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防止资金“脱实向虚”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2018-12-12陆春红
陆春红
摘要:自“次贷危机”以来,我国各种影子银行、表外业务、互联网金融等违法违规套利行为花样翻新,种种金融“脱实向虚”行为累积了大量金融风险。2018度一季度金融“脱实向虚”虽有所改善,“完全能够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但是,“脱实向虚”现象依然比较严重,实体经济和金融运行很不协调,金融风险依然存在。本文就此浅谈金融“脱实向虚”的表现及原因,并探讨如何防止此现象发生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出粗浅意见。
关键词:脱实向虚;改革;金融风险
1.正确认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互生共荣关系
金融是“国之重器”,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脉,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金融发展的根基。金融与经济是互生共荣的关系,金融因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并依赖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发展。17世纪荷兰通过建立最早的国际金融中心——阿姆斯特丹,取代当时的列强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英国、美国也分别依靠伦敦和纽约这两个国际金融中心称雄世界。从这些历史可以看出,是金融在源源不断地推进着西方社会的进步。可见,金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源泉,高效的现代金融体系是促进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源于美国次贷危机蔓延至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都有一个重要的共同原因:金融业严重脱离实体经济,金融脱实向虚,自我循环。这也从反面证明了金融与经济的互生共荣的紧密关系,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金融的实体经济会了无生机、寸步难行。当前,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三大结构性失衡之一,因此,如何防止金融“脱实向虚”,促进金融服务于经济发展,避免金融风险的发生,不仅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也考验着国家领导集体的治理智慧。
2.金融“脱实向虚”的表现及原因
2.1金融“脱实向虚”的表现
1)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不平衡。过去10年是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10年,但比经济发展更为迅猛的是金融部门的发展。从资产上看,2006-2016年,我国银行业总资产为44万亿元增长至232万亿元,增长5.3倍;信托业信托资产规模则从2006年的0.35万亿元上升到2016年的20.22万亿元,增长了57.8倍,而同期我国经济产出是全球最快的大型经济体,仅增长3.4倍。2017中国企业500强实现营业收入64万亿元,中国五大商业银行营业收入约37.5万元,占中国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比重58.59%,五大银行,再加上国家开发银行,6家银行总利润超过1万亿元,占500强总利润的超过36.6%;这些数据说明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严重失衡,“脱实向虚”现象比较突出。
2.2金融资源配置扭曲
1)金融体系的期限错配。中国的金融现状是银行存款被货币基金大量吸附,变成高价而短期的同业存款,以致银行存贷款期限错配,短借长贷,流动性风险日益加大。据调查,银行的平均贷款期限是2年,但实际上几乎所有的企业贷款期限都是1年以内。政府项目、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与传统行业深受银行偏爱能够获得较长的贷款期限,而那些创新、创业型的企业因为没有资产、没有抵押品、没有信用或者信用很低,所以很难符合银行信贷需求,所以“平均两年”是被平均了。但一些新兴产业尤其是科技型创业产品周期通常是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如果只提供一年期的流动资金贷款,显然不能满足其需求。
2)结构错配和方向错配。我国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决定了信贷资金投放存在“重大轻小”的结构性矛盾,信贷投放呈现结构错配和方向错配,主要体现为信贷投放集中于“重资产、风险小、效益低”的政府项目、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与传统行业,以及房地产虚拟经济领域,“轻资产、风险大、效益高”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与新兴行业信贷支持力度则明显不足,这也导致了我国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发达,而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中小微企业相对落后。
