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肉排酸成熟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2018-12-21杨兆华高雪琴郝修振马路石

肉类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排酸肉样肌原纤维

付 丽,杨兆华,高雪琴,郝修振,*,马路石

(1.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食品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2.河南伊赛牛肉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焦作 454450)

排酸过程是现代肉类卫生学及营养学所提倡的一种后成熟工艺[1]。动物屠宰后的半胴体经一定时间排酸后即可完成肉类成熟。排酸牛肉又叫冷鲜牛肉、冷却排酸牛肉,由于低温排酸且经历了较为充分的解僵、成熟过程,不仅肉质柔软有弹性、味道鲜美,而且安全营养[2-3],其肌肉蛋白的胶凝性、黏结性和保水性等加工性能更适于肉品加工。实践证明,不经排酸的牛肉品质较差[4-6],而且动物屠宰后胴体经排酸成熟是获得高品质肉的必需条件[7]。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就开始研究和推广排酸牛肉。Olson等[8]对比研究宰后于2 ℃和25 ℃条件下贮藏的牛背最长肌、半腱肌和腰大肌肌原纤维的变化,揭示动物宰后肌肉成熟的机制;Neath等[9]比较研究水牛肉与黄牛肉宰后成熟期间肉嫩度及pH值的变化;Smith等[10]研究得出,电刺激处理可以明显改善羊驼肉的嫩度。据报道,在法国,牛肉上市之前至少要经历6~8 d的成熟[11],欧盟牛肉市场中100%为排酸牛肉。牛肉在我国虽然是第二大肉类食品[12],但排酸牛肉只占25%,这是由于牛胴体排酸时间长,生产效率低,是冷鲜肉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最大的工序[13]。一般在工业生产条件下,为提高生产效率,通常把胴体放在2~4 ℃的冷库中吊挂2~3 d,使其适当成熟后即可分割,在运销过程中继续成熟,造成市场上的牛肉多数成熟不够,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安全、快速的牛肉排酸技术;另外,国内对于牛肉排酸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的系统研究,尤其是肌原纤维超微结构的研究较少,多数企业实际生产中缺乏具体的牛胴体排酸成熟操作规范,也没有相应的排酸牛肉标准,造成我国冷鲜牛肉品质参差不齐。

本研究以牛肉为研究对象,测定牛肉排酸1~7 d期间的硬度、保水性、pH值、肌原纤维小片化指数(myofibril fragmentation index,MFI)、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以及肌原纤维超微结构,对牛肉排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为冷鲜牛肉实际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并为牛胴体快速排酸技术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牛肉(西冷)来自河南伊赛牛肉股份有限公司,在屠宰完不超20 min的牛胴体上取相应部分的牛肉约2 500 g(5 cm×15 cm×60 cm),简易包装后,在0~4 ℃条件下,2 h内运送到实验室。

氯化钾、氯化钠、磷酸钾、乙二胺四乙酸(el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氯化钙、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铜、酒石酸钾钠、标准酪蛋白及50%戊二醛(均为分析纯) 河南华丰试剂有限公司;平板计数琼脂、LST肉汤、BGLB肉汤 青岛高科技工业园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

SW-CJ-1S超净工作台 苏州净化有限公司;冰温保鲜库 南京金陵鸿博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DHP-080电热恒温培养箱 郑州生元仪器有限公司;Scientz-04无菌均质机 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Hh-S11-2-S电热恒温水浴锅 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FA224电子天平 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FSH-2A高速匀浆器 江苏省金坛市白塔新宝仪器厂;pHSJ-3F酸度计 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CT-3质构仪 美国Brookfield公司;V-1200可见分光光度计 上海美谱达仪器有限公司;KH20R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 湖南凯达科学仪器有限公司;JEM-1400透射电子显微镜 日本电子株式会社。

1.3 方法

1.3.1 实验设计

在无菌条件下,打开包装取出牛肉,用无菌的不锈钢钩挂在挂肠车上,共3 块,推入排酸冷库内吊挂排酸,温度(4±1) ℃,相对湿度80%,肉样间距10 cm。在排酸第1、2、3、4、5、6、7天时分别取肉样测定硬度、保水性、pH值、MFI、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等指标,并用透射电镜观察排酸1、3、5 d时牛肉肌原纤维超微结构的变化。

