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辅导技术在护生临床实习前心理素质培养中的应用
2018-12-21林广婷陈亭伊卢斯梅
林广婷,陈亭伊,卢斯梅
(玉林市卫生学校,广西 玉林 537000)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培养护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变得必要和重要,尤其是对即将进行临床实习的护生来说,不但要求他们有一定的医学护理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职业道德。护生心理素质即护生在认知、情感、意志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有些护生在临床实习前往往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心理、操作技能与人际关系差等问题。护生心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身心健康,更影响其完成临床实习工作。因此,解决护生的心理素质问题迫在眉睫,而团体辅导技术在心理学领域中的优势日益凸显。本课题通过团体辅导技术的运用,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缓解护生紧张心理、提高护生技术技能、增强护生人际沟通与情绪控制能力,为今后护理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1 对象和方法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了解我校2015级即将进入临床实习阶段护生的心理素质情况及培养需求,课题组随机抽取我校2015级护理专业的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实践教学的基础上,自行设计护生临床实习前心理素质情况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书面问卷调查形式,现场发放、现场收回,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4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2 结果(见表1)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95.8%的护生有信心完成实习任务,说明护生相信自己能很好地完成临床实习阶段的学习任务。但绝大多数护生在临床实习前出现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担忧和心理问题,对调查结果超过50%的问题进行归类并分析。
第一类:护生的心理问题。调查中有50%以上的护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和恐惧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护生面临从学校到医院、从学生到实习护士的环境改变和角色转变,心理和精神上尚未做好充分的准备,导致护生出现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甚至有个别护生伴有失眠、食欲下降、精神不振等症状,最终选择向学校提出申请休学或退学,以逃避实习。
表1 护生临床实习前心理素质情况的调查结果[n(%)]
第二类:护生的操作技能问题,即护生在临床实习工作中运用护理操作技能的素质。护生深知在临床实习中操作技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平时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差、学习态度不认真、没能很好地掌握操作技能,因此较为担忧。
第三类:护生的人际关系问题,即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工作所面对的病人、病人家属、带教教师等多种角色人际关系的处理。现在医院与病人对护士的学历、技术技能、评判思维及服务态度要求较高,护生担心进入医院后人际关系不好处理。
心理问题的解决、操作技能的提高和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知识不同,它们无法通过解释和记忆直接获取,而是需要通过训练、体验和熏陶来获得。在调查中发现,超过70%的护生希望学校可以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团体技能训练和团体辅导专题讲座来帮助自己减轻或缓解心理压力,从而以最佳的状态完成实习任务。因此,护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不能以简单的知识讲授来开展,而是需要融合多种团体辅导的形式和手段进行立体化推进。
3 团体辅导技术对护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团体辅导技术是在团体情景中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1]。团体辅导的核心目标及实际本质是在群体动力作用下,参与者在互动关系中进行体验和学习,在预设的活动和场景中通过人际交往促进个人能力和个人素养提高,同时改善参与者的心智模式,培育心理资本。而且团体辅导技术在许多领域应用效果良好,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改善人际关系,让学生改善情绪并获得情感的体验,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因此,可利用团体辅导技术帮助护生获得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上的改变,促进护生心理健康,增进人际沟通和情绪控制能力。
4 采用团体辅导技术对护生临床实习前心理素质进行培养
4.1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实施
4.1.1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护生临床实习前的心理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设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1)确定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目标:减轻护生紧张、焦虑和恐惧的心理,增强护生心理抗压能力,提高护生人际沟通及情绪控制能力,促进其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2)确定团体心理辅导主题活动的内容,具体包括6个主题:①天使相聚:让护生相互认识,建立小组,了解团体目标,共商团体规范,调动积极性。②团队融合:建立信任,彼此接纳,个人突破,自我探索,同时强调合作,增强团队凝聚力。③沟通合作:学会团队中的沟通合作与交往技巧。④友谊之花:体会人际交往关系,审视自己交往方面的能力,学会主动交往。⑤心情蓝图:评价情绪等级,学会用替代的方式处理冲突,提高情绪控制能力。⑥天使成长:回顾分享,处理离别情绪,提升自信,展望未来。(3)确定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参与人员: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由2名资深心理健康教师担任组织者,并由2名护理心理学专业教师以及若干名学生担任助手,活动前接受培训。以问卷调查的方式筛选2015级压力在年级前27.5%的护生共110名,分成5组,每组22人。(4)选择恰当时间: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的两个月,利用周末的时间进行团体心理辅导,连续6周,每周1次,共6次。(5)准备合适场所:可供活动用的教室。(6)明确实施方法:制订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游戏规则—分组活动及讨论—经验分享。(7)拟订实施程序、控制活动的进程和评价活动的结果等。每次活动一般分三步:热身游戏、主题活动、小组分享感受和教师指导。
4.1.2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实施(1)热身游戏。热身游戏是活动的开始,通过结构化以及“海水打开”“桃花朵朵开”“抓乌龟”等活动让护生相互熟悉,相互认识,消除紧张感、陌生感,让大家融入其中。时间为10分钟左右,游戏项目在1~2个内。
(2)主题活动。通过天使相聚、团队融合、沟通合作、友谊之花、心情蓝图、天使成长等主题活动让护生参与讨论、参与实践或角色扮演,促进团队融合,培养理性认知方式,锻炼人际沟通能力,提高情绪稳定性。辅导教师在活动时要注意引导护生深层次的自我表达,探讨个人问题,促使护生做出一些改变。同时活动还需要护生通力合作、主动参与、积极体验、丰富想象、集思广益、互相尊重、理解支持等才能完成。
