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葡萄糖与0.45%氯化钠低渗液体治疗心衰合并高钠血症的疗效比较

2018-12-13苑雯雯董玉梅宋莉莉

当代医学 2018年33期
关键词:高钠血症血钠体征

韩 静,梁 磊,苑雯雯,董玉梅,宋莉莉

(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山东 青岛 266034)

高钠血症(hypernatremia)是指血钠浓度>145 mmol/L,均伴有血浆渗透压的升高。心衰患者因应用大剂量利尿剂,常出现高钠血症。当患者体内血钠水平出现异常,机体水钠代谢功能随之出现紊乱,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病死率高达70%以上[1-2]。本研究收集27例患者,比较输注5%葡萄糖及0.45%氯化钠低渗液纠正高钠血症的疗效,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本院心脏重症监护室病房(ICU)27例患者的资料,心功能均为Ⅲ~Ⅳ级(NYHA分级)。男17例,女10例,年龄17~84岁,平均年龄(52.7±2.7年)岁。原发病:缺血性心肌病15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高血压心脏病3例,室间隔缺损1例,心肌炎1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5%葡萄糖组13例(A组),0.45%氯化钠组14例(B组)。所有患者均符合高钠血症诊断标准,排除神经系统障碍,排除肝肾障碍,排除严重免疫,内分泌系统障碍导致的高钠血症。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静脉利尿剂用量,肾小球率过滤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血钠水平 1天内2次连续测定静脉血钠浓度高于145 mmol/L诊断为高钠血症,本研究患者治疗前起始血钠浓度154~209 mmol/L,平均血钠浓度为(167.3±8.6)mmol/L。

1.3 治疗方法 入院当日急查患者静脉血Na+,血肌酐(BUN)水平,及NT-proBNP水平,计算肾小球率过滤(GFR)[4]。所有入选患者严格观察生命体征,均给予一般支持治疗,进行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中心静脉压监测。记录好一般资料,嘱患者饮用纯净水,每日液体总入量均控制于2 000 ml以下。采用自动生化仪器测定血清钠浓度每天2~3次,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对利尿剂用量,每日液体总入量全面记录。治疗3 d后,检测尿素氮(BUN)等肾功能检查指标,计算肾小球率过滤(GFR),检测K+等电解质,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EF)等心功能指标。每天给予A组患者0.5%葡萄糖+普通胰岛素(6U)750 ml[4];每天给予B组患者0.45%氯化钠低渗液体750 ml。治疗3 d后对患者血钠,NT-proBNP,EF值,中心静脉压等进行数据收集及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8.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生命体征的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开始前,一般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3 d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中心静脉压(CVP)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一般生命体征变化Table1 Changes of vital signs

2.2 两组患者血液检查及心脏彩超检查结果的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检查结果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统计Na+,NT-pro BNP等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Bun,肾小球率过滤(GFR)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述指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辅助检查结果对比Table2 Comparison of examination

2.3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事件情况 治疗3 d后,两组患者心衰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心功能分级亦有明显好转。治疗第5天时,A组有一名患者因突发恶性心律失常死亡;第8天时,B组有1名患者因严重肺部感染并发呼吸衰竭死亡。其余患者均症状改善,顺利出院。平均住院天数,A组患者(10.46±3.27)天;B组患者(10.32±2.5)天。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多种结构性心脏病的终末期的综合表现,高钠血症是心力衰竭患者利尿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其致死率极高[3-4]。纠正高钠血症为改善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减轻容量负荷,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手段[5]。虽然目前CRRT(连续肾脏替代疗法)为降低血纳水平及减轻容量负荷的重要手段[6],但是其昂贵的费用,使许多家庭望而却步。低渗液体疗法经济实惠,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生化指标均得到良好的改善,不失为治疗心衰患者电解质失衡及改善症状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但是与CRRT疗法相比,低渗液组仅能纠正患者电解质紊乱,而无清除炎症介质及补充体内所缺乏的碱基等进一步改善机体内环境的作用[7-8]。本研究结果显示,经低渗液体治疗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生化指标均得到改善,且改善程度相当(P<0.05)。因此,低渗液体治疗心衰合并高钠血症,可明显调节水电解质紊乱,改善心衰患者的的血流动力学,改善心脏功能及心衰症状。低渗液体治疗心衰合并高钠血症的疗效显著。为患者提供了一种经济实惠的选择。

猜你喜欢

高钠血症血钠体征
自发性脑出血发病后血钠水平对30 d内死亡率的影响
血钠波动值在预警院内死亡中的价值
肝硬化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特利加压素治疗后低钠血症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内分泌科病房内高钠血症患者的临床分析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不同血钠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ICU内高钠血症的发病成因及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高钠血症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影响研究
ICU内高钠血症病因及治疗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