3)实体经济的资金从实体流出进入到金融等虚拟经济里。近年来,随着实体经济效益下滑和房价的大幅上涨,大量的闲置资本流入房地产、金融等虚拟经济领域进行投机套利活动,以实现资本的增值。直接融资是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有效途径之一。但近几年企业从股市等资本市场融到的资金并没有流向实体经济,而是流向购买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等金融虚拟产品。这些资金脱离实体经济后又进入到金融体系内甚至再次流入股市里反复操作,彻底将实体经济空心化,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可见,股市发挥直接融资作用来支持实体经济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严重背离,加剧了资金脱实向虚的程度。房地产行业也是资金涌入的重点虚拟经济领域。近几年房地产价格快速上升,而商品价格较低甚至负增长。2016年末百城样本住宅平均销售单价1.3万元/平方米,比 2010年上涨了40%,而反映物价 CPI、PPI在2016年均有所下降。央行提供的2017年7月份信贷数据: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636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4575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4773亿元,短期贷款减少197亿元。可以看到,7月份的信貸,绝大部分的贷款进入到了房地产业。房贷已成为中国银行业的主要资金运用,一些中小银行、零售商业银行的房贷占比达到70%-80%,而房地产贷款占比(房贷在银行贷款中所占的比重)如果超过30%,风险就更容易发生。一旦房价出现波动,这些小体量银行将首当其冲,隐形风险将立刻转变为显性风险。
4)类金融机构快速发展,经济过度金融化。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上出现一哄而起泛金融的现象,各类新金融、类金融机构遍地开花,商业保理、融资租赁、典当等类金融机构规模日益庞大。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类金融机构总数超过2万家,过度的金融化,金融会反噬实体经济,导致金融脱离实体经济形成体外循环。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乱象更是加剧经济的过度金融化。中国以现货交易所(中心)存在的,打着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的“类金融交易所”高达1231家,这还不包括大约70家产权交易所,36家文交所和近5000家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这些市场都需要依靠交易手续费存活,所以它们必须通过各式各样的手段想方设法加大市场交易量,吸引各类短期资金到这些市场上去投机,这必然加剧中国金融“脱实向虚”。 我国类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且这些类金融机构中,有半数为空壳公司,且多从事套利业务,一些非正规平台利用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牌照等开展违规业务,造成实体企业杠杆率提高,增加了金融系统性风险。
5)部分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自我循环的空转现象严重。银行同业业务规模快速扩张,2010年至2016年,同业负债规模增长了83%,同业负债占比自10.83%提高至12.38%。其中,隔夜拆借规模从2015年2月的1.34万亿元飙升至2016年8月份的9.44万亿元。2016年8月份后,人民银行主动进行金融部门去杠杆并取得了积极进展。2016年9月,人民银行收紧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过程中,同业存单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维系负债端的主导方式,2017年2月和3月同业存单新增分别为1.97万亿元和2.02万亿元,2016年平均月增大约是1万亿元。金融体系资金空转而不流入实体经济,也表现在银行同业类理财规模和比重的快速上升。2016年末,银行理财产品资金余额大幅上升至29.05万亿元,其中银行同业类理财规模达到5.99万亿元,占同期理财规模比重达到20.61%。
2.3金融“脱实向虚”的原因
1)根本原因在于实体经济能够提供的收益率在下降进而降低资金的吸引力。受全球经济疲软、外需乏力,国内内需不足的影响,中国的长期增长速度正逐步放缓,并且随着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环保成本等的上升,企业经营成本随着上升,进而使实体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中国的人工成本高,这几年很多工厂都已经转移到东南亚,广东东莞、深圳等地的加工制造业很多工厂订单流失,不得不关停或将生产线向东南亚、非洲等地转移。企业为减轻盈利下降的压力,一是采取脱实向虚方式,投资房地产或金融等来钱快利润大的虚拟部门。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共有百余家上市公司依靠卖房来提升业绩。这些公司的主营业务均非房地产,但依靠套现公司的房产,实现了业绩增长。二是采取加杠杆方式来扩大生产规模,薄利多销。随着国家去产能力度加大,钢铁、水泥、电力等都是严重过剩产能行业,亏损严重,制造业产能过剩明显,一些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工厂在近两年倒闭较多,同时,一些高科技、大品牌公司也在崛起。一边是倒闭潮,一边是转型潮,两者并存。这是中国产业升级必须要经历的阵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体经济能够提供的收益率在下降进而降低资金的吸引力,这是难以规避的现实问题。
