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绘画风格浅析
2017-04-13战仕彩
战仕彩
摘 要: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是继陈淳、徐渭之后崛起的再一座文人大写意花鸟画高峰。八大山人的绘画魅力在于其艺术风格的独树一帜,而这特殊的绘画风格和艺术魅力,是因其处于明清之际天崩地塌的改朝换代之时的撕心裂肺之痛,狂奔于笔墨而耸起的新一座奇峰。八大的特点:是在失去家国的彻底绝望里,狂而不是贵胄气质,独出极精粹极理性笔墨主观而凝练。
关键词:八大山人;绘画风格;风格成因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9-0051-01
一、生平简介
八大山人(1626—1705年),姓朱名耷,号彭祖(“八大山人”这个名号,是朱耷五十七岁时起,经历了事儿整天大哭不止时而大笑的狂颠病之后始用的),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江西宁王朱权的九世孙。生于江西南昌。八岁能诗,十一岁能书画,十六岁中科举为诸生,袭封为辅国中尉。正踌躇满志,抖羽振飞之时,却在十九岁(1644年)时遭遇家国覆灭的灭顶之灾,明王朝死,清王朝生,刹时轰倒百年靠山,如晴天霹雳力斩黄金梦。美好的仕途前景不复存在。作为明宗室的八大山人,更无法幸免于满清政权对朱明的残存的残酷追杀。为逃兵祸,八大山人不得已隐姓埋名于村野。从其“栖隐奉新中,一切尘事冥”诗中,看得出他当时的心灰意冷。然而,祸不单行,在其后短短几年里,八大山人的父亲,妻子先后离世,他遭受国破家亡的折磨,精神遭遇巨大震撼,痛苦不可自控。加之当时清朝实施剃头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为逃避清廷的迫害,同时也保持自尊,八大山人选择遁入空门。入僧后,在进贤灯社,师从颖学弘敏禅师,从此托身于佛门,寄情于绘画。
二、八大山人绘画风格成因
八大山人继承文人画传统,将前人的绘画精髓运用到自己的画作中,借古开今,不断改变和创新。八大山人映出的笔墨,通过诙谐怪诞的造型,有清纯透脱的格调。其特点,一是水墨纯净滋润,二是用笔酣畅简练。
(一)绘画初期
八大山人从小就刻苦钻研探究古人的精品真迹,他对前人画作的模仿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境界。八大山人善于集众家之所长,主要学习沈周、陈淳、徐渭等人的画风画法,他尤其喜爱徐渭的大写意,由于八大山人所遭变故与徐渭有相似之处,也就更加使其能够理解徐渭的画风,这正是八大山人的绘画风格与徐渭有相似之处而又不同于徐渭的原因。
明末社会动荡,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八大山人面对国家的灭亡,父亲的离世,以及雄心壮志的报复化为泡影,此时此刻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更可怕的是他这个明宗室后裔随时都有被杀的危险。面对清廷的高压政策,八大山人无能为力,隐姓埋名,削发为僧。八大山人为僧时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佛家精神,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中的绘画形式与风格都还处于学习前人的初级阶段之中,但是以其在佛门中稳定的生活,所以让他能够有充足的时间精细的观察和临摹前人优秀的画作,从其中累积经验和作画技巧,在这一时期的作品虽是造型结构简单,整体缺乏大气,但确实体现出八大山人对水墨纯净滋润的追求的初显期。八大山人从出家到还俗,此时对已故的明朝还心存希望,但为了逃避迫害又做道士。由于心中希冀无法得以实现,使得心中无比苦闷。
(二)绘画成熟期
弘敏大師圆寂使得八大山人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与寂寞,心灵顿时失去了强大的支柱。他开始内心产生焦虑。长期精神紧张和无法克制内心危机感的情绪,使八大山人产生了狂疾。在饱受了世态的种种折磨之后,八大山人开始了对人生的重新思考。在其发狂疾还俗之后的花鸟画,心像更纯粹并越来越在含蓄、中和、温润的笔致中显出独到的风格。例如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作的《鱼鸭图》卷中的画鱼,就是心像已经完全成熟的作品。此鱼之怪,是身体粗壮、嘴巴宽阔、尾巴细长而眼睛小,鱼鳍短。此鱼笔墨之美,实用小笔从浓墨到淡墨一气呵成地画出了从鱼头中间到脊背及至两边的前后、体积关系,并且笔墨与笔墨之间的浓淡关系,于笔笔见笔中既分明有序又浑然一体而滋润。造型怪诞离奇正是抒发了自己的痛苦与愤懑。
(三)绘画凝练期
八大山人绘画最自由的时期当属其晚年时期,因其晚年生活非常自在,自由作画,画风开始走向进一步成熟期。笔墨构图日渐简化,他把心中的有事转化成无事,能在怎么也不脱冷峻萧瑟的格调里幽默生趣。对于这一点,邵长蘅《八大山人传》云:“山人胸次汩浡郁结,别有不能自解之故,如巨石窒泉,如湿絮之遏火,无可如何,乃忽狂忽暗,隐约玩世”。但总体出强烈的孤独感,每幅作品中都散发着八大山人对孤独的阐述,强烈的孤独意识使八大山人有着不一样的绘画风格,即妙在于“孤”上。
三、结语
八大山人笔墨的意义,是树立了含蓄,中和,温润的笔墨经典,互补了明代花鸟画水墨大写意的徐渭恣肆狂态的用笔。他正是在这特定时代中酿就的胸中实有,纵然涉世而感受自然,构思奇特而意出清怪,语言简练而口吻平和,笔墨清润而气质虚和,不乏佛禅智慧的绘事所用。这也被石涛八大《水仙图》道出:“金枝玉叶老遗民,笔墨精研迥出尘。兴到写花如戏影,眼空兜率是前身。”
参考文献:
[1]八大山人全集(一)[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0.
[2]胡光华.八大山人[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