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评价
2018-12-13李佳
李 佳
(凌源市中医院门诊部,辽宁 凌源 122500)
消化性溃疡属于临床多发病,是发生于胃与十二指肠的一种慢性溃疡,也会发生于胃空肠吻合口、食管下段等。发生原因与胃酸及胃蛋酶的消化作用有关,其中幽门螺旋杆菌是引发消化性溃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1]。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为主要治疗措施,促使炎症消失、溃疡尽快愈合,进一步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在临床治疗中,多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含铋剂四联疗法应用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型消化性溃疡治疗中,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评价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型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88例本院自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型消化性溃疡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型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3],并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4)与实验组(n=44)。对照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33~75岁,平均年龄(54.0±10.3)岁,病程1.5~5.5年,平均病程(3.5±1.3)年,其中胃溃疡25例、十二指肠溃疡19例,体质量45.8~60.8 kg,平均体质量(52.2±5.4)kg;实验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55.1±11.2)岁,病程1.7~5.6年,平均病程(3.7±1.5)年,其中胃溃疡24例、十二指肠溃疡20例,体质量44.9~61.2 kg,平均体质量(53.4±6.5)kg。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体质量、基本类型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并全程参与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应有三联疗法治疗,即给予患者阿莫西林(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3994)、奥美拉唑(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430)、克拉霉素(江西汇仁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513)治疗,阿莫西林口服,每天2次,每次1 000 mg;奥美拉唑口服,每天2次,每次20 mg;克拉霉素口服,每天2次,每次500 mg。患者连续用药一个疗程后,停用抗生素,维持奥美拉唑治疗,每天2次,每次20 mg。实验组患者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即给予患者阿莫西林(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3994)、奥美拉唑(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430)、呋喃唑酮(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3937)、枸橼酸铋钾(威特(湖南)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864)治疗,其中1 000 mg同阿莫西林与1 000 mg呋喃唑酮于餐后服用,20 mg奥美拉唑同220 mg枸橼酸铋钾与餐前半小时服用,均为每天2次。两组患者均治疗一个疗程(4周),观察临床指标。
1.3 分析指标 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评分、炎性因子水平(NO、IL-10、IL-17)、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评价标准: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溃疡面恢复,14C-UBT呈阴性为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偶有喛气,溃疡面恢复1/2为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14C-UBT较治疗前无变化,患者病情甚至在加重为无效[4]。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临床症状包括胃肠道反应、反酸、腹胀、上腹痛等,根据中药新药指导原则[5],将其分为四个等级,即0分为无症状,1分症状为轻度,2分症状为中度,3分症状为重度。采集患者空腹血5 ml,将其进行离心处理,2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将血清分离并提取出来,置于-200℃冰箱内保存待检,应用ELISA法检查血清炎性因子水平[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实验组显效31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97.7%(43/44);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84.1%(37/44),组间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χ2=4.950,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实验组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n=44)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n=44)
?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仅出现胃肠道反应1例,并发症发生率2.3%(1/44);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反应7例、皮疹2例、腹胀4例,并发症发生率29.5%(13/44),组间对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2.232,P<0.05)。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而引起的,尤其是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属于引发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8]。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会导致消化性溃疡患者病性迁延不愈,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在临床治疗中,主要以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为治疗目的。在临床治疗中,多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远期治疗效果仍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临床实践表明,含铋剂四联疗法应用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型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对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其中铋剂属在酸性环境下处于胶体状,其可抑制胃酸与胃蛋白酶的自身消失,同时其还可将幽门螺旋杆菌体包裹,对其代谢产生影响,达到抗菌的目的[9]。奥美拉唑可穿透胃黏液层与幽门螺旋杆菌表面的尿毒枰结合,提高抑酸效果,且药效较持久,可快速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促使溃疡快速愈合;阿莫西林可抑制细菌的合成,实现清除幽门螺旋杆菌的目的;呋喃唑酮耐药性较小,会对敏感细菌产生影响,促使胃肠道病原菌失活,同时抑制单腔氧化酶,提高胃黏膜的活性,进一步提高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10]。将以上药物联合治疗后,具有较高的协同作用,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显示: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97.7%、对照组84.1%(P<0.05)。
综上所述,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型消化性溃疡,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