2)尚未形成成熟的多层次的资金市场结构。由于为筹集长期建设资金的需求,资本市场成为我国发展的重点,然而,资本市场虽经长期发展,但成熟的多层次的市场结构仍未形成。其中股票市场由于各种制度的不完善其主要功能只能体现为大中型企业服务;债券市场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主,中小企业参与率低。由于货币市场从一开始遭受忽视而明显发展滞后,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同时内部相互割裂,交易品种单一。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仍无法完全发挥同时为各类型企业服务的功能。困境中的中小微企业只能通过其他的平台来融资,影子银行因此应运而生。而且由于储蓄存款存在银行收益很低,为得到更多的收益,随之产生了各种理财产品和信托,从而加大了金融运行多样的风险。
3)金融体系媒介功能低下,金融服务供求不匹配。目前我国金融业“大而不强”,效率不高。例如:征信、担保等系统跟不上经济发展,评估、退市、破产等相应的制度不完善等等。不够健全和缺乏多样化使得资金无法从资金所有者手中高效传递给资金需求方,才出现了所谓的资金在金融企业内部“空转”,空转的环节越多,金融加杠杆的问题就越突出,银行业拆东墙补西墙导致金融风险逐渐累积增加。同时,金融服务供求不匹配现象普遍存在,如政府部门缺乏与其庞大支出匹配的融资体制、企业部门权益类融资市场不发达、居民部门的养老保险类金融资产不足等,供求不匹配导致金融无法充分满足实体经济部门的需求,这是影子银行、同业业务以及大量通道业务的快速崛起、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政府债务成本抬升的主要原因。
4)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较长时期以来,我国金融监管体系是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为监管主体,以银行金融机构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为监管客体的金融机构体系。随着新技术革命使得产业融合度越来越紧密,新业态新机构新产品快速发展,金融风险跨市场、跨行业、跨区域、跨境传递频繁,凸显出监管协调机制不完善的问题。分业监管方式下 “一行三会”由于互不隶属、监管政策不统一、监管力度不一致,导致缺少统筹监管,各监管机构之间“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存在监管真空,尤其是互联网金融打着“金融创新”的名义无所不为,大钻金融监管的空子。金融监管的相对失效为资金“脱实向虚”创造了条件。
3.深化改革,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水平,有效防控化解金融风险
2018年4月27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正式落地,资管新规的出台,能有序化解和处置“影子银行”风险,防止过于复杂的产品加剧跨行业、跨市场、跨区域的风险传递,防止资金空转和脱实向虚,最大限度地消除监管套利空间,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本文认为,当前防止资金“脱实向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还应在以下方面加强:
3.1发展实体经济,促使金融回归本源
实体经济尽快景气起来是根本,这样才能对资金资本具有足够吸引力。金融危机后德国的表现证明,只有提高实体经济的地位,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才能化解风险。发展我国实体经济,仍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要加快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电子商务、移动金融、科技金融等新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二要持续推动“三去一降一补”;三要调动和激励全社会的创新创业能力。这就需要构建与创新创业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分配机制,以实现成果共享、收益分享,从而激发“双创”的内生动力,实现青年“双创”机制化、长效化。四是深化改革国有企业以提高效率,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共识。唯有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把市场引入国有企业,才有可能提高其效率。
3.2提升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水平
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实质是改善金融服务方式、做大做强做实金融供给、创新推动储蓄向投资转化。大力提升金融体系效率促进储蓄向投资的转换效率提高,是防止“资金空转”的有效途径。随着中国经济迈过工业化高峰期,居民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都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新需求,因此,提升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水平,为实体经济提供有效金融供给势在必行。1)优化金融体系结构,促进金融转型与实体经济转型相匹配。大力发展民营中小银行,应为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因为民营银行、村镇银行正是中国当前金融业中欠缺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由政府设立专门对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金融机构。中小型地方银行与中小企业在信贷结构、资产结构、业务结构、收入结构和盈利结构等方面与中小企业有更好的匹配,借鉴国际经验建立我国的中小型银行体系是促进金融转型与实体经济转型相匹配的重要举措。