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理解视角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构造

2018-12-09杨扣喜

新课程·小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

杨扣喜

摘 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经历了从最初的程序设计教学发展到今天的以信息素养和计算思维为目标的教学。改革的同时其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与教法、工具性为主的学习目的和理解迁移等方面。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可以从理解概念的本质出发,剖析理解性教学与传统性教学的区别之后,再进行理解性教学要素的设计,以期能够达到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素养;理解性教学;生活迁移;学习域

一、理解概念:从本质出发

促进学生对于课堂教授内容的理解是教育追求的普遍價值。道格拉斯.P.牛顿(D.P.Newton)教授在其著作《促进理解的教学:是什么以及如何去做?》一书中分析研究得出了:“理解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能力,它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结果,理解推动了人的学习能力、认识能力及行动能力的整体发展。”格兰特·威金斯教授在其著作中《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鲜明地指出:“理解就是了解事物的本质,不仅是文字层面的事情,更是借用某种清晰的概念来区分转述专家观点和内化的灵活观点之间的差异。”哈佛大学柏金斯教授认为理解就是人主动去做、活动、实践,在各种动态情景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王均霞教授认为理解是指借助概念,通过分析、比较、概括、联想或是其他思维方式,领会事物间的联系、本质及其规律的思维过程。

二、设计要素入手,提升教学质量

理解性教学需要通过一定的设计才能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体现其功效。那么应该如何设计呢?其实平常的课堂教授是根据教师预先的备课,预先生成的教学设计所展开的。那么我们的理解性教学就可以从教学设计入手。考虑到平时课堂中关注比较多的方面,笔者从平时的教学设计中选取了以下三个方面作为重点要素入手:

(一)方向与原因——明确化

无论从事哪种行业,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教育行业更是如此。有了学习的方向,才能朝着目标前进,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而言,每一节的学习目标、方向都需要着重梳理,加以明确。没有明确的指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只是感到自己完成了一项任务,而不会将他们所学所得进行生活迁移与运用,所以就会出现一种现象——“高分低能”。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课本中的《信息与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等,这类课程就是以认识为主,应该给予明确的目标。经过课堂学习之后,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认知水平。如《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的方向是从学生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入手,引出什么是信息,我们依靠自己获取信息等等。在最后的课堂总结中,为学生列举出学习后能够进行自主实践的项目,向身边的朋友进行交流求教,到图书馆寻找学习资料等等。

(二)吸引与保持——趣味化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也就没有所谓的关注。我们需要为学生提供一种既有趣又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让他们能够沉迷其中,活动结束后不仅能够理解掌握所学,更能将其所学迁移到生活中,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行趣味化教学,不仅能够抓住学生注意力,让他们主动学习,更能让他们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心与乐趣。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信息技术课本中的《编排节目顺序》,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广播与接收消息的含义以及运用模块语句搭建故事或是游戏。那么我对此课的设计及趣味性体现在哪里呢?教学设计中,我借用了学生喜爱的《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的片段,通过学习之后,进行简单的小游戏创作。

(三)体验和探索——意义化

学习收获的体验是促使学生保持继续探索的原动力,有了良好体验才能继续前进。课堂教学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如何获得体验,获得怎样的体验才算是有意义的,继而能够使他们继续探索下面的未知学习域。唯有获得有意义的体验之后,才能让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构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信息技术课本中的《美化文档》,第一个知识点关于艺术字。对于这个知识点的处理,我的做法是为学生提供好几套练习素材。这些素材包括生日贺卡2~3种,明信片2~3种和优秀作文2~3篇。随后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它们都有一个特点缺少了什么?主题。此时我引出艺术字这个知识点,介绍艺术字的特点(大小、形状和颜色等等),随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素材所缺内容。学生都能通过自己动脑思考,发挥想象填写出形状各异、丰富多彩的主题艺术字。究其原因,通过我的课后询问,关键点就是能够给他们带去快乐,激发他们探索的动力,使得自己参加的活动变得有意义。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没有理解作为基础的教学只不过是一种灌输而已。所以对于理想性的教学而言,理解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元素。它能够让教学始终围绕事物的本质,让学生不仅知道“鱼”,更能让其学会如何“渔”。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应仅局限于方法、规则及规律,更需要潜心扎根教学,组织以理解为前提、掌握为目标、运用为指向的具体的实践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将来的成长与成功。

参考文献:

[1]陈明选,徐旸.论理解取向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4(3):25.

[2]吕林海.促进学生理解的学习:价值、内涵及教学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4):63.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从信息流的维度探讨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