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018-12-09甘文英
甘文英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谈一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呢?我认为,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学氛围。
一、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兴趣,激起学生参与的动机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故事是小学生特别喜欢的,运用故事把学生引入与所学知识有关的情境中,使学生体会到这种知识学习的必要性,因此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结合中秋节分月饼的故事,有2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多少月饼?1个月饼,可以用数“1”来表示。可是猴妈妈只有1个月饼,它要平均分给2个小猴,每个小猴分到多少个月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每个小猴应该分到半个月饼,半个月饼用什么数来表示呢?以此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学习。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的“分一分”时,我创设的情境是小猴搬新家了,我们去参观参观,出示乱糟糟的房间图片,问:看到小猴的家,感觉怎样呀?看来小猴还没来得及收拾,我们帮帮它,你认为可以怎样收拾?学生观察后,根据平时的经验,说出应该把书放在一起,笔放在一起……教师接着说:这样把同类的物品放在一起就是运用了分一分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一分。
2.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现实的情境能引起孩子的共鸣,激发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例如,在教学“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时,我录制了一段视频,上课时进行了展示:新课桌运来了,孩子们很高兴,围在一起讨论新课桌有多长,有个孩子用铅笔去比,有4只铅笔长;有个孩子用手去比,有5拃长;有个孩子用数学书比,有2本多些。课桌的长度该记录为多少呢?孩子们由此产生了认知冲突“同样的课桌长度,量出的数据不同,为什么呢?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体会到我们应该使用相同长度的工具进行测量,教师引出:也就是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孩子们体会到这一现实需要,在学习时也分外认真。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师生感情,营造学生参与的良好氛围
1.教师要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态进入课堂,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状态,为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奠定基础。
2.教学时注重学生情感的调动,用教师的情感或教材内容中蕴含的情感来激活、感染学生的情感。比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就怀着无比自豪的心情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国科技发展迅速,我国的神州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升空,让我们来看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视频展示发射情境,画面定格在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31秒,让学生一起读出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学生在强烈的自豪感的感染与驱使下自主地参与到新课的学习中,在知识、情感两个方面得到共同提高。
三、有效地组织合作交流,让学生自己去说
交流可以激发兴趣,交流可以开拓思路,交流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同时语言也是思维的工具,会说在于会思考。因而,让学生说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组织学生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给每个孩子提供了參与的机会。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人民币装在了信封里,请组里的小朋友一起找找自己认识的人民币,并向小组内的同学作介绍,说说面值各是多少?又是怎么看出来的?然后组织全班交流:哪一小组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认识的人民币?并说说你们是怎么认的?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教师点拨纸币、硬币和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等知识。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孩子的已有经验,通过交流丰富认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实现生本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四、及时适当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教学过程中,在学生最大限度展示的前提条件下,教师必须要及时地组织学生针对评价准则对于学生或者小组任务完成情况和活动质量,采取师生或者是生生的方式进行多向评价。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予充分的认可,应该通过鼓掌和语言以及称赞的表情和手势,或者是发小奖品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让学生今后爱上活动,多加思考。并且,想要培养学生善始善终的思维习惯,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评价,组织学生对自身完成活动任务的方式和程序,还有所持的态度进行评价,简单地说说自己完成任务的收获和感受,还有改进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反复地比较和反思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学会独立思考,给学生思维长期保持活力构建一个舞台。例如,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学习中,学生扮演后,让学生互相评一评、议一议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改正?在学生积极参与互评和自评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曹喜军.发挥主体作用,挖掘学习潜力[J].教师,2011(16).
[2]陆贤.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小学教学参考,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