此书的两大主题,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广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在心灵上给青少年一种慰藉和成长。还有《谁动了我的奶酪》讲述四位主人公面对困难时的不同做法,以及这些看问题面对困难的角度对未来的影响。像这样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是学生写论文时的素材,也是对他们三观的构建有很大的帮助,活跃思维,转变看问题的角度,有助于他们青春期的心理健康。

3.3流行音乐和语文

音乐能洗涤心灵,传递正能量的音乐能给人不一样的感受。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听过《关雎》的吟唱,听过《离骚》的悲音,感受着文学作品与音乐融合所展现出的独特的美,而欧美的流行音乐也能让学生体会一种意境。例如《I Believe I Can Fly》就以激人奋进的旋律告诫世人充满希望的生活,每一天的努力都是一份能量,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是我们实现梦想的过程。虽说欧美流行音乐与我国传统音乐有着不相同的表达方式,但是将其融入语文教学也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语文教学绝不是只让学生背几首诗认几个字。而是在于提升学生的素养。培育健全的人格,好的流行元素的融入使得语文教学更能与时俱进,语文课堂更“懂”学生的需求。

4.结语

语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有教师的原因也有学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课堂内容不够充实不够生动有趣,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融入欧美流行元素,电影、文学作品、音乐等都是好的切入点,相信长此以往高中语文教学会出现新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钱理群.语文教育新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张华,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高中语文教学中科学利用流行文化资源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B-a20160211)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流行文化语文教学
流行文化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探析
浅谈流行文化对小学教育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流行文化对高校美学教育的影响
韩国流行音乐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启示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