1.3.2 指标测定

1.3.2.1 硬度

参照刘佳东等[4]的方法,并稍做改动。取厚度为3 cm的肉样,去除肉样表面的脂肪及结缔组织,装入塑料薄膜袋,在80 ℃的水浴锅中恒温加热至肉样中心温度达75 ℃,冷却至室温;用直径1.27 cm的取样器沿肌纤维方向钻取3 cm长的肉柱,用质构仪测定硬度。采用TA7探头,TA-SBA夹具,测试模式为压缩,测试速率2 mm/s,返回速率1 mm/s,触发点负载10 g,循环2 次,目标形变50%。

1.3.2.2 保水性

保水性是评价冷鲜牛肉品质的重要指标[14-15]。汁液流失率是表征肉保水性的指标之一,其值越大说明牛肉的保水性(持水力)越差[16]。参照付丽等[17]的方法。选取红肉部分,切成5 cm×5 cm×5 cm的肉块,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并准确称质量,记为吊挂前质量(m1);将肉样用塑料袋套住,用线绳悬挂于冷库内,吊挂24 h后取出,吸干表面水分再准确称质量,记为吊挂后质量(m2)。汁液流失率按照下式计算。

1.3.2.3 pH值

参照GB 5009.23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pH值的测定》[18]及杨文婷等[13]的方法。称取4 g瘦肉样,放入40 mL 0.1 mol/L KCl溶液中,并用高速匀浆器匀浆,然后用pH计测定。

1.3.2.4 MFI

MFI是宰后牛肉排酸成熟过程中,肌原纤维的结构被破坏及蛋白质不断被降解的程度,可以反映冷却牛肉成熟的进程[19],是衡量宰后肌肉排酸成熟速率的指标。MFI越大,说明肌原纤维内部结构受到破坏的程度越大,则肉的嫩度越佳[20]。

参照孙天利[21]、Culler[22]、Geesink[23]等的方法。除去肉样中筋腱、肌膜及脂肪组织,称取4 g放入匀浆器内,加入15 mL预冷的MFI缓冲液(含100 mmol/L氯化钾、20 mmol/L磷酸钾、0.1 mmol/L EDTA、1 mmol/L氯化钙溶液,用HCl调节pH值至7.0),在冰浴条件下10 000 r/min匀浆3 次,每次20 s,间隔1 min;匀浆后加缓冲液至40 mL,然后进行冷冻离心(1 000×g、15 min、4 ℃);弃上清液,用40 mL预冷的MFI缓冲液悬浮沉淀,继续冷冻离心(1 000×g、15 min、4 ℃),弃上清液;在沉淀中加入20 mL预冷的MFI缓冲液,使其充分悬浮,然后用150 目滤布过滤悬浮液,除去结缔组织;用10 mL预冷的MFI缓冲液冲洗离心管,再次过滤;准确吸取10 mL滤液于烧杯中待用。用双缩脲法测定滤液中蛋白质的质量浓度,然后用MFI缓冲液将蛋白质滤液的质量浓度调整为0.5 mg/mL,在540 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所得结果乘以200即为MFI。

1.3.2.5 菌落总数

取具有代表性的肉样,称取无菌条件下剪碎的肉样25 g,装入无菌的均质袋内,加入225 mL生理盐水,用拍打式匀浆机拍打3 min,制成1∶10(m/V)稀释液,参照GB 478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24]进行测定。

1.3.2.6 大肠菌群数

肉样处理方法同上,采用GB 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25]中的MPN(most probable number)法进行测定。

1.3.2.7 肌原纤维超微结构

参照Mestre等[26]的方法,并稍作修改。采用透射电镜(transimission electron microscrope,TEM)观察排酸1、3、5 d牛肉肌原纤维超微结构的变化。

