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法复位配合中医分期辨证治疗43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分析

2018-12-12黄彰彩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25期
关键词:手法复位

黄彰彩

【摘要】 目的:研究手法复位配合中医分期辨证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86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接受闭合复位外固定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43例)、手法复位配合中医分期辨证治疗(观察组,43例),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功能恢复、活动范围、解剖复位等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配合中医分期辨证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效果显著,患者肩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手法复位; 中医分期辨证; 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 肩关节功能

doi:10.14033/j.cnki.cfmr.2018.25.05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25-0-03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当前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人体肱骨外科颈位于其解剖颈下2~3 cm处,延续至胸大肌止点,由于该位置属于人體力学薄弱区,因此极易发生骨折[1]。老年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症状,因此当前临床常见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临床针对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治疗多以闭合复位为主,然而由于骨折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固定难度较高且修复效果不佳[2]。本次研究将引进中医治疗技术,分析手法复位配合中医分期辨证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86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入院时间均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纳入标准:(1)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认为肱骨外科颈骨折;(2)患者肩关节局部疼痛、肿胀症状明显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3]。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心肝肾脏器功能障碍患者;(2)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3)合并恶性肿瘤疾病及免疫系统障碍患者。本次研究经过笔者所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事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签订同意证明。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4∶19,年龄55~82岁,平均(62.2±3.6)岁;骨折类型:外展型18例、内收型15例、肩关节脱位10例。骨折原因:交通事故20例、跌落摔倒14例、高处坠落9例。对照组(43例)患者中,男女比例25∶18,年龄55~81岁,平均(62.4±3.8)岁,骨折类型涵盖外展型18例、内收型14例、肩关节脱位11例。骨折原因:交通事故19例、跌落摔倒15例、高处坠落9例。两组患者上述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接受闭合复位外固定(石膏+小夹板)+常规西医治疗,医护人员指导患者持坐位并接受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依据患者实际骨折情况选择牵引、外展、内旋等复位方法,在X线透视帮助下确认骨折结构复位完全后,接受石膏外+小夹板固定治疗。

1.2.2 观察组 患者接受手法复位+中医分期辨证治疗,具体措施如下。

1.2.2.1 手法复位治疗 首先针对外展型、内收型骨折患者,医护人员指导患者持坐位或卧位,由近端侧医护人员使用宽布带绕过患者患侧腋窝并由此向上提,远端侧医护人员则手握患者患侧前臂上段使其肘关节屈曲90°,由此牵引以纠正患者重叠移位。此时护理人员对外展型患者需使用两拇指按压其骨折近端外侧,剩余手指环抱患者骨折远端内侧,双手用力提按并由远端侧医护人员内收患者患侧手臂,使其肘部超过患者身体中线;对内收型骨折患者,护理人员则使用两拇指按压患者骨折部内锥,剩余手指环抱患者骨折远端并由内侧外拉,外端侧医护人员协助患者外展患肢上臂超过90°。后续过程中医护人员面向患者两拇指置于其骨折远端后侧,由此向前顶推,剩余手指环抱患者骨折前侧成角处,由此用力向后提拉。远端侧护理人员则对患者前屈患肢进行牵引治疗,上举使其超过患者头顶部;其次针对合并肩关节脱位患者,医护人员指导患者持仰卧位,使其患肢自然下垂或轻度外展,而后近端侧医护人员使用宽布带绕过患者患侧腋下胸壁并由此向上牵引,远端侧医护人员则手握患者患肢使其轻度外展并给予牵引治疗,面向患者的医护人员则使用双手分别由患者腋下前后两侧伸入腋窝,将患者肱骨头缓慢向后外侧推顶,确认脱出的肩关节入盂后,依照前面的方法修复患者骨折结构。

