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12-09毛华娟

新课程·小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小学应用

毛华娟

摘 要:我国教育的发展使得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竞相涌现,导学式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教师如能科学、合理地将导学式教学法应用到自身的教学中,便能使自身的教学更加有序、有效地开展,这对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就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能给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同行带来一些参考。

关键词:导学式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一、在教学过程中导入情境

众所周知,小学生大多数都对未知的事物抱有极强的好奇心,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务必利用好小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从正面对他们进行引导,借此来帮助他们掌握好数学知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适宜其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情境,并尽可能地将教材上的重、难点知识分解开来,这样做不但能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持久保持好奇心,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而且还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此外,由于小学生年龄太小,理解能力较低,所以教师若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势必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致越来越低,最终导致其对数学这门科目产生厌恶心理。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也是很有必要的。

举个例子,在学“圆”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这样的情境:小猪、大牛和花猫要进行赛车比赛,其中小猪的车轮是正方形的,大牛的车轮是三角形的,花猫的车轮是圆形的。然后教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三个谁能赢?”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当然是花猫能赢。”教师接着追问:“为什么花猫会赢?”学生答:“因为它的车轮是圆的啊!”教师继续问:“为什么圆的就能赢呢?”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的学生从正面论证:“因为圆心到圆周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所以圆形的车轮既省力又平稳。”有的学生从反面解答:“因为三角形和正方形的稳定性很强,我们平时所见的篮球架和板凳就是利用了它们的这个性质才做成的。”通过教师问题的引导,学生既加深了对圆的认识,同时也复习了以往的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

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能会有不少教师觉得上述问题问得很幼稚,但是在笔者看来,那些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它们可以帮助学生细化思路、拓展思维,既能承上,也能启下,对数学教学的开展十分有益。因此,为了提高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率,同时也为了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务必精心准备每一个问题,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在课上得到有效激发和成长。

二、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导学式教学中,教师除了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以外,还应当重视引导学生去“做”,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导学式教学法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说,能充分让学生“做”的方式,就是引导他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年龄较小,学习能力较低,所以单独让他们探究一些知识势必会让他们感到困难重重,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探究则不一样,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学生通过互帮互助、互教互学,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势必能很快地将问题解决掉,并能从中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从而使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有效提升。要知道,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其学习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学生唯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其好奇心和探索欲才会被有效激发,而在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引导下,学生必然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这样一来,其学习效率必然会显著提升,与此同时,教师教学的质量也能得到强化。

那么,究竟如何运用导学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呢?举个例子,在学习“梯形面积”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去推导梯形面积公式,这样一来,既能加深他们对梯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还能引导他们“做”,并基于此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具体实现形式是这样的:首先,教师要先用问题“开路”,即用问题去帮助学生理清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程序。针对于此,教师可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能不能拼成一个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如果能,这个图形是什么?你们会不会求拼成图形的面积?你们能不能依据拼成的图形的面积总结出梯形的面积公式?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引导,各小组纷纷动手操作了起来,他们用三角板或者直尺在纸上画出了两个一模一样的梯形,之后又依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相关操作,最后,他们发现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而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刚好是梯形面积的二倍,至此,他们终于明晓了梯形面积公式的由来。由于这个公式是由他们自己推导出来的,所以他们势必对该公式印象极深,与此同时,他们还会油然而生出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对激励他们努力学习是非常有益的。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导学式教学法意义非常重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想充分发挥导学式教学法的作用,还需视情况与其他教学法配合着使用,如本文提到的小组合作学习法,这样一来,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在最大限度上得到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景国.导学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7.

[2]丁娟娟,馮艳美.导学式教学助力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J].求知导刊,2016.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小学应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