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性地走在课改路上

2018-12-09许小芬

新课程·小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个体差异

许小芬

摘 要: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应该怎么上,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学应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遵循因需施教的原则和因地制宜的原则,走出“无度”地开发文本资源,随意地拔高训练要求,盲目地尊重“个体差异”的误区,抓住问题的本质,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把握一个“度”,理性地走在课改路上。

关键词:文本资源;训练要求;个体差异

新课程的改革为小学语文课堂注入了不少的活力。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应该怎么上,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听了不少教师上的新课改公开课,冷静思索后,觉得有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陷入了一些误区。

误区一:“无度”地开发文本资源

新课程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还提出“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等,这都意味着教师享有课程资源开发的自主权。但是,在新课程语文教学实践中却出现了为数不少的文本教学资源开发“无度”现象。例如:一位老师上的一堂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人类与载人航天》(这一课题由《梦圆飞天》一课派生出来)。课堂上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既然载人航天危险性这么大那为什么还要进行这样的研究呢?”“宇航员的太空生活”“如今宇航事业取得了哪些辉煌的成就”等等进行汇报交流。也许这堂课在老师的理想中应该是内容丰富、学生兴致盎然的,可事实上我却感觉这堂课“油盐酱醋”样样有,学生对找来的资料只是在简单地搬用,对许多的科学术语一知半解,讲者越来越乏味,听者则如在“云里雾里”,越听越无趣。整个教学活动中大量的课外资料链接,随意地超越和拓展文本知识,使得课堂成了“资料的展示厅”“作品的杂货店”,脱离了学生实际认知水平,使知识成了没有生命的东西,课堂缺少了思维的火花,缺少了发现的喜悦……

笔者认为:文本教学资源应开发有度。(1)防止越位——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限度。开发文本教学资源,必须立足学生现有发展水平。(2)防止失衡——以教学目标为尺度。语文姓“语”,它首先是语言学习,是工具性学科,应该在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过程中体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3)防止失控——回归文本是必然的归宿。每一篇教材内在的“价值取向”都有一定“规定”,文本资源的拓展如果把握不好,则容易因价值取向偏颇而失控。因此,超越文本,还需要回归文本。总之,把握文本教学资源开发的度,必须抓住“以本为本,联系实际,以学定教,适当适时”这个要领。

误区二:任意地拔高训练要求

读写结合的思想固然不错,操作得好能有效地以读促写,但实际的效果如何则与具体的措施是否切合学情有着很大的关系。如一老师上《秦兵马俑》时,让学生匆匆学习了兵俑的特点,就补充其他兵俑的照片,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描写一个兵俑。3分钟过去了,有的学生仍皱着眉头,不知从何落笔,有的照着课文生搬硬套,胡拼八凑。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意地拔高了语言训练的要求。不细致品味,学生怎能领悟兵俑的形态和情态,又如何能领会文本语言描写的魅力所在?再者要让每个学生在短短几分钟内具有古代工匠造兵俑那般智慧描摹出一个兵俑的形态,实在是强人所难。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

笔者认为:对学生的训练要求,必须符合学生的学情,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的训练。好的教学设计要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考虑它的可行性,预估它的实效性。

误区三:盲目地尊重“个体差异”

新课程倡导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用不同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实现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然而尊重学生,以生为本,并不否认教师的组织功能和主导作用。一位老师在教《三袋麦子》时问:小猪、小牛、小猴处理麦子的方法各不一样,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学生A说会像小猪一样把麦子做成可口的食品;学生B说会学小牛把麦子藏着慢慢地吃;学生C说会像小猴一样把麦子种下地;学生D说会像小猪一样分出麦子做成美食,再像小猴一样把剩下的半袋麦子种下地……在上述教学中,对学生各种各样的感悟,教师都以“各有各的道理”作出了模糊的肯定。表面看,教师似乎是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但究其实质是好些学生并没有深刻领会文本所提倡的用聪明和勤劳换来丰收的主旨。

笔者认为:由于学生能力的限制,对一些问题的理解常会浮于表面,不能探究到文本内涵。此时,教师应及时点拨,让学生静心读语言,潜心揣摩,探究语言内含的意蕴。如上述教学中,老师让学生畅所欲言后应把学生再次引向课文,让学生细细读读“啊,麦子囤得满满的。小猴说:‘我把麦子种下了地,这都是我的收获。您带一些回家吧。老人抚摸着小猴的头,兴奋地说:‘你真聪明!真能干!”等句子找找根据,再联系上文写土地爷爷拜访小猪、小牛的句段,作比较,学生不难得出小猴的做法最妙,因为它用聪明和勤劳换来了丰收。这样既让学生关注了课文的语言,并前后联系整体感悟了课文,又不露痕迹地落实了价值导向。精要的点拨虽然只是寥寥数语,但它却能开启学生思维之门,触动学生情感之弦。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处理好尊重与引导的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走出“无度”地开发文本资源,随意地拔高训练要求,盲目地尊重“个体差异”的误区,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遵循因需施教的原则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抓住问题的本质,深刻领会新课标的精神,把握一个“度”,理性地走在课改的路上。

参考文献:

[1]陈苗.语文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性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开发[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曾样芹.閱读学新论[M].语文出版社,2000-11.

猜你喜欢

个体差异
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发展
小学低年级数学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化
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英语分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