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系统性护理干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8-12-18吴晓玲杜拥军
杜 映, 吴晓玲, 杜拥军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1. 血管外科; 2. 泌尿外科, 江苏 扬州, 225001)
本研究探讨全程系统性护理干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本院血管外科质量控制(QC)小组收治的行置管溶栓或单纯抗凝治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28~74岁; 有长期吸烟史者26例,恶性肿瘤病史7例,近期下肢石膏手术史2例,近期卧床>3 d或4周内大手术史4例,口服避孕药7例; 既往有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病史29例,全身水肿及肥胖8例,瘫痪2例,下肢凹陷性水肿18例。对照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24~71岁; 有长期吸烟史者28例,恶性肿瘤病史8例,近期下肢石膏手术史2例,近期卧床>3 d或4周内大手术史4例,口服避孕药5例; 既往有DVT病史27例,全身水肿及肥胖5例,瘫痪1例,下肢凹陷性水肿19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纳入标准: ① 年龄18~75岁; ②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时间<14 d, 均经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或静脉造影明确诊断。排除标准: ① 年龄大于75岁; ② 知识缺乏,依从性差; ③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时间>14 d。
1.2 方法
1.2.1 建立护理小组: 血管外科QC护理小组由项目领导者指定专门资料收集人,登记相关原始资料,且随机分组,责任护士负责日常患者病情评估工作,指定护士负责出院后随访和健康指导工作,建立医患静脉血栓微信群,负责患者日常答疑工作,每月定期召开病友会。
1.2.2 健康教育路径表: 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实验组使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该临床健康教育路径表是根据临床护理经验结合查阅相关文献后制定[1]。按照该路径表总共实施1周,其教育内容包括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活动指导、饮食指导、药物指导、并发症的预防、心理干预以及护理等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措施。① 入院当天,介绍病区环境,正确评估患者,下肢抬高,禁止按摩及热敷患肢; ② 第1天,讲解急性期饮食、输液的护理注意要点; ③ 第2天,讲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知识; ④ 第3天,讲解饮食注意事项,少食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3]; ⑤ 第4天,讲解渐行活动的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 ⑥ 第5天,告知抗凝药物尿激酶的作用、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 ⑦ 第6天,讲解并发症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⑧ 第7天,告知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的好处; ⑨ 出院前1 d, 告知患者遵医嘱服用华法林,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4]。
1.2.3 患者健康知识掌握: 责任护士选择出院前1 d发放由科室QC小组和护士长共同拟定的《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知识掌握查检表》,主要内容包括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正确体位;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知识; 饮食的原则、方法和目的; 活动疗法的原则、方式及注意事项; 使用抗凝药物名称、服用方法剂量以及抗凝药过量引起出血的症状及危险; 如何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出院后复查凝血酶原时间和复诊时间。患者回答内容正确率≥90%为掌握。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舒适度、疾病不确定感和生活质量指标。① 舒适度: 采用模糊数字评分法, 10 分为非常舒适, 0分为非常不舒适。② 疾病不确定感: 采用Mishel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 共25个条目,得分在25~125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对疾病治愈率越不确定。③ 生活质量: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问卷表(GQOL-74)进行评定,得分0~100 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5]。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试验组患者采用全程系统性护理后,其舒适度显著提高,对疾病的不确定感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利用全程系统性护理将患者的护理工作按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护理程序来进行实施,使护理人员能更为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各项需求及现实问题,从而有效分析工作情况,制定严密的护理计划,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在实施护理计划时,一方面可以使患者能够了解护理的相关专业内容,提高其自我保健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另一方面,通过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事项,有效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促进与护理人员的配合[6]。
再次发生血栓是血栓治疗后的常见危险因素之一[7]。本研究结果显示,抗凝治疗时间小于6个月为预测血栓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抗凝治疗不足6个月的原因主要是患者的依从性差,服用华法林未能达到有效的抗凝指标[国际标准化比率(INR) 2~3]、间断服药,甚至自行停药[8],或因多种原因未能及时监测凝血功能,服药剂量不够准确。利伐沙班是德国拜耳公司研发的新一代口服抗活下游凝血途径,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以便达到抗凝作用[8]。同时,利伐沙班不具有抗血小板功能,出血风险更小,其治疗窗宽且不需要常规监测凝血功能,口服剂型更加便捷,患者出院后可继续服用[10-13], 缺点是费用太高。
一般在患者停止血管内溶栓治疗后就应该协助患者穿着医用弹力袜[14], 首次根据测量的下肢周径,选用合适的腿套型号,每日检查位置是否正确,松紧度是否合适,避免弹力袜皱褶处压伤皮肤。同时耐心倾听并重视患者的主诉,如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不适时,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特别是下床活动时,医用弹力袜具有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心脏功能,应告知医用弹力袜穿着和保养的方法。出院后告知患者避免长时间的行走及重体力劳动,活动时穿着弹力袜,要连续使用3个月以上,并经常锻炼使用脚尖走路,促使腓肠肌的收缩,促进深静脉血液回流,可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使红细胞聚集机制发生破坏,防止血栓再次形成[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