2)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为银行业供给侧改革的找准突破口。各地方银行可探索搭建科技投融资信息对接平台、设立科技金融专营等机构,组建科技专家资讯库,探索开展投贷联动、股债结合等业务,推动银行业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订单融资等科技金融专属产品,服务创新创业企业。3)抓住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赋予各地差异化发展的机遇,积极推动区域性金融改革。4)强化内外联动,积极支持优势企业“走出去”。积极发挥大银行内外联动的全球金融服务优势,帮助企业在海外市场“开疆拓土”。众多优质企业有“走出去”的资金需求,凭借大银行在国际金融界的影响力和信用评级,帮助企业在境外发行债券、设计各种出口信用保险贸易融资产品、境外保函业务、帮助企业境外营运资金贷款等等,从而快速聚拢境外资金,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解決融资难题,化解“金融脱实”风险。5)为了满足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客观要求,大力发展消费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3.3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改善间接融资结构,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在当前间接融资主导下的金融制度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很难得到根本性改善。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加快建设更具包容性和适应性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丰富金融市场产品品种,才能有效满足不同类型和发展阶段企业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降低实体经济过度依赖银行信贷造成的资金配置效率降低、企业杠杆率过高而导致金融风险的可能性。直接融资方式主要是扩大股市和债券的容量,2016年3月以来,证券监管层着力于倡导和推行IPO常态化,为下一步发行股票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奠定了基础。但是,不能把发展直接融资片面理解成IPO,要注重IPO “质量”的提升,这才是发展直接融资的基础和治本之策。除了IPO,债权融资应放在重中之重,因为债权融资企业有偿还压力,会更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盈利能力,更有利于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顺利完成。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股权众筹试点等的深化改革也是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环节。此外,促进保险业发挥长期稳健风险管理和保障的功能也应成为重要举措。
3.4完善金融法治体系,加大金融违法打击力度
持续推动整治“金融乱象”,继续打击金融领域违法犯罪活动。近几年国家在网络金融违法和地下钱庄以及党政机关干部违法乱纪的打击力度上空前加大,但监管体制内的银行业等金融部门内部业务上存在的监守自盗违规违法行为,行贿受贿腐败等违犯八项规定精神的党纪政纪情况比之更严重。体制内的金融机构损害储户的利益造成的损失仅是列入呆坏账注销,相关人员仅有少部分接受法律制裁,大多数是银行内部开除或降职处理,银监会官网披露的一些大案要案仅仅是冰山一角而已。违法成本之低,“金融乱象”的违法案件将难以禁止,因此,打击金融领域尤其是监管体制内的银行业等金融部门违法犯罪活动也应列为重点领域。
(5)加强监管,确保在资本市场上募集的资金流入实体经济里,守住不发生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约束金融企业行为,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是解决资金“脱实向虚”的首要措施。其一,股票市场必须要有强监管措施的制度安排,确保上市公司等公众公司在股市里募集的资金用到募集申请的用途上,确保其流入实体经济里,确保用到上市公司的主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上。其二,信贷市场对银行信贷投放进行控制。居民房贷进行严格信贷控制,可借鉴德国审慎的合同储蓄模式,存款额达到购房合同金额的50%左右上,银行才能贷款给储户,从而降低了违约风险,也避免了次级贷款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其三,减少监管盲区,提高“一委一行两会”监管规则统筹性一致性,减少资金套利空间。尤其是加大对互联网金融潜在风险的监控。其四,降低国企杠杆,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增量,有效处置金融风险点,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加快利率市场化、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稳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等金融改革也是治理资金“脱实向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央行.严防金融风险被放在重要的位置.宏观经济新华网,2017-02-19.
[2]周皓.金融改革與发展的中国范式.搜狐网,2017-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