用取样刀顺肌纤维方向将肉样切成1 mm×1 mm×2 mm的小条→立即用预冷的2.5%戊二醛溶液固定4 h→用0.1 mol/L、pH 7.4的磷酸缓冲液(PBS)冲洗4 次,每次10 min→在通风橱内用1%锇酸固定1.5 h→PBS漂洗4 次,每次10 min→用梯度乙醇浸泡脱水2 次:50%乙醇15 min、70%乙醇15 min、80%乙醇15 min、95%乙醇15 min、100%乙醇15 min→无水丙酮浸泡脱水2 次,每次15 min→1∶1环氧树脂812和丙酮溶液浸泡渗透1.5 h→2∶1环氧树脂812和丙酮溶液浸泡渗透过夜→环氧树脂812浸泡渗透过夜→放置于硅胶板上,37 ℃条件下聚合12 h→45 ℃条件下聚合12 h→60 ℃条件下聚合24 h→半薄切片定位、超薄切片→饱和醋酸双氧铀水溶液染色20 min→水洗→烘干→柠檬酸铅溶液染色5 min→水洗→烘干→电镜观察、拍照(加速电压80 kV,放大倍率50 000)(图片由河南中医药大学电镜中心提供)。

1.4 数据处理

每个实验重复3 次,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图表采用Sigmaplot 12.5软件绘制,数据采用SPSS Statistics 2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显著性分析,显著性水平为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排酸过程中牛肉硬度的变化

动物宰杀前依靠一系列有氧代谢获取能量,宰杀放血后,正常的新陈代谢停止,肌糖原无氧酵解最终形成乳酸,乳酸会使肌球蛋白凝固,肌肉很快收缩变硬。另外,由于ATP水平下降及乳酸浓度提高(pH值下降),使得肌浆网钙泵的功能失常,失去钙泵作用,无法收回释放的Ca2+,致使其浓度增高,引起肌动蛋白沿着肌球蛋白滑动收缩;Ca2+促使粗丝中肌球蛋白头部的ATP酶活化,从而更加快了ATP的分解,促使肌动蛋白细丝和肌球蛋白粗丝之间交联形成肌动球蛋白,引起肌肉连续且不可逆的收缩,称为肉的僵直。达到僵直期的肌肉内将发生诸多化学反应,导致肌肉的结构及成分发生变化,使肉变软,同时肉的保水性增加,牛肉能达到最佳风味,即为肉的解僵及成熟。

图1 排酸过程中牛肉硬度的变化Fig. 1 Change in beef hardness during postmortem aging

由图1可知,排酸期间牛肉的硬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排酸1~3 d期间,肉样硬度极显著增加(P<0.01),由1 349 g升至2 493 g,说明屠宰后的牛肉在排酸初期逐渐进入僵直期,使肌肉硬度变大,在排酸3 d时进入最大僵直期[19-20],这与张成龙等[2]研究得出的排酸1 d牛肉最硬的结论不太一致,这可能是牛品种不同所致;从排酸3 d开始,肉样的硬度开始极显著下降(P<0.01),排酸7 d时降为1 844 g,这可能是由于随着排酸的进行,肉样经过最大僵直期后开始进入解僵期,肌肉组织内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尤其是在组织蛋白酶的作用下,肌肉蛋白发生降解,肌原纤维小片化使肌肉保水性回升,从而使肉样的硬度降低,嫩度增加[27],这与Braghieri等[28]研究发现7 d成熟期会明显改善牛肉嫩度的结论一致。

2.2 排酸过程中牛肉保水性的变化

图2 排酸过程中牛肉汁液流失率的变化Fig. 2 Change in beef drip loss during postmortem aging

由图2可知,随着排酸时间的延长,肉样汁液流失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排酸1~3 d时,肉样的汁液流失率极显著增加(P<0.01),这是由于在排酸的前3 d,肉样处于僵直状态,牛肉组织中的自由水不断外渗,导致汁液流失率不断增大,保水性逐渐变差,尤其是排酸第3天时达到最大僵直期,牛肉的保水性最差;排酸3 d后,随着排酸时间的延长,牛肉的汁液流失率开始显著下降(P<0.05),说明牛肉进入解僵期,肌肉回软,保水性开始恢复;但排酸第7天时牛肉的保水性显著低于排酸1 d时(P<0.05),说明宰后牛肉经过僵直后肌肉变硬,保水性下降,解僵、成熟后保水性上升,但无法恢复热鲜肉状态,这与图1的趋势相一致。

