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芒耀具象油画中当代观念的表现

2018-12-17石娟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绘画风格

石娟

摘 要:着眼点在于当代著名油画家徐芒耀先生具象油画中存在的当代观念的表现,通过介绍具象油画在中国的发展概况,以尝试着对中国具象写实油画的发展过程及其因此而带来的影响作回顾、梳理和反思,从而得出有效的理论和方法。介绍具象油画与抽象油画和写实油画的不同之处,以中国具象油画其自身的发展特点,进一步来了解中国的具象油画中蕴含的当代绘画观念。当代著名油画家徐芒耀先生正是这样一位中国具象油画的典型代表。

关键词:具象油画;当代观念;绘画风格

一、中国具象绘画的发展概括

17世纪,米兰的传教士郎世宁在清朝的康熙皇帝的准许下来中国传教,并留居宫廷,任职宫廷画师。郎世宁历经了中国的三代王朝,从此西方的油画彻底传入了中国。西方的油画首先影响到的是明清的宫廷画家。少许宫廷画家成为传教士的学生,陆续接受了西方写实绘画中透视和立体画法的训练。以清代画家焦秉贞为例,康熙非常赏识其作品。其在山水、人物、界画等方面皆有很高的成就。《国朝院画录》称其“在人物、山水、楼观,参用海西法”。胡敬认为:“海西法善于绘影剖析分刌以量度阴阳向背斜正长短,就其影之所著而设色分浓淡明暗焉。故远视则人畜、花木、屋宇皆植立而形圆,以至照有天光蒸为云气穷深极远均粲布于寸縑尺楮之中。秉贞职守灵台深明测算会悟有得取西法而变通之,圣祖之奖其丹青正以数理也。”此处胡敬所述的“海西法”正是阐述西方绘画方法,主要包括形体、明暗、色彩及透视的方法。康熙称赞其将科学的方法融入绘画之中,取西法而变通之。中西文化融合,正是最初中国当代具象绘画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

到19世纪40年代,天主教传教士在传教的同时教授绘画,无意间便诞生了中国最早的西方美术学校,自此便有学生开始系统学习西方绘画。至1905年,留日画家李叔同受日本印象派画法影响,那时便意识到了面对实物绘画的重要性。同时也开始注重科学客观的观察方法的培养。

新文化运动,带来了西学东渐的风潮,油画也随之出现了繁荣的景象。20世纪初,一批艺术家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学习绘画。留学归国后,建立了具有系统性的西式美术学校。1918年在蔡元培的倡导下成立了北京美术学校,设置了绘画科和图案科,第一任校长由留日的郑锦担任。其中在绘画中设置了油画教学。1926年,由教育部聘任留法的林风眠为校长,法国教授克罗担任西画系主任,教授素描与油画。在西画取向上倾向于法国和欧洲的写实油画。此时具象油画的教学体系已初步形成。

在建國之初,由于政治原因,前苏联与中国交好,中国的大批留学生前往前苏联学习绘画。至1955年,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克西莫夫前往中国,在中央美术学院开设油画训练班,在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江丰的协助下,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如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靳尚谊先生就结业于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正是这样的两个方向,将油画以及西方绘画的教育体系,彻底引入了中国。在“文革”至改革开放期间,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油画家,这批油画家走过了“文革”,经历了改革开放,也见识过外面的世界。因此在绘画艺术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如徐芒耀、忻东旺、庞茂坤等。之后就是我们的当代艺术家们,其中比较出色的有于明、来源、李煜明等。

