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思考
2018-12-09田雷
田雷
摘 要:小学体育是一门非常基础的学科,通过小学体育教学,一方面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通过体育运动教学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促进学生的身体成长。新课程标准改革后,强调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进行一定的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体育;运动习惯;教学改革;效用
在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背景下,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日益科学化。小学体育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达到个性化发展,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运用科学有效的新型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的活动。这些都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比较大的差别,所以,教师应该及时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此,我主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新情况,探讨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能的策略。
一、转变师生角色,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据不少调查显示,新课标标准改革在推进的同时,对教育质量和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但许多教师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仍然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他们浪费了很多时间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向学生提供体育理论和运动防范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解释自由活动。小学体育教学是一门非常基础的学科,通过小学体育教学,一方面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通过体育运动教学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促进学生的身体成长。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自觉转化角色,让学生调整课堂知识接受者的认知,转而凸显自己的主体性,同时教师走出讲台,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进行简单的基础教学知识普及后,学生可以探索和锻炼自己。小学生体育运动的主要功能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时间进行锻炼,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运动以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专业能力,培养学生养成主动锻炼的习惯。
小学体育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和身体都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很多身体机能尚未成熟,所以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时候也应该定时定量。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还应注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且确保相关运动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广泛的参与性,教师可以科学合理地设计体育项目,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
二、灵活制定合理的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
为了促进教学过程的有效性,首先要确保教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步骤进行教学,还可以让学生对本课内容有所了解,以明确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方向,提升学生探索的动力和效率。而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注意结合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有一个总体目标,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殊技能,以及由学校提供的教学资源,以确切的目标表述。目标设定可以让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方向,在明确的目标指导下这样的效率会更高,教师可以制定并参与相应的课堂练习训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教学目标制定发展方向,减少随机性的体育活动,帮助学生运用正确的方式学习运动知识和技能,为自己建立一个系统化的运动知识和技能体系。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科学的方法,首先是角色扮演,增强学生对角色的兴趣。首先,从体育课程实质出发,相关活动客观存在一定的对抗和竞争,教师可以在团体赛中让学生进行小组对抗,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培养团队精神。但是,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争先取胜,而且要引导学生树立游戏精神。在角色扮演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的应用始终可以找到在线资源,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知识与运动训练教学内容的直观形象展示,有利于降低学生的难度,使学生跟上教师的教学步伐。
三、进行模拟教学,合理选择教学现场
在小学階段,学生非常擅长模仿,特别是当家长和老师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的时候,学生可以自由地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时,学生很容易自发地模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原有的复杂运动训练融入学生平时熟悉的动作或事物,激发学生模仿心理,提高课堂效率。例如,教学生跳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惯兔跳或蛙跳,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体育教学活动要能够有效开展,首先要确保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能够满足教学活动的需要,因此老师在选择体育场地之前一定要注意体育课的内容,确保场地能够满足要求。例如,当学生正在学习接力跑项目时,老师可以在塑料跑道上设置活动场地,老师在教足球时可以选择足球场。
一般而言,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教师要全面贯彻执行相关要求,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遵循时代观念,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周书勇,王仕民.改革体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体育兴趣[J].青少年体育,2014,12(1):47-48.
[2]王亚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9(2):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