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景观趋同化现状及对策研究①

2018-12-19孔祥炎庞梦潇南京林业大学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关键词:场所宁波景观

王 玮 孔祥炎 庞梦潇(南京林业大学 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江苏 南京210037)

全球化使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越来越小,呈现一体化的趋势,而城市景观作为人类现代文化的载体,也有一种趋同化的发展势头,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本土传统文化的担忧。[1]

本文以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现存的古老城市景观和宁波博物馆的几处场所为例,结合场所精神的理念和应用,探讨如何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尽量避免景观趋同化的问题。

一、景观趋同化

1.发展现状

(1)景观风格雷同

现代主义之后,全世界出现了一种强烈的跟风现象,一旦一种风格被多数人认可,那么这种风格就成为了各个国家、地域、民族效仿的对象,这种世界性的风潮导致现代化设计高度统一。[2]这种现象对国内的城市规划、景观、建筑行业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这种高度统一的设计风格,打破了城市景观原有的格局,从而使城市景观缺少了原有的地域文化,割裂了当地的人情因素。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不仅是世界文化的大融合,更多是因为大多数设计师随波逐流,过于功利;只追求作品的量,不关心作品的质。这使得现在国内的许多大中城市的景观、公园看起来和国外相差无异,再加之大批世界各地的的人涌入中国,使得国外著名的城市的景观在中国得到了“重现”。

(2)景观元素单一

景观的趋同化不仅因为设计思想的相互抄袭和传播,各地区物质的交换也导致城市建筑、景观材料的近似相同。[3]一种石材在景观设计中应用较好的话,这种石材会迅速在国内蔓延开来,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南方还是北方,都会采用这种石材,从而忽略了本地的传统的固有石材。全球化为我国带来的益处有很多,但是对于城市景观而言,这样的物质材料交流只会打破传统的地域文化格局,使得本土的景观因为大肆运用外地材料从而失去当地文化特色。

(3)设计手法相近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国深造,学成而归后把国外学习的一些“先进”设计方法盲目的引用到国内的城市景观建设中。并夸大国内城市景观建设的弊病和不足,从而使“好的案例”被国内大多数城市、社区所引用,这种盲目的引入使国内的城市景观愈来愈趋近雷同化。国外任何一个好的城市景观案例一经获奖,国内城市就会大肆的照抄照搬,忽视了城市原本的地域特色,也严重的打破了城市的整体格局。这种情况逐渐导致了一个城市逐渐失去它往日独特的城市魅力,自身所具备原有的城市文化逐渐褪色。

所以,不管是城市景观风格、材料还是设计手法,都应尽量避免克隆。因为趋同化的景观没有故事,没有文化底蕴,没有人文感情,只是空有其表,很容易被历史所遗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景观设计使人的审美意识越来越现代化,所以打破景观设计趋同化,[4]打造现代化城市地域性景观也成了时代发展的要求。[5]

2.景观趋同化产生原因

(1)城市规划趋同化

国内很多城市都在努力树立自身形象,寻找城市定位,打造城市品牌。从宏观上看,我国近几年由于各方面发展过快,因此对地域文化的重视度不够深刻,过快的城市发展造成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品牌之间互相脱节等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很多人都对城市规划趋同化问题提出了深刻的质疑和批判。[6-7]例如我国的秭归(图1)和绥江(图2)两个城市,在现代化城市浪潮中把城市规划的非常相似,两个城市的总体规划在现代化的钢筋水泥下显得毫无违和感。如果国内再不进行宏观地域文化调控,将会对未来城市的发展模式造成根深蒂固的隐患。

(2)城市景观趋同化

由于房地产商和设计师的全球化,城市景观的植物搭配越来越单调,城市的公园、小区也逐渐相似化。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滨水景观设计中,曲折形式感的滨水景观被人们广泛认可后,设计浪潮便卷入了国内的滨水河道景观之中,南京汤山新城CBD滨水景观(图3)、银川艾伊河滨水景观公园(图4)、迁安三里河滨水景观(图5)都采用了这种设计格局。虽然这种景观设计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但城市河道也失去了城市原有的历史文化底蕴。人们在城市公园里休闲、娱乐的同时也逐渐离本土文化越来越远。