2.3 排酸过程中牛肉pH值的变化

pH值对肉色、嫩度及保水性等指标均有重要影响[29-30]。牛屠宰后,由于肌肉中糖原无氧酵解产生的乳酸和ATP分解产生的磷酸根离子使肉的pH值逐渐下降,当肌糖原无氧酵解酶被无氧酵解产生的酸和ATP降解产生的氨气所抑制而失活,使糖酵解停止,此时肉pH值达到动物宰后最低值。

图3 排酸过程中牛肉pH值的变化Fig. 3 Change in beef pH value during postmortem aging

由图3可知,牛肉在排酸过程中,pH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排酸前3 d时,牛肉的pH值下降极显著(P<0.01),这是由于牛被宰杀后,牛肉组织细胞即开始进行无氧呼吸,细胞内的糖类物质经生化反应生成乳酸,刚宰杀后的牛肉细胞内有很多糖类物质,故在排酸前3 d,乳酸以持续较快的速率生成,使得牛肉的pH值下降较快;排酸1 d时,牛肉的pH值为5.78,与NY/T 2793—2015《肉的食用品质客观评价方法》[31]规定的宰后24 h时牛肉pH值介于5.50~5.90的标准一致;排酸3 d时,牛肉pH值降至最低,为5.56,这与王凯[32]研究得出的黄牛肉排酸第3天时pH值降为最低(5.6)的结果基本一致,但与刘佳东等[4]研究得出的牦牛肉排酸4 d及黄牛肉排酸5 d时pH值降至最低的结果不一致,与刘萌等[33]研究得出的牛屠宰后4 d pH值降为最低的结论也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牛品种及牛肉部位不同;从排酸第3天开始,牛肉pH值开始显著回升(P<0.05),原因是随着糖类物质的消耗殆尽,乳酸生成结束,开始进行生化分解,其分解速率高于生成速率,pH值开始升高,故在排酸的后4 d,pH值以较为缓慢的速率回升,在排酸第7天达到5.84,恢复到正常新鲜牛肉的pH值,说明宰后牛肉达到排酸成熟需要7 d。

2.4 排酸过程中牛肉MFI的变化

MFI是反映肌细胞内部肌原纤维及其骨架蛋白完整程度的指标。由图4可知,在牛肉排酸过程中,随着排酸时间的延长,肉样MFI显著增加(P<0.05),说明牛肉肌原纤维内部结构完整性受到的破坏程度不断增加,牛肉的嫩度不断提高,这与刘玉青[34]、Li Ke[27]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排酸3~5 d时,肉样的MFI增加极显著(P<0.01),这可能是由于肌原纤维在微生物酶和蛋白酶的作用下,结构被破坏,造成肌原纤维的小片化,且随着排酸过程的进行,小片化程度不断加深;也有可能是由于在冷藏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延长,肌原纤维粗细丝逐渐发生冷收缩以及钙离子的长时间作用,造成Z线断裂,使肉样的MFI升高。上述结果说明,排酸3 d时宰后牛肉进入解僵阶段。

2.5 排酸过程中牛肉菌落总数的变化

由图5可知,在牛肉排酸过程中,菌落总数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P<0.05)。原因可能是牛肉在4 ℃条件下排酸,虽然温度低但并不能完全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尤其是一些嗜冷菌在0~4 ℃条件下生长繁殖,造成了菌落总数的不断上升,当排酸7 d时菌落总数达4.82 (lg(CFU/g)),肉样为次鲜肉[35]。因此,牛肉在排酸期间一定要控制好排酸间的卫生状况。

图5 排酸过程中牛肉菌落总数的变化Fig. 5 Change in beef aerobic plate count during postmortem aging

