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数学课堂形式更贴近孩子的发展
2018-12-09成喜芳
成喜芳
摘 要:教师要善于从孩子的眼中,发现孩子喜欢的课堂形式,从而改进数学课堂形式。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让数学课堂富有自主的空间,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逐步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课堂富有探究的悬念,发展探索思维能力。
关键词:激发;提高;培养;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这是学生非常乐意的事情,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
一、充满生活气息的数学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它的抽象是从具体到一般,也是数学的一个优势、一个特点、一个武器,将生活融入课堂,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1.教师示范,加强学生联系生活的意识
学生喜欢模仿老师,老师的榜样示范法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例如:在“买铅笔”一课前,我先和学生分享我去书店购买文具的过程:想买什么?怎么选择?一共用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等等。接着向学生提问:同学们都有去书店买过文具吗?学生争先汇报,这样就把生活融入了数学大课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留意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初步感受、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2.家长配合,深化学习与生活的关系
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买铅笔”一课,我会提前让家长给孩子一次购买的经历,并与家长交流购买心得和计算费用。这样双管齐下,不但把生活与数学紧密地联系起来,而且也为课堂教学埋下了伏笔,再次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富有自主空间的数学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1.从小事入手,畅所欲言,激发学习的欲望
課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进行教学,学生学习的欲望才会更强烈。例如:在“买铅笔”一课,由于之前有教师示范、家长配合,学生已有本课知识的学习准备,接着,我让学生将自己的购物经历与同学们分享,并及时提出表扬与肯定,抓住这一契机,我巧妙地出示课本例题:小袋鼠有15支铅笔,被小白兔买9支铅笔,还剩多少支铅笔?同学们能根据老师的分析列出15-9=?的式子,孩子们觉得这样的数学课堂就像自己平常亲自购物一样,都在畅所欲言,也很想告诉老师正确的答案,整个课堂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提到了最高点。让学生经历应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享受成功的乐趣。
2.从大处着眼,反复列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局限于一道题的解题方法的讲解,应该让学生通过反复的练习,熟练掌握此题型的结题方法,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例如:在“买铅笔”一课,学生经过课堂学习,学生已经明白此题型的解题思路,为了能巩固算法,我指明3~5个学生将自己购物的过程与大家分享,然后让同学们一起来算一算她(他)本次购物是否成功,让学生在小组内探讨自主完成,有效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三、富有探究悬念的数学课堂,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索思维
我们数学课程教学里不但要关注结果,同时还关注学习的过程。例如:我在教学“买铅笔”一课的过程中,虽然例题出示后,很多学生就能正确的说出还剩下6支铅笔的正确答案,但是15-9这道“十几减9”的题型究竟有哪些算理及算法呢?所以,我出示了式子后,让学生通过自己学具盒中的小棒、计数器等学具进行辅助计算,并说出自己的算法。学生通过个人思考与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得出:(1)用摆小棒的方法:先摆1捆(10根)和5根,但是单独的5根不能减9,所以,从1捆(10根)中减9后剩余1根,再把单独的5根与剩余的1根合起来就是6根。(2)用计数器拨珠:十位上拨1个珠,个位上拨5个,接着从个位的5个拨走9个不够,所以从十位的1个珠当作个位的10个珠,从10-9=1,1再加5等于6。(3)还有的同学用画圆圈的办法:先画15个小圆圈,接着划掉9个,就剩余6个。这样通过学生动手摆一摆、拨一拨、想一想等学习方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从而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又培养学生的探索思维能力。我还在教学“捉迷藏”后提出: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与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有哪些异同点?学生根据十几减9的方法,利用知识的迁移学习十几减8,并通过对比寻找出它们计算方法上的共同点与不同点,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之,只要我们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多蹲下来和学生一个水平线去看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同时也留心观察生活将生活中的事例融入课堂中,这样一节充满生活气息的数学课堂,是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朱玉.丰富课堂形式 提高学生注意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3).
[2]孔祥平.关注常态课,提高课堂有效性[J].艺术教育,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