图1 秭归城市规划

图2 绥江城市规划

图3 汤山新城滨水景观

图4 艾伊河滨水景观

图5 三里河滨水景观

图6 北京银河SOHO

图7 鄂尔多斯博物馆

图8 哈尔滨文化中心

(3)城市建筑趋同化

外来文化的渗透给中国地域性历史建筑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许多大中城市热衷于一味地建设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从而提升城市综合档次,却忽略了城市原有的历史建筑形式,以至于国内许多城市的建筑逐渐趋同化。例如扎哈•哈迪德那行云流水的建筑形式被人们青睐之后,国内便大肆运用扎哈的建筑风格,如北京银河 SOHO(图6)、鄂尔多斯博物馆(图7)、哈尔滨文化中心(图8)等,都是采用扎哈流线型的建筑风格,对城市历史建筑风格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冲击。[8]

怎么才能够使城市景观不被现代化城市发展浪潮所吞噬?怎么才能在历史长河中保持青春不老?那就要充分发挥场所精神的作用。

二、场所精神与城市景观

1.城市场所精神

从某种意义上讲,场所精神是指一个人对一个地方的独特记忆,也可以解释为一个人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9]在中国,场所精神和人们所讲的“人杰地灵”有些不谋而合。[10]然而,场所精神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还具备内容性,其具象的表达为墙的质感、地面的材质、一排排房子的高低错落……这些场所特有的元素共同构成了“场所精神”这一整体性特质。[11]世界各个国家、地区都在用独特的景观文化元素来彰显本国历史和文化魅力。

而城市景观这一被创造的艺术作品,加深了人们对场所精神的认同。场所精神可以让人们认识到自己生来就属于这个地域。就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样,因为存在着地域文化和特有的生活习惯,人们在这一地域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这种意义就是场所精神带给现代化城市中居民的安全感和归属感。[12]

世界各地的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域性。由于每个地域都是一个生活圈,所以地域与地域之前没有存在连续性。每个地域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经过几百上千年的沉淀,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生活体系和生活习惯,因此也就形成了场所精神。

2.城市场所精神的作用

通过对场所精神相关理论的研究可以看出,场所精神是形成城市景观个性化和新颖度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打造现代化综合城市至关重要的因素。

(1)场所精神是形成城市个性的基本条件

一个城市有着其建筑、地理上的个性。但是只有它的场所精神才能够决定这个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历史名人、名事以及独特的民俗风情等都讲述着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13]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爱打造个性化城市。南京处在长三角三角洲之中,受到很重的世界文化浪潮的影响。南京的城市景观虽然在许多方面都在向上海学习,但是在城市设计和定位方面还是围绕着自己的历史文化和场所精神,使其可以成为长江三角洲中别具一格的现代化文化名城。

(2)场所精神直接影响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在如今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综合软实力已经成为评判一个城市好与坏的标准。所谓城市软实力,就是把城市的人民素质、社会凝聚力、文化感召力等综合起来进行分析。然而能够影响一个城市综合水平的还是它的场所精神。因为场所精神是城市特色化发展的直接推动力。[14]它可以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形象。如同北京,人们提到北京想到的不是它的建筑、功能,而是想到了它的“六朝古都”历史文化底蕴,想到故宫、天安门的场所精神。这就是北京在处在世界城市化浪潮中永不落败的场所精神。

三、场所精神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与发展

如今城市里的人们只在乎高楼大厦,很少有人在意那些处在夹缝中的传统文化。而那些逐渐被遗忘的,才正是这个城市所具有的时代价值和场所精神。那些传统的景观、建筑逐渐衍变成一个文化街区,一个商业体系或是一个精神坐标。最后逐渐成为一个片区人民的文化精神场所,成为一个城市的独特记忆。

