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2018-12-09彭梅华
彭梅华
摘 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予以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现阶段,不断深入的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也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项重要要求,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对此,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对小学数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策略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情境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予以关注,使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因为只有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适时教育学生,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切入点,对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行培养,将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要点牢牢抓住。但是怎样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应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主动创新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对学生兴趣的激发。”[1]兴趣为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对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予以创设,给予学生引导,让其全身心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出来,让他们可以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以“比例尺”为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老师想知道旗杆的高度,对它的影子进行测量就能得到答案;爸爸准备到深圳出差,翻看地图就能了解到深圳至北京的实际距离。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当学生产生了疑问后,就会积极主动地开始探索。又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一定比第三边大吗?”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向学生提问:“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一定为180°吗?会不会因为三角形大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自然而然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中,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索、创新的积极性。
二、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创新积极性
数学从生活中来,并最终运用于生活,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才能,不仅源于课堂,同时也从生活实际中来[2]。所以,我们要紧密联系數学和学生的生活,让数学和生活相贴近,让其充分感受到数学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以便于更好地进行学习。
以“圆的认识”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物体,让学生充分了解“圆”,再借助多媒体对几只小羊骑着圆形、梯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等轮子的自行车比赛的情境进行演示。然后让学生猜一猜,哪一只小羊跑得最快,最后再将赛跑的过程用多媒体演示出来。之后,向学生提问:为什么骑圆形轮子的小羊跑得最快?让学生将自行车的轮子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原因弄清楚,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的作用,进而对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乐于创新。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和实际相联系,有效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激发。学生产生越强烈的动机,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潜能,引发创新思维。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引导,让其借助已有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学生创设创新、尝试的空间,使其创新意识得到激发。
三、加大操作力度,挖掘学生创新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可以使大脑左右半球和谐发展以及系统合作,让学生容易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容易启发学生的思维,将其创新潜能发挥出来。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提供给学生一些教学软件、教具、模型和实物等丰富的学习材料,让其有充分的时间操作具体的事物,获得学习知识需要的具体经验。
以“多边形面积计算”为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圆形的面积计算,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中,给予学生引导,让其观察运动场是哪一种图形,思考测量和计算面积的方法,怎样把复杂图形切割成几种图形。学生立足于对事物的不同认识,运用的分割办法多种多样,思维十分活跃,这时候教师再适时激发学生对优化分割复杂图形的思维的兴趣和动机,充分挖掘出学生的创新潜能。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和时代的要求相符。教师要积极构建培养创新思维的环境,要立足于学生思维独创性、求异性、灵活性的培养,给予学生引导,让其展开积极思维,鼓励他们打开思路,大胆想象,多思考、多提问,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创造机会,提高每一位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不断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赵秀杰.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软件(电子版),2017(8).
[2]陈丽娟.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义及策略[J].青苹果,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