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动手实践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2018-12-09张丽君
张丽君
摘 要:数学课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還要求学生具备动手实践能力。旨在探究如何将动手实践引入小学数学课堂,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关键词:动手实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动手实践走进课堂是帮助教师将学生好动的个性应用于课堂之上的重要实践。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堂知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教师应学会正确地运用动手实践,使课堂成为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的最佳场所。
一、动手实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注力
教育专家曾经发现青少年在游戏的状态下专注力特别的高,而动手实践与学生的游戏十分相似,受此启发下提出将动手实践引入数学的课堂。这是因为玩的过程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各个感官,头脑与行为配合迅速,此时小学生忙于大脑发出的信号进行活动,不易受到外界干扰。专注力对于学习习惯的培养极其重要,将动手实践引入课堂,使学生更加关注课堂。
2.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动手实践需要有一定的步骤和条理,在经过训练之后学生会形成有条理的思维模式,这便是数学思维模式。数学思维可以帮助小学生改掉“想到哪里,做到哪里”的行为习惯,有益于学生学会有条理的分析问题。数学学习重在学习解题的步骤和方法,但在实际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差,常常出现粗心大意的情况,这都与数学思维的形成有关,动手实践进入课堂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杂乱无章的习惯,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3.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现在教育越来越重视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由于过去教育太看重学生的成绩,出现了许多不会运用只会理论分析的“天才”。而动手实践则是将理论知识运用在实际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真正帮助学生灵活掌握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动手实践走进小学数学课堂的策略
1.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可以帮助课堂解决概念模糊的问题。学生对抽象的概念掌握会很模糊,如果只是读一读、背一背很难在大脑中形成一定的印象。但如果是让学生描述形象的实物时,学生往往会很快地回答出来,所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将无形的概念用实际可见的工具表达出来,学生理解会更加的清晰。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量一量、比一比”中,如果让学生说出60厘米、1米有多长时,学生可能无从下手,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拿着卷尺量一量身边课桌有多宽、门有多高,学生在测量和触摸中将形象的概念输入到大脑中,对于60厘米和1米有了相对比较深刻的印象,当教师再提问“6米有多长时”,学生就会轻松地说出“大概有3扇门那么高”。学生在简单的测量活动中锻炼了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使自己对于概念的把控变得十分清晰。因此,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是课堂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2.学会与同学合作
常言道:“一个好汉三个帮。”学会与他人合作,对于解决难度较大的小学数学,课堂动手实践起到关键的作用。这不只是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学会怎样才能实现双赢。比如,为了让学生学会统计,教师给各个的小组分派以往的数学测验试卷,让小组成员统计本班的数学成绩。如果交给一名学生完成,学生会感到工作量大,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有限,难以完成,但是在小组成员的相互帮助之下,每个人分到很少的任务,并都可以轻松地完成。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学会处处渗透合作的概念,结合本班学生不同的情况,做好分配小组的活动,让学生与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合作,从中吸取不同人的优点,指导学生今后的学习。
3.丰富教学情境
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之下,学生在课堂中会更愿意参与到动手实践中去,要比简单粗暴地指挥学生做事起到的效果好许多。例如,在学习立体图形时,教师会提议学生制作一个立体图形,帮助理解立体图形的结构,学生会觉得麻烦直接拿出一块橡皮来替代,但是教师如果换种教学情境,学生的态度会马上在转变。教师可以提议举行制作笔筒大赛,比一比谁笔筒更具特色,于是班级之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等立体的图形,也会出现许多奇形怪状的图形,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甄别这些立体图形,同时对于学生的创意要持鼓励的态度。作为教师要注意到,学生不同于成年人,过多的指挥和遥控,会使他们丧失自主学习的能力,阻碍他们的创造力的形成。所以要将动手实践运用在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中,充分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数学学科的抽象思维运用较多,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生动的具象,培养学生爱思考、爱实践的习惯,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和丰富教学情境三个方面将动手实践引入数学课堂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力和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夏粉兰.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论述[J].学苑教育,2018(10):50.
[2]汪材柏.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J].江西教育,2018(12):74.
[3]潘桂清.让动手实践真正走进小学数学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7(23):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