1.文化性场所精神

文化性场所精神是指一个城市千百年来的文化沉淀带给城市人民的心理影响,如成都的蜀国文化,杭州的宋朝文化等等,都给当地人刻下了永恒的精神文化烙印。

明故宫是南京文化性场所精神的代表,明故宫不仅是明朝的经济政治中心,也是明朝的精神支柱。如今,明故宫虽然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一些宫殿遗址。但是在明故宫遗址上面所建的公园、建筑和街区无不透露着明朝文化精神。遗址公园里每天都会有许多当地居民的载歌载舞和聊天休憩(图9)。老人们在这片遗址上聊天、下棋;孩子们在这片遗址上面玩耍、嬉戏;学生在这片遗址上面阅读、学习,明故宫这个遗址已经成为了南京市民生活的一部分,明朝文化也逐渐成为了周边居民的一种文化精神。

图9 明故宫遗址公园

图10 甘熙故居商业街

2.建筑性场所精神

建筑性场所精神是指某种建筑形式代表了这片区域的风土民情,例如福建的土楼、陕西的窑洞、北京的四合院等等,对这个地区人民的居住习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甘熙故居是清朝年间甘熙的宅邸,是中国最大的私人民宅。[15]甘熙故居不属于徽派建筑,和苏式建筑也有所差异,而是属于南京特有的的江南景观建筑风格。是南京建筑性场所精神的代表。

当前,甘熙故居周边逐渐衍变成了一个甘氏文化商业圈,随着特色景点旅游的逐渐兴起,甘氏商业街中衍生出许多甘氏特色文化餐饮业、茶馆、昆曲书吧、咖啡馆等服务场所,现在已然成为一个甘氏商业体系(图 10)。

如今,现代化浪潮下的甘家大院使传统建筑现代化成为南京经济文化发展的助力,同时也成为南京秦淮河沿岸的一种经济文化符号,与“夫子庙”和“老门东”一同构成了一个青瓦白墙的传统建筑性场地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周边的南京居民。

3.景观性场所精神

景观性场所精神是指一个地区的特色文化景观,如日本的樱花、海南的椰树、西北的荒漠,都是一片地区孕育出来的独特风景。而南京的梧桐树也成为南京城市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线。

总统府是距离现在不到百年的精神文化产物,是民国的精神支柱,也是南京景观性场所精神的代表。总统府的景观风格为规则式对称风格,植物种植以规则式种植的法国梧桐树为主。高大的梧桐树几乎把道路围合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让人感觉其伟岸的身姿是见证了南京时代的变迁,让我们感受到了南京总统府带给我们的历史厚重感。[16]

如今的总统府已经不同于往日,它的历史、文化、经济、价值不仅体现在总统府的内部景观格局,而且还扩散到了整个长江路街区。民国时期的梧桐树已然成为了南京的市树,装饰着南京的大街小巷,成为了南京景观文化必不可少的元素。民国文化景观街区不仅是南京人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符号,也是外地人了解南京精神的一种方式,现已成为南京城的一张文化名片。

4.场所精神融入到城市景观中的方式与手法

场所精神在景观设计方面的表现手法各式各样,没有固定的方法、手段。[17]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寻求一些方法使场所精神能在景观设计中能够更好地体现。首先要对一个城市的地域文化进行深入的挖掘,提取出这个城市的地域文化符号,再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将场地精神融入到城市的总体规划之中。然而不能硬生生的照搬照抄传统地域文化,要把地域文化精神进行艺术化和现代化的衍变和再设计,使文化在不失其本质的情况下装裱着这个城市。

最具代表性的方法就是扩大场所精神的元素。即以主要的景观、建筑为精神堡垒,逐渐扩大形成一个精神文化场所。就像南京的甘熙故居文化商业街区,是以甘熙故居这一传统建筑作为精神堡垒,逐渐发展、衍变成为一片由甘氏建筑体系为主导的繁荣商业街区。