二、具象油画与写实和抽象绘画关系

具象油画是介于传统写实绘画和当代抽象绘画之间的绘画形式,较之于传统的写实绘画,当代的具象绘画更倾向于“呈现”,强调艺术家观念的植入以及艺术主体的创造性。而传统的写实绘画往往以“再现”的形式表现画面内容。相对于抽象绘画,其在视觉联系上保持了自然、形象的一致性。具象绘画的创作源泉来自于自然对象,在其作品的形象方面保持了一定的可视性。以此来承袭写实绘画上的精髓和奥秘,也就是说写实绘画是在以事实和想象为依据的基础之上建立其与观众的联系。具象绘画不再局限于三度幻觉空间,与传统的写实绘画相比较,它可以在二维空间中实现多重组合,自由变化,技法、风格方面实现多样化,从而在主体内心情感的表达以及在主体观念上获得更大的空间。与抽象绘画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保留了现象学方面的意象呈现,为的是使艺术家在创造性的想象力方面有更加充足的空间。将画家对于物象的理解和体会通过媒介及各种技法的综合运用呈现于观众,是其不同于传统绘画在艺术作品中的“真实写照”。直面作品和形象,以此获得独特的个人审美体验。因此,具象油画可囊括更多的绘画题材,如:表现性、象征性、叙事性等不再局限与媒介、形象、空间上的变化。

因此,具象油画不同于其他绘画的核心概念即是形象。不再是像传统的写实绘画那样单一地再现对象,也包含了艺术家的想象和其所创造出来的可视形象。与此同时,艺术家除了利用通常的可视之物,更应该从人类文化现象中吸取可视形象对其进行加工创造,或是重新组合,以此促成了具象油画的当代性与长期发展的可能性。

中国当代油画的新具象发展,新具像是在传统具象的基础上,对传统具象的继承和发展。在情感方面从集体情感和意识形态的表达回归到个人自我境遇和艺术形态时期的个人情感表达。相对于抽象绘画着重强调画面形象的回归,对于传统的具象绘画则更注重风格上的多样化表现。艺术家更加注重通过具体的视觉形象传达精神方面的追求。新具像油画既反对现代艺术的极端化的表现,又积极从现代艺术和传统的西方写实绘画中吸取营养,将其融入自己的艺术创作,从而使艺术的形式、题材、材料等方面更加丰富,在情感的传达上更加具有表现力。

三、当代著名油画家徐芒耀的选择和追求

徐芒耀独特风格的形成,跟他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徐芒耀出生在40年代,在他幼年时期连环画正当流行,连环画的学习为其打下了良好的造型基础。少年时期照相机的兴起、图像技术的应用,为其在素描上的提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80年代油画在中国的繁荣,使其得以认识并学习了油画。恰逢此时中国美术学院第一届研究生招生,徐芒耀报名参加了考试,最终以素描第一名的的成绩考入了中国美术学院,因为他的勤奋努力,绘画成绩越来越突出。1984年,他来到了法国巴黎国家高等美术学院,进入皮埃尔·伽龙教授的工作室学习。在中国美术学院学习期间,师从的王德威是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毕业的学生,全山石也是留苏归来的,因此在绘画思想和教学体系上徐芒耀接受的都是苏联式的绘画教育。当他初到法国在审视法国的现代艺术时便是带着这种苏联的绘画思维去理解这些艺术作品,显然,这使他有些茫然失措。伽龙教授是一位博学的具象画家,非常崇尚马格里特的绘画,在绘画技法上运用的是中世纪传统的绘画技法,在绘画内容上追求的则是怪诞和神秘感。徐芒耀在他的影响下开始关注西方现代写实绘画。

受到法国现代艺术的影响,他认为绘画技法只是绘画的一个方面,最重要的还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于是他开始思考怎样在写实的基础上加入现代的观念。回国后便创作了依靠超现实语言来表达思想观念的“我的梦”系列。作品中他把梦境表现得具象真实,画中的他破墙而出,头部和四肢都已破出墙面,躯干还被隐没在墙体中。在具象写实的绘画语言中构建起了荒诞的超现实梦境。作品一展出便震撼了整个油画界,超出了人们对于油画的理解,也给国内的写实油画帶来了新的希望。随后又创造了“缝合”系列“雕塑工作室”系列来展现他的这种思考。在画了这一系列的作品后他觉得自己是在原地踏步,于是在1993年再次来到法国。在与法国艺术家交流的过程中他感知到这样一个信息,那便是在艺术史上,当新理论产生并与视觉方式上的突破达成共识时,就会爆发美术史上的革命巨变,与此同时也将推动和促进绘画的变革和发展。回国后他便又从视觉的角度出发,创作了“双影绘画”。即把眼睛看到的双影的视觉效果融入到画面当中,再依靠大脑来协调这种画面效果。造成前后两个形的视觉效果,这也是照相技术无法比拟的。“双影绘画”的产生是徐芒耀绘画上的又一次革新,也是中国具象油画的又一次创新。2007年-2010年完成了重大历史画《新四军车桥战役》的创作,至今一直秉承着油画写实绘画的追求,不断在写实绘画的道路上再创新高。