1.2.2.2 中医分期辨证治疗 患者入院第1~2周接受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配方为当归、赤芍各15 g,生地黄、川穹各12 g,牡丹皮、香附、延胡索各10 g,桃仁、红花各6 g;入院第3~6周接受续骨活血汤加减治疗,配方为当归15 g,赤芍、白芍、续断各12 g,生地黄、骨碎补、煅自然铜各10 g,乳香、没药各5 g,土元3 g;入院第7~8周接受壮筋养血汤加减治疗,配方为当归15 g,白芍、党参各12 g,川穹、续断、黄芪各10 g,牛膝、杜仲、炙甘草各6 g。上述药物均用水煎煮至300 ml后,患者早晚各服一次,1剂/d。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接受6个月随访。(1)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显效:患者随访检查结果显示其各项骨折症状及临床体征完全消失,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其骨折线对位满意,骨折完全愈合,关节外形及功能恢复至完全正常;有效:患者随访检查结果显示其各项骨折症状及临床体征基本消失,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其骨折线对位满意,骨折愈合未完全但关节外形及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患者检查结果显示其各项骨折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但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其骨折未愈合或愈合畸形,有关节局部疼痛症状并存在功能障碍[4-5];总有效=显效+有效。

(2)对比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使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表测定患者6个月后肩关节功能康复情况,评分内容包括疼痛程度、功能恢复、活动范围、解剖复位等内容,总评分范围0~100分,得分越高则说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越好[6]。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肩关节功能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功能恢复、活动范围、解剖复位等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多由间接暴力导致,患者由于骨折表现出明显的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同时关节活动受限、功能受损,对其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7]。当前临床针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多采用闭合复位、切开复位、外固定等治疗方式,上述治疗方案虽然具有良好效果[8-9]。但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多伴有骨质疏松症,其身体素质与青年患者相比较差,患者复位及外固定难度较高的情况下,也很容易出现术后固定移位、不稳定等现象,严重者甚至会由于骨质疏松导致其骨折愈合受到不利影响,患者术后骨不连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对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术后恢复造成不利影响[10]。

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手法复位联合中医辨证分期治疗。其中中医手法复位能有效恢复患者骨折结构的解剖位置及正常功能,通过按、揉、推、弹、拨、牵引等多种手法有效消除患者由于骨折而造成的关节痉挛症状,对松解粘连、消除错位、恢复关节内外平衡及改善骨折疼痛等均有积极作用。同时手法复位不需要接受麻醉操作,患者在避免组织切开的时候能有效避免对老年患者的身体损伤,更有利于保护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局部肌肉、血管、神经等组织,血供未受损的情况下也更有利于患者复位后快速恢复。

中医辨证分期治疗则能够根据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术后恢复进程将其分为不同阶段,其中初期以桃红四物汤加减用药治疗,能有效达到活血化瘀、经脉通畅、气血调和的效果;中期以续骨活血汤加减用药治疗,能有效达到疏经通络、促进接骨的治疗效果。对满足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骨折修复、骨痂形成具有积极作用;后期则以壮筋养血汤加减用药治疗,具有调治脏腑经络功能、补气益血加速恢复等多种效果,是促进患者骨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措施。

多项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手法复位配合中药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效果显著,对促进患者快速恢复、提升患者关节功能满意度均有积极作用[11-12]。而本次研究中重点关注患者随访6个月后的骨折恢复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肩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手法复位配合中医分期辨證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效果显著,患者肩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虎雄.比较手法复位与手术切开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6,17(9):24-25.

[2]林智.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8):1026-1027.

[3]袁智辉.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行中医手法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5):21-22.

[4]黄勇.手法复位超肩小夹板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关节前脱位19例[J].广西中医药,2015,38(4):57-58.

[5]董永东,韩振学,魏志腾,等.正骨手法配合万向锁定板肩外侧小切口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40例[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5(8):763-765.

[6]谭超贤,李振杰.抱枕法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5):485-485.

[7]王殿琪,刘晗,孙旭明,等.骨康方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6,29(30):71-72.

[8]程彩霞,周雄.中医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效果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2):33-34.

[9]李润强.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7,9(23):78-79.

[10]潘树勇.手法复位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5):105.

[11]林炳华.手法复位配合中药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1):4-5.

[12]黄勇,黎家楼,梁景星,等.手法复位配合中医分期辨证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40例[J].河南中医,2016,36(5):852-854.

(收稿日期:2018-04-10)

猜你喜欢

手法复位
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效果评估
6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嵌顿手法复位的治疗体会
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视频眼震电图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中的应用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比较
早期护理干预对肩关节前脱位手法复位后康复的影响
切开复位与手法复位治疗跟骨骨折的体会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