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摭谈
2018-12-12杨柏松
杨柏松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学习语文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是培养学生语文感悟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辅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文字的内涵与乐趣。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明确阅读教学的根本性问题——谁是阅读的主体。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閱读实践”。所以,学生是阅读的主人,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以此为出发点,实现学生与阅读内容的最大化契合。
一、平等性阅读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师生互动中形成体验、探究的自然氛围,这是提高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参与度的前提。因此,教师应平等对待全体学生,让学生有平等参与对话的机会,避免好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使绝大部分学生成为“听众”。同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对能够发表独特见解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让学生体会到在课堂中参与的快乐,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协调发展。
在《斑羚飞渡》教学中,在学生阅读几遍课文后,笔者提问学生“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情”,这时班上一名平时上课开小差的学生大声说道:“一群羚羊,凌空跃起,飞跃山涧。”班上学生见该生回答问题,纷纷大笑起来,该生开始表现出低头害羞状。“很好,你说得很对。你是否可以说出这篇课文所要表达出的精神呢?老师给你们几分钟的时间再仔细读一下课文,之后回答我。”笔者对该生的回答提出赞扬,基于笔者的再次提问,班里的学生都开始积极地参与到课文的阅读中。一段时间后,刚才的那名学生又主动站起来说道:“通过对老斑羚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献身精神;通过对年轻斑羚与老斑羚的合作,展现的是一种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笔者针对课文内容的讲解,组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作者的写作主旨。在“差生”回答问题后,笔者进行积极鼓励,并继续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阅读,帮助学生对作者所想要展现的精神进行了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学习,通过对课文的反复阅读,明确作者的中心思想。同时,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正视每一名学生的回答,并适当加以赞扬鼓励,对“优生”与“差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间接性实现对阅读主体的明确。
二、生成性阅读教学
传统阅读教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预定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回答的问题及得出的结论,都是教师预先设定好的,具有统一性的特点。基于新课程的要求,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参与性的提高,在参与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实现生成性教学。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展开思维的碰撞,引发学生深层的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风筝》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在学生阅读之前,笔者提问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候的心情,给课文进行分组。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将你产生的疑惑写到黑板上,并在问题的后面标明自己的名字”。由于笔者提出的全新的阅读方法,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阅读中。
学生的阅读声朗朗,一段时间后,A同学走上讲台,写到“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说这春天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学生见已经有人上黑板写问题便开始跃跃欲试,班里的读书声又是一阵提高。几分钟后B同学走到黑板前,写到“课文中弟弟已经全然忘却,但是为什么作者却说‘我的心只得沉重着?”在B同学落笔之时,C同学走到黑板前,写到“为什么在弟弟说‘有过这样的事吗?后,作者不但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在学生写阅读产生的疑问之际,班里学生的阅读声逐渐降低,随机笔者提问,是否还有问题要写的学生。学生表示没有后,笔者提问:“可以将课文内容分为几组呢?”学生开始说道:“1~2为一组,3~4为一组,5~8为一组,9~12为一组。”在解决学生疑惑的过程中,笔者首先组织学生对问题各抒己见。其中一名学生说道:“本文以风筝为线索,通过对北京风筝的观看,联想到了小时候故乡的风筝。”笔者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进行融合性总结,对课文的主旨进行讲解,实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的作答。
笔者根据《风筝》的教学重难点,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以及对问题的说明,认识到了作者的心情态度。在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阅读,通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积极参与,促进学生生成问题并解答,展现生成性阅读教学的优势。
总之,针对初中生语文阅读主体性,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中。同时,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实现平等性阅读教学。教师还要增强学生的阅读力,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生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参与度,促进学生开展有效的阅读学习。
作者单位:河南省永城市教体局教研室(47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