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塑造小学生阳光心理的探讨

2018-12-09吴勇

新课程·小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

吴勇

摘 要:随着国内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和教育水平不断提升,小学生的身心快速发展,本应出现在成人身上的心理问题也逐渐出现在小学生身上,小学生的心理教育开始受到重视。小学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心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阳光心理”的培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好心理基础。就如何培养小学生“阳光心理”进行了思考,并提出简要论述。

关键词:小学生;阳光心理;培养

当前小学生生活环境与其父辈所处的年代相比有了质的飞跃,获得的教育和接收的信息也更为超前和广泛。小学生身心发育的速度明显加快,心理成熟度与3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学生一方面体现出智商更高、接受新事物更快、知识面更广等优点,另一方面争强好胜、嫉妒心强、抗挫折能力差等状态也有所显现,其成人化趋向明显,天真、阳光的特性却越来越不鲜明。这种态势既不利于学生个人的成长,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小学教师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阳光心理”的行动已迫在眉睫。

一、“阳光心理”的含义和积极作用

“阳光心理”也可以称作“阳光心态”,通俗来说,就是指内心拥有诸如“开朗、友爱、包容、善良、坚定、积极向上”等诸多优良品质和意志的一种良好心態。好的身体是人们生存的基础,而好的心态是人健康成长的精神动力。例如下雨天,心态好的人看到的是雨后的彩虹和清新的空气,心态不好的人看到的则是雨中的阴霾和泥泞的湿地。培养小学生的“阳光心态”,是促进其健康成长的保证,甚至能使其终生受益。

二、教师要立足自身,为学生做好榜样

小学生的特点是善于模仿,教师的品性和言行会对学生的心理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的“现身说法”是最直观有效的教育方式。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应当严格规范自身言行,将健康、正面的形象展现给学生,避免向学生表露工作、生活中的负面情绪,用温和、婉转的方式教书育人,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感染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关爱,学生才能学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

三、向学生传递正确价值观,培养其阳光心态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进入青春期,心智发育相对成熟,自主意识逐渐强烈,有独立的想法,不喜欢听“大道理”。自我表述意愿和心理对抗性增强,希望教师把自己当作成年人来看待。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从生活实际出发,这样学生对教师所传递的思想才会更容易接受。

1.激发学生的爱心

爱心是人类的心灵之花,是一切美德的基础。当前的家长更多地是“给予爱”,而没有教会孩子“奉献爱”,久而久之,导致孩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付出和奉献。其实,爱心存在于每个孩子的心中,教师需要做的不是用语言教育孩子“要有爱心”,而是要通过实际行动和有效引导把孩子的爱心激发出来。例如,通过自己对学生的关爱让学生感受来自教师的爱心;通过安排学生之间互相帮助让学生感受来自集体的爱心;通过布置回家帮父母干活的作业让学生回馈爱心等。学生只有不断感受爱,才会懂得什么是爱,才会有能力给予爱。

2.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学会乐观和坚持

我在日常教学中发现,有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情绪较为低落,对事情提不起兴趣;有的学生缺乏毅力,遇到问题会表现得烦躁或选择放弃。针对这些问题,我通过例子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态。例如我举了爱迪生发明灯泡的例子:“爱迪生进行灯泡实验时经历了1600次失败,同学们试试从1数到1600,是不是需要花很长时间?可是爱迪生的每一次实验都需要做大量准备,实验过程也要花费大量时间,绝不是数数那么简单,可是他在不知道何时才能成功的情况下,依然不断坚持,这需要极大的毅力和勇气。没有他的坚持,也许人类用上电灯的时间还要延后很多年。这个例子说明成功需要两点,一是坚持,二是找对方法。遇到问题后,同学们可以把自己当作爱迪生,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作发明灯泡的过程。每个同学其实都很聪明,只要做到这两点,都会取得非常棒的成绩。况且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比发明灯泡要容易很多,大家有没有信心?”我经常通过给予学生类似的鼓励,让学生“有章可循”,慢慢地学生心态开始发生变化,不但自信心增强,抗挫折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3.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和尊重

每个班级都会有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我通常采取“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进而起到教育作用。例如有时我会请不认真听讲或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上台讲课,我坐在下面听,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教师的不易,我也从学生的视角来体会学生的感受。我在下面故意做出交头接耳、趴下睡觉等动作,让学生自己体会并将感受讲给大家。经常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育,学生逐渐学会了换位思考和感同身受,对自身的言行开始有意识地约束,无论是课堂纪律还是学生个人素质,都有了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心理教育至关重要,对学生阳光心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和系统的过程,可谓任重道远,仅凭教师一己之力难以有效完成,还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希望全社会都能对学生心理教育重视起来,让孩子回归阳光灿烂的“本来面目”。

参考文献:

[1]王涛.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培育阳光向上学生[J].中国校外教育,2017(11).

[2]秦碧霞.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的阳光心理[J].科学与财富,2017(5).

猜你喜欢

培养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