四、徐芒耀艺术作品分析

徐芒耀先生在绘画观念上是当代的,在表现手法却是往往以具象的形式表现,这些都体现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如他的“我的梦”系列“缝合系列”“雕塑工作室系列”都是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荒诞离奇的故事。

“雕塑工作室系列”是继“我的梦”系列和“缝合系列”之后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在表现手法上仍然是以具象表现为主,手法细腻写实,刻画深入。创作思想上主要表现错位。在《开模》中雕塑家将其头部与被雕塑的雕像头部换位,雕塑家头部是模具的脑袋,而模具头部是细腻逼真的雕塑家的脑袋,这种雕塑家与模具的头部错位意在表现开模瞬间的离奇荒诞感。《上色》中雕塑家将自己的头部放入石膏上面进行上色,色到之处尽显逼真生动的效果,在雕塑家背后斑驳的石膏上长着一双真人的腿,使人观看到后揣摩许久。充满了离奇的神秘感。这一系列创作结束后,徐芒耀开始不满足于编造这种荒诞故事,于是在1991年他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再次来到巴黎。法国对于徐芒耀来说意义深远,中西方绘画的交流是形成徐芒耀独特绘画风格的重要条件。至今他到法国交流学习共11次,也促成了徐芒耀风格的形成,“视焦距变位系列”作品便是他从视觉出发进行的新探索。在这一系列作品中他所表现的人物皆是双影的头,手或是脚,建筑物等在统一画面中具象抽象并存,有虚有实。在思想观念上主要表现“看”。这种视觉效果。不同的人,不同的位移,所观察到的视觉效果是截然不同。

在2007年响应国家号召而创作的大型历史画《新四军车桥战役》,是还原1944年由粟裕和叶飞两位将军所指挥的车桥战役的历史事件。在素材的准备上,他特意跑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可爱的中国》拍摄基地拍摄了大量真实描绘战争场面的创作资料。为了能够表现车桥战役的准确性,他还翻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亲自到当时的战争遗迹及博物馆参观。他认为历史画的创作必须还原到一个亲民的状态。为此,他又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借了新四军的军装、装备和道具过来,其中有新四军亲自用过的一杆枪。他亲自体验,体验过后,枪的沉重感使他能够很好地在画面中体现份量感。他追求达到19世纪学院大师那样的境界,但不强调其政治寓意。他特地在创作前去莫斯科、彼得堡观看了许多俄罗斯的历史画。当一切准备就绪,才开始了他的创作。在画面的组织上尽量避免刻意摆设的僵硬,处心积虑让战士的神态鲜活,在动作的设置上达到最大的表现力。将其定格在硝烟弥漫的一瞬间。最终历时三年终于完成了这幅历史画的创作。此历史画中徐芒耀以具象写实的手法再现了车桥战役战争的场面。这也是他自己在历史画领域的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中国书画全书编撰委员会.中国书画全书(第十一册)[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743.

[2]郎绍君,水天中.20世纪中国美术文选(上卷)[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3.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绘画风格
感知陈淑霞绘画意境之美
从《黄庭经图》看梁楷画风的转变
莫兰迪绘画风格形成原因分析
浅议黑土画派的绘画风格
八大山人绘画风格浅析
浅析梁楷的绘画风格及成因
浅析刘小东绘画风格的当代意味
潘玉良油画的艺术特点
晚清艺术市场中的任伯年
论龚贤山水画独特气韵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