5.场所精神的传承——宁波博物馆

宁波博物馆是宁波场所精神集中性、代表性的体现,它将宁波的地域文化、传统元素和建造工艺进行高度的融合,成为宁波这个城市的精神坐标。

图11 宁波博物馆全景

宁波博物馆的外形象一个威严屹立的大山(图11),人们走在博物馆里面就好像走在大山之中(图12、13)。设计师把宁波博物馆有意地设计成山体,其一是为了说明宁波这个地域多山地和丘陵,解释了这片区域的历史特征。另一方面是说明宁波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山一般高的地位。不仅是建筑外形,而且设计师把博物馆建筑内部空间处理得宛若迷宫一般,以此来诠释山的概念。

为了更好地体现宁波这一江南水乡的地域特质,博物馆融入了高墙、深院、坡顶及小窗等江南水乡特有的元素(图14、15),这些无不彰显着宁波这个城市独特的地域魅力[18]。院落和天井都是宁波的传统民居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具有浓烈的生活情调,所以设计师把“院落”和“天井”完美的融入到博物馆建筑内部(图16)。

图12 宁波博物馆过道

图13 宁波博物馆楼梯

图14 江南水乡

图15 宁波博物馆细部

宁波博物馆外墙的建筑材料采用了宁波地域乡土建筑特有的“瓦爿墙”,还有青砖、黑砖、红砖等等。材料都是从宁波老城区拆迁留下来的明清旧物,设计师将这些零碎的拆迁废砖进行巧妙的搭配和结合,从而有机的结合成了如今“瓦爿墙”博物馆的外立面。博物馆在节省材料的同时,还能从这些废旧瓦片中找到老宁波的历史感,从而更加凸显博物馆收藏当地文化历史的功能。

图16 博物馆内部结构图

许多老一辈宁波人来宁波博物馆都不是为了看展览,而是看建筑。因为他们家世世代代住的老房子没有了,但是老房子的一砖一瓦都镶嵌在宁波博物馆的墙面之中。可以看出,宁波博物馆带给宁波人的是一种情怀,一种能够回忆、传承的情感,它已然成为了宁波老一辈人心中的精神堡垒。

就像宁波博物馆一样,把城市零散的历史记忆重新组成一个建筑,那么这个建筑将承载着这个城市的记忆,它不仅是一个建筑,还是整个宁波历史的缩影。景观设计能够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所精神融入进去,那么这样的景观环境才更具有生命力,[3]能够与时代共同发展,也能够在今后成为历史上浓墨淡彩的一笔。

不仅是宁波,每个城市的地域文化带给人们的场所精神都应该被发扬光大,并且有机地融入到城市景观中去。场所精神可以融入到公共空间的街景、奇观中,也可以融入到城市景观中的亭、台、楼、阁。就像杭州的南宋御街,不管杭州城市建设得多么豪华,多么现代化,南宋御街那古老的建筑、清澈的水渠和在此居住的杭州人口口相传的杭州民间故事,都衍变成了杭州市特有的场所精神,这种精神逐渐融入到杭州城市的各个角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几千年的历史流淌到了今天的繁华都市中。

四、结语

通过对宁波博物馆这一案例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炼出了场所精神对一个城市的影响意义深远。更让人们认识到,城市传统地域文化元素难以孤立的存在于现代化城市之中,场所精神需要依靠现代化设计融入到城市的各个角落,让城市中的人们在生活的点滴之中感受城市景观带给他们的场所精神。

相信在未来,全世界以及国内的各大城市中,趋同化问题逐渐被减弱,场所精神逐渐被突出,每个城市都将有着自己的风采。全球化与地域性、现代化与传统化的交融共生将是未来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在场所精神的影响下,不仅是景观设计,所有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全球化而不趋同化的发展方式都将成为未来专家学者研究的必然趋势。

猜你喜欢

场所宁波景观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一图读懂宁波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远离不良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