(3)小组分享感受和教师指导。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分享感受和经验,护生容易产生情感共鸣,得到启发。辅导教师要协助护生回顾团体的历程、自我的改变、是否达到期望,细心聆听护生的总结发言及所表达的各种心理感受,并给予适当的指导,以进一步巩固辅导效果。
以上三步并不是每次活动都一样,而是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4.1.3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效果反馈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结束后,对这110名护生进行测评,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1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同时将面对面访谈护生的收获感受作为辅助评价。团体心理辅导前后护生的紧张、焦虑和恐惧的心理状态测评结果见表2。
表2 团体心理辅导前后护生紧张、焦虑和恐惧的心理状态测评结果比较[n(%)]
从表2可以看出,团体心理辅导后,护生出现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状态的人数比例较团体心理辅导前明显降低(P<0.01)。在与护生面对面的访谈中发现,护生普遍认为收获较大,认为这种团体心理辅导形式能够让自己抛开一切杂念,放松心情,增强自信,学习到一些人际交往技能,并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采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形式对护生进行心理干预,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加强师生间的心灵交流,指导护生学会放松,掌握应对紧张情绪的技巧,提高适应能力,从而达到解决心理问题、消除心理干扰、完善心理调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4.2 团体技能训练的实施
4.2.1 团体技能操作训练 在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的1个月左右,由护理专业教师对护生分班分批次进行专业技能综合训练。技能训练主要由健康评估技能、内科护理技能、外科护理技能、妇产科护理技能、儿科护理技能、中医护理技能和五官科护理技能七大项组成,其中重点训练无菌操作、灌肠、导尿、给氧、皮下注射、静脉注射等项目。训练的主要形式包括教师演示操作和学生情景模拟操作。要改革训练教学模式,实现理论实训教学一体化,选择合适的基础护理理论与对应的实训项目,例如无菌技术理论与实训,口腔、头发、皮肤护理理论与实训等。强化训练后,对护生逐个进行考核,不及格者再次集中训练,再考核仍不合格者不允许实习或推迟实习。
团体技能操作训练主要是在团体的情景下共同进行操作训练的一种辅导形式。通过团体技能操作训练,让护生及早体会实习的感觉,尽快融入护士角色,提高护生承受能力、动手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逐渐建立护生自信心,为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后的实践操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为病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4.2.2团体行为训练 行为练习是训练效果评估和反馈的环节,通过预先设计的案例模拟情景进行行为练习,增进护生自信心,创造有利于自我改变的环境。行为练习主要采取5种方法:(1)心理测试训练:通过心理测试,了解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个性类型、心理控制源类型等指标,引导护生克服自身性格的弱点,培养健康心理。(2)身体训练:通过呼吸训练、放松训练以及适度的提高活动性训练等,营造良好的身心状态,解除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所带来的全身性肌肉僵硬。(3)观念训练:在身体训练的基础上进行观念、认知以及心理暗示的训练。(4)想象训练:一种是积极的想象练习,让护生想象自己的强大来获得自信和勇气;一种是消极的想象练习,让护生通过想象最尴尬的情景来获得对挫折情景的适应。(5)行为训练: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情景等训练,帮助护生自发地、戏剧化地表达感受,从中获得更深、更新的生活体验和认识,达到宣泄情绪、正确认知、提高人际沟通能力等目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2]。
实践训练表明,对护生开展团体行为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团队凝聚力,增强护生的归属感,还可以创设积极情景,学习人际沟通的方法和技能,提升教育效果,有效缓解护生的紧张心理,并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对护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3 团体辅导专题讲座的举办
团体辅导专题讲座主要是针对大多数护生实习前面临的心理困惑或进入医院临床实习过程中共同面临的职业素养问题进行的。团体辅导专题讲座的举办可以提高护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效率。由护理专业教师及聘请的本市“三甲”医院的护理专家组织实施,专题讲座可以结合学校护理专业的特点,应用多媒体,在学校操场或大型会议室进行。专题讲座的内容主要有团体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思想教育、职业防护教育、护理职业道德教育、组织纪律教育及法制观念教育。(1)团体心理健康教育。对护生进行团体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护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减轻紧张、自卑、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内容主要围绕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往届实习生的表现、学校对实习的安排、实习前的准备、如何实习、实习中的心理问题等进行。(2)专业思想教育。实习前再次强化专业思想教育是对护生减压的一个重要环节。内容主要围绕怎样适应医院环境、怎样与病人沟通、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护士等进行,进一步完善护生的素质培养,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以及心理素质。(3)职业防护教育。护生从学校步入临床,经验不足、环境生疏、技术欠熟练等因素使其更容易受到伤害。在实习前再次讲解职业防护的相关理论和操作方法,如正确处理锐器、如何配制化疗药物等。重申职业防护的重要性,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减少职业危害。(4)护理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聘请我校优秀的护理毕业生介绍先进事迹,在护生中树立学习榜样,让护生明确护理目标,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心,发挥自我能动性,顺利完成实习计划。(5)组织纪律教育。结合往届实习护生在实习中出现的违纪现象和不良情况,在实习前对护生加强组织纪律教育,组织护生学习《实习生手册》《实习指导》《实习生管理条例》等,要求护生自觉遵守《学生守则》《实习医生守则》及有关条例,培养护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遵守实习医院的有关规章制度,服从医院有关领导和带教教师的工作安排,保证实习任务顺利完成。(6)法制观念教育。结合临床典型案例和医疗纠纷案例,组织护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管理条例》《护士条例》等,强化护生的法制观念[3]。
在常规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专题讲座的方式对护生进行团体辅导,解决了护生临床实习前的心理困惑和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出现的职业素养问题,使护生在思想、心理和行动上有所准备,知识储备充足,做到心中有数,减少临床实习中医疗事故的发生和降低护理职业的风险,有助于增强护生的临床思维判断能力,提高护生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