2.6 排酸过程中牛肉大肠菌群数的变化

图6 排酸过程中牛肉大肠菌群数的变化Fig. 6 Change in beef coliform count during postmortem aging

由图6可知,牛肉在排酸过程中,大肠菌群数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P<0.05)。这可能是由于牛肉在进入排酸库之前,受到了空气中大肠菌群或牛粪的污染,其在排酸过程中不断繁殖,造成了大肠菌群数的不断上升,同样说明牛肉在排酸期间一定要控制好排酸间的卫生状况。

2.7 排酸过程中牛肉超微结构(肌原纤维)的变化

图7 排酸过程中牛肉的肌原纤维超微结构Fig. 7 Ultrastructure of beef myofibrils during postmortem aging

宰后僵直期间,肌肉肌节长度与肉的嫩度呈正相关,即肌节长度越长,肉质越嫩[36-38]。正常肌肉肌节长度为2 000~2 500 nm。由图7a可知,排酸1 d时,肌原纤维结构清晰,Z线排列较整齐,肌节长度为1 495.21 nm;排酸3 d时,Z线开始扭曲,部分已断裂,肌节长度为1 464.17 nm,最窄处只有1 402.48 nm,说明此时肌节处于收缩状态,原因可能是肌浆网释放的钙离子激活ATP酶活性,引起肌肉收缩;排酸5 d时,Z线模糊不清,肌节长度为1 718.52 nm,较宽处为1 765.84 nm,较窄处为1 649.41 nm,说明随着排酸时间的延长,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僵直联结弱化,导致肌节僵直收缩复原,僵直肌节长度恢复,使肌节长度逐渐增加。

由图7b可知,在牛肉排酸1 d时,Z线、粗细丝清晰可见;排酸3 d时,Z线、粗细丝已扭曲变形,变得模糊不清,且呈点状分布,说明此时Z线已断裂且大部分被降解;排酸5 d时,Z线变得更加模糊,几乎消失,成为晕染状,几何构型发生明显变化,粗细丝依稀可见。这也从超微结构的角度证明了牛肉排酸过程中,肌原纤维小片化程度确实在不断加深。

3 结 论

活牛被宰杀后,其肌肉组织转化成适宜食用的肉要经历僵直、解僵和成熟3 个过程,即牛胴体的冷却排酸过程,也就是牛肉的成熟过程[39-40]。本研究通过对排酸过程中牛肉品质变化的研究发现,随着排酸过程的进行,牛肉的硬度和汁液流失率均先增大后减小,在排酸3 d时达到最大值;pH值则是先降低后升高,在排酸3 d时达到最低值5.56,在排酸7 d时回升到5.84,达到正常新鲜牛肉的范围;MFI、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均逐渐增大;从TEM观察肌原纤维超微结构可以发现,Z线逐渐扭曲变形直至近乎消失,证明肌原纤维确实在不断降解。

由以上研究得出结论:牛肉在0~4 ℃条件下排酸成熟需要至少7 d,排酸3 d时为最大僵直期,即前3 d是排酸的关键时期;另外,进入排酸间前最好对胴体表面进行一定的减菌处理,并且严格执行卫生操作规范,控制好屠宰间、排酸间的环境卫生,以尽量减少牛胴体表面初始菌数,从而保证排酸成熟过程中牛肉的品质。

猜你喜欢

排酸肉样肌原纤维
低钠盐酱牛肉贮藏品质的变化
葡萄皮提取物协同冰鲜对牛肉的抗氧化效果
排酸处理对松辽黑猪猪肉品质影响的研究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探究解冻过程中肌原纤维水对鸡肉食用品质的影响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研究不同解冻方式对冻猪肉食用品质的影响
排酸处理对锦江牛牛肉品质的影响研究
肌原纤维蛋白与大豆分离蛋白复合体系乳化性的研究
TG酶协同超高压处理对鸡胸肉中肌原纤维蛋白凝胶品质的影响
NaCl浓度对肌原纤维蛋白-食用胶混合物功能特性的影响
氧化程度对肌原纤维蛋白热凝胶及理化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