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节腔和静脉联合应用氨甲环酸对人工膝关节手术疗效及出血量的影响研究

2018-12-13余晓武

当代医学 2018年33期
关键词:氨甲环酸骨关节炎状况

余晓武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人民医院骨科,湖北 黄冈 435300)

随着老龄人口的递增,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膝骨关节炎治疗方法,也是临床上比较标准化的手术治疗模式,通过该手术治疗能够较好地改善骨关节炎终末期患者的关节疼痛等不良症状,促进患者的肢体能力功能恢复[1-2]。但是人工膝关节手术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如患者在围手术期其血液丢失量比较严重,其术后平均出血量可高达800~2 500 ml。为了有效纠正贫血,需要对患者进行输血治疗,而输血治疗可引发相关性的疾病,导致治疗风险加大,最终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导致手术治疗的整体疗效大大降低[3]。作为人工合成的赖氨酸衍生物,氨甲环酸在对纤维蛋白降解等方面有较好的抑制和阻碍作用,能够起到较好的止血效果[4]。相关研究表明,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过程中应用氨甲环酸能够较好地降低围术期出血量,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就氨甲环酸在人工膝关节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作以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本院收治的76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2016年6月~2017年6月入院)按数字法进行分组:参考组与实验组,各38例。参考组女17例,男21例;年龄54~83岁,平均年龄(64.52±2.21)岁;其中,11例患者创伤关节炎,13例骨关节炎,10例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其他类型患者。实验组女18例,男20例;年龄55~83岁,平均年龄(64.62±2.23)岁;其中,11例患者创伤关节炎,14例骨关节炎,9例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其他类型患者。纳入标准:患者无心肺肝肾功能障碍;确诊为单侧膝关节退变性骨关节炎;入院信息完整。排除标准:低分子肝素、氨甲环酸禁忌证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贫血患者;血液疾病史患者。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参考组:对患者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首先,对患者进行全麻处理,而后常规消毒,切口选择膝前正中,入路选取为髌旁内侧,后交叉韧带替代型骨水泥固定假体选择。所有患者的手术均于2 h内完成。气囊止血带应用于手术前,52 kPa压力设置;手术操作结束后引流管常规放置,对切口进行缝合处理,包扎过程中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操作完成后松开止血带。手术完成后经由引流管对患者的关节腔注入0.9%50 ml氯化钠注射液。实验组:在参考组手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氨甲环酸进行治疗,关节腔和静脉联合应用。对患者实施麻醉后,切片前10 min氨甲环酸(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00507H328)以10 mg/kg标准静脉输入,剂量控制在1.0 g以内。而后对关节囊进行缝合后,对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1.0 g+氯化钠注射液0.9%50 ml。

术后处理:手术后,两组患者均未给予自体血回输装置,待引流管夹闭后负压吸引2 h,对患者每天的引流量进行密切观察和记录,每天引流低于50 ml时引流管拔除处理;术后同时给予患者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并给予患者防血栓等对症治疗;术后根据患者的病情恢复状况,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以及总引流量和失血量状况,同时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 参考组的凝血功能状况与实验组比较,其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s)Table1 Thecoagulationfunctionofthetwogroupswascompareds)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s)Table1 Thecoagulationfunctionofthetwogroupswascompareds)

?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总引流量和失血量状况 参考组的总引流量和失血量状况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总引流量和失血量状况s)Table2 The total drainage volume and blood los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总引流量和失血量状况s)Table2 The total drainage volume and blood los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 参考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89%,低于实验组的5.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n(%)]Table3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当前比较常见的骨科疾病治疗方法,该手术治疗方式具有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需要对其进行截骨处理,而后将假体安放置入其中,由于手术处理过程中其截骨面在松止血带之后可出现渗血情况,且渗血大量,继而造成患者失血严重,最终影响了患者的术后恢复[4]。术后夹闭引流管、患肢根部绑止血带、自体血回输装置等是临床骨科上比较常规的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术后贫血的方法,但是止血带的应用可造成患肢缺氧、缺血,而将止血带松开时又可激活血管内的蛋白溶解酶原,导致患肢静脉的突发性扩张,继而大大增加了患肢的出血量[5]。自体血回输装置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减轻异体血源紧张状况,但是自体血回输的经济费用比较大,且容易导致输血质量降低[6]。作为临床常见的赖氨酸类似物,氨甲环酸可以对纤溶酶于纤维蛋白的相互作用产生抑制作用,继而有效阻断纤维蛋白的降解过程,最终实现止血的目的[7]。临床研究表明,氨甲环酸应用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其不良反应少、抗纤溶反应高,能够大大降低患者围手术期的失血量,并有效规避静脉血栓风险事故的发生[8]。

本研究中,实验组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氨甲环酸进行治疗,患者治疗后的凝血功能状况与参考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较为良好;而实验组的总引流量和失血量状况明显低于参考组,充分说明了氨甲环酸在人工膝关节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优势。在并发症方面,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例数均比较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组的深静脉血栓、肺栓塞以及伤口浅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表明氨甲环酸的安全性比较良好。综上,关节腔和静脉联合使用氨甲环酸能够有效提高人工膝关节手术的临床疗效,并有效降低出血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氨甲环酸骨关节炎状况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膝骨关节炎如何防护?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认识一下云南白药牙膏中的『氨甲环酸』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氨甲环酸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给药方式比较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氨甲环酸用于脊柱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
原发性膝骨关节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