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联合MSCT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2018-12-14张丽萍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7期
关键词:核磁共振多层螺旋CT

张丽萍

摘要 目的:探讨NIRI联合MSCT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收治疑似IHPCC患者74例,均行MSCT、MRI检查。结果:MSCT联合MRI诊断IHPCC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MSCT、MRI单独诊断(P<0.05)。结论:MSCT联合MRI诊断IHPCC,可提高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减少误诊。

关键词 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核磁共振;多层螺旋CT

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是一种肝内原发癌,起源于肝内末梢胆管或小胆管,占肝内原发癌的3.25%[1]。IHPCC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且缺乏特异性表现,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至中晚期,错过手术时机,影响患者预后。因此,早期准确诊断IHPCC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MSCT与MRI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故本研究选取IHPCC患者74例,行MSCT、MRI检查,探究二者联合诊断IHPCC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疑似IHPCC患者74例,男39例,女35例:年龄49~78岁,平均(63.46±6.82)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1.64±0.57)年。临床表现为肝区不适、畏寒、发热、食欲缺乏、乏力、消瘦、间歇性巩膜黄染等。实验室检查:癌胚抗原阳性16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4例,血清甲胎蛋白升高9例。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方法:①MSCT检查: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ight Speed 16排螺旋CT扫描仪,进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扫描范围自膈顶到肝叶下缘,参数:管电压120kVp,管电流150mAs ,螺距1mm,矩阵512×512,层厚5mm,层距5mm;动态增强扫描:肘静脉团注法高压注射60%优维显80mL,注射速率 3mL/s,于26~39s、71~74s、3~4min时行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扫描。②MRI检查:采用荷兰飞利浦公司生产的Achieva 1.5T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扫描范围自膈顶到肝叶下缘,常规T1WI序列、T2WI序列,扫描18~23秒,层厚7mm,层距2mm,动态增强扫描:经肘静脉团注法高压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0.1mmol/kg,注射速率2.0mL/s,于21~28s、 66~73s、3~4min时行多期扫描。

观察指标:①统计MSCT、MRI单独及联合诊断IHPCC的结果。②对比MSCT、MRI单独及联合诊断IHPCC的诊断价值。

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MSCT、MRI单独及联合检查IHPCC的结果:74例疑似IHPCC患者经病理证实62例为IHPCC。MSCT、MRI单独及联合检查IHPCC的结果,见表1。

MSCT、MRI单独及联合诊断IHPCC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MSCT联合MRI诊断IHPCC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MSCT、MRI单独诊断(P<0.05);MSCT联合MRI诊断IHPCC的特异度与MSCT、MRI单独诊断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1HPCC具体病因不明,可能与慢性胆管炎、寄生虫感染、遗传因素、胆石症、化学致癌物、酒精性肝病、胆源性肝硬化等有关[2]。依据肿瘤生长方式可将IHPCC分为肿块型、腔内型、浸润狭窄型。IHPCC为少见型肿瘤,诊断方法相对不成熟,需寻找能准确诊断IHPCC的方法。随着CT技术迅速发展,MSCT诊断准确性逐渐提高,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也不断增多。MSCT可对病灶进行快速大范围薄层扫描,并可进行多平面重建,清晰显示病灶血供及灌注特点,确定IHPCC病理学特征。因肝脏与胃、十二指肠等呈斜面相交,单纯轴位图像无法准确判断病灶与周围组织关系[3-4]。本研究显示,MSCT诊断IHPCC敏感度74.19%,診断准确度77.03%,表明MSCT诊断IHPCC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但诊断准确性有待提升。MRI可通过平扫及增强扫描获取病灶多方位影像,并从任意平面重建病灶图像,清晰显示病灶大小、形态、与周围组织关系,发现微小病变[5]。因肿瘤周围血供较丰富,增强扫描肿瘤周边有环行强化,而中心可无强化。本研究显示,MSCT联合MRI诊断IHPCC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MSCT、MRI单独诊断(P<0.05),可见,MSCT联合MRI诊断IHPCC,可提高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减少误诊。

综上所述,MSCT联合MRI诊断IHPCC,可提高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减少误诊,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调整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胡中华,周科峰,孔晓健,等.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MRI表现[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10):86-88.

[2]陈义林,罗永荣,朱红霞,等.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20例CT诊断分析[J].肿瘤学杂志,2017,23(4):341-344.

[3]叶红.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J].海南医学,2015,26(19):2871-2874.

[4]王柏平,陈鹤.分析探讨多排螺旋CT对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4):2009-2011.

[5]王永康,朱斌,牛磊,等.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MSCT和MRI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7,33(4),639-641.

猜你喜欢

核磁共振多层螺旋CT
DSP在磁共振数据接收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探讨X线腹部立位平片、多层螺旋CT在上消化道穿孔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CT及多层螺旋CT在支气管扩张症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超声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螺旋CT与核磁共振在肝脏囊性占位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