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的房室结双径路室房逆传-双重心房反应1例
2018-12-12薛丽晶齐欣吴丽楠王志毅
薛丽晶 齐欣 吴丽楠 王志毅
作者单位:300052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内科
患者男性,70岁。因“活动后胸骨后压榨感伴颈部紧缩感1个月,加重半个月”于2017-12-11入院。入院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室性逸搏,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增大,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变,左心室射血分数58%。常规心电图12导联心电图(图1)显示:窦性停搏、室性逸搏。但在每个QRS波群后均有两个逆传P波(P-波),且RP-间期恒定,相对短RP-间期为200ms,相对长RP-间期为600ms,形成1∶2室房逆传,即QRS-P--P-序列。常规心电图诊断:窦性停搏,室性逸搏心律,1∶2室房逆传、双重心房反应。12导联动态心电图显示:交接区逸搏心律,QRS1、2、6后均有两个 P-波,而且 RP-间期亦恒定,相对短RP-间期120ms,相对长RP-间期560ms,亦形成1∶2室房逆传,QRS3后只有一个P-波,RP-间期120ms,QRS4后无逆传,QRS5前可见无关的窦性P波,其后亦可见P-波,RP-间期460ms。动态心电图(图2)诊断:窦性停搏,交接区逸搏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房室结双径路,室房逆传,部分时段可见双重心房反应。综合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交接区逸搏心律、室性逸搏心律、房室结双径路伴室房逆传、双重心房反应。
图1 患者的心电图
图2 患者的动态心电图
讨论一次房室交接区(或心室)异位激动引起两次心房激动,称为双重心房反应或1∶2室房逆传。其特征性心电图表现是1个QRS波群后跟随两个P-波,且快、慢径路传导的RP-间期均相对稳定。心房双重反应现象极为罕见,它的出现不仅需要房室结双径路存在,基础心律还必须是交接区逸搏心律或是室性逸搏心律,同时,RP-间期要相对稳定。本文报道的病例属于双重心房反应。
房室结双径路系指在解剖学基础上,房室结存在功能性纵向分离而形成快、慢两条传导通路。慢径路(α径路)的电生理特点是传导速度慢、不应期短;快径路(β径路)的电生理特点是传导速度快、不应期长[1]。双重反应指窦性激动(或异位激动)可经快、慢两条径路顺传(或逆传),先后两次激动心室(或心房),可分为双重心室反应和双重心房反应,其中双重心房反应罕见。双重反应发生的条件为:(1)存在房室结双径路;(2)两条径路传导速度差>250ms。
双重心室反应指一次窦性(或房性)激动引起两次心室激动,称为双重心室反应或1∶2房室传导[2]。1975年有学者报道,当房室结存在双径路时,心房期前收缩刺激引起心室双重反应,其心电图表现为:1个P波(窦性或房性)后出现连续两个QRS波群(后1个QRS波群多可出现室内差异性传导),这两个QRS波群中间无任何P波,形成1∶2房室传导,即P-QRS-QRS序列;其形成机制是1次窦性(或房性)激动分别通过快、慢两条径路顺传心室,两条径路的PR间期差应>250ms,快径路顺传引起第1个QRS波群,慢径路顺传引起第2个QRS波群[3]。
双重心房反应指一次房室交接区(或心室)异位激动引起两次心房激动,称为双重心房反应或1∶2室房逆传。其心电图表现为:每一个QRS波群后均有两个P-波,形成1∶2室房逆传, 这两个P-波中间无任何QRS波群即QRS-P--P-序列;其形成机制是1次房室交接区(或心室)异位激动分别通过快、慢两条径路逆传心房,快径路逆传引起第1个P-波,慢径路逆传引起第2个P-波。本例患者常规心电图形成机制为室性逸搏心律分别经快、慢径路逆传心房;动态心电图QRS1、2、6序列形成机制为交界性逸搏激动分别通过快、慢两条径路逆传心房;QRS3-P-为交接区逸搏激动仅通过快径路逆传心房;QRS4未逆传心房,QRS5为窦性激动顺传心房形成窦性P波,继而沿房室结向心室顺传,而此时心室已由交接区逸搏所激动,窦性激动虽未能顺传心室,但已使房室结形成不应期,快径路不能逆传,慢径路脱离不应期逆传心房形成P-波,且慢径路经过修整,相对不应期缩短,逆传速度加快RP-间期缩短。本例患者符合双重心房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