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药联合涤痰逐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37例临床观察

2018-12-08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21期
关键词:溶栓神经功能脑梗死

河南省滑县中医院,河南 滑县 456400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脑血管疾病,主要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流供应障碍,致使脑组织缺氧、缺血而造成的,会导致患者临床表现出相应神经功能缺失症状[1]。既往临床上多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包括饮食、运动指导及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等[2]。其中,rtPA静脉溶栓虽能改善梗死区血液循环,减轻脑缺血损伤,缓解症状体征,但也具有溶栓效果有限的弊端,且溶栓治疗半衰期较短,单纯治疗时血管再通率低,且可能增加栓塞发生风险,影响整体疗效[3]。近年来,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中医疗法的效果,并提出较多辨证论治方案,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临床症状上有独特优势[4]。本研究旨在观察急性脑梗死应用常规西医治疗中联合应用中医涤痰逐瘀汤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5]拟定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表现、MRI、CT、脑脊液等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②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痰瘀阻络型辨证标准;③存在不同程度口角歪斜、偏瘫、失语等表现;④患者或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脑部恶性肿瘤;②合并严重传染性疾病;③合并重度消化道出血;④合并严重心、肝、肾脏器疾病;⑤合并严重免疫、代谢、造血、内分泌等系统疾病;⑥合并严重精神障碍、智力障碍等疾病,影响神经功能缺损评估;⑦治疗依从性差,中断或脱落病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7例。对照组男23例,女14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64.98±8.12)岁;病程1~6 d,平均病程(3.51±1.02)d;梗死部位:32例为大脑,3例为小脑,2例为脑干;研究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65.01±8.20)岁;病程1~6 d,平均病程(3.56±1.05)d;梗死部位:34例为大脑,2例为小脑,1例为脑干。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包括指导患者保持清淡易消化饮食、坚持运动锻炼等;发病3~6 h以内给予0.9 mg/k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吉林津升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6138,50 mg)静脉溶栓,1 min内静脉推注10%,剩余90%静脉滴注,1 h内滴注完毕。治疗期间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暂停给药,积极处理。治疗后1 d复查颅脑CT,针对未出血者,以300 g/次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1,0.1 g×30片)口服,1次/d。以7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涤痰逐瘀汤,药用:水蛭、甘草各6 g,川芎、远志、地龙、竹茹、枳实、胆南星各10 g,法半夏12 g,茯苓、陈皮、石菖蒲各15 g,瓜蒌20 g,丹参30 g。便秘者加厚朴、大黄各10 g;烦躁不安、舌苔黄腻者加黄芩15 g;气虚血瘀者加党参15 g,黄芪30 g;舌质紫暗、伴瘀斑者加赤芍15 g。以上药材以水煎服,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用。以7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①依据《实用内科学》[7]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变化,分值范围为0~42分,得分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②依据《内科学》[8]拟定神经功能改善疗效评定标准:以治疗后NIHSS评分减分率≥90%为痊愈;以减分率为≥70%,但不足90%为显效;以减分率≥30%,但不足70%为有效;以减分率<30%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③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包括饮食、洗澡、穿衣、大小便、行走等10项,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情况越好[9]。④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NHSS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NIHSS评分比较 (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神经功能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Barthel 指数比较 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提升(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Barthel指数对比 (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会导致患者临床表现出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且具有较高发病率和致死率[10]。临床上多采用西医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包括阿司匹林、rtPA静脉溶栓等。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除饮食控制、运动锻炼等常规处理措施外,还给予阿司匹林、rtPA溶栓治疗。其中,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且能抑制血栓形成[11];rtPA静脉溶栓药理机制主要是促使血栓溶解,改善梗死区血液供应,且能对自由基释放进行抑制,改善梗死区周围缺血半暗带功能,控制脑细胞死亡,促使神经功能恢复[12]。但是,rtPA静脉溶栓也具有半衰期短的弊端,影响整体疗效。

中医认为,急性脑梗死属于“中风”范畴,主要病机为外邪入侵、脏腑失调、气血逆乱、肝肾阴虚等所致气血血瘀、痰前瘀互结、阻于脑窍。血瘀、痰浊为重要致病因素。中医认为,痰属于人体水液代谢失常、津液不化所致病理产物;瘀属于人体血行不畅或离经之血所致病理产物。瘀血与痰浊同源,且互相影响、互相作用,贯穿于中风发病始末[13],引发痰瘀互结,阻塞脑髓脉络。痰瘀阻络型是常见中风分型,此类患者痰浊壅滞,瘀血阻闭经络,其治疗关键为化瘀、祛痰[14]。

本次研究所用涤痰逐瘀汤药方中:瓜蒌、法半夏为君药,胆南星、竹茹为臣药,具有化痰、清热之功效;枳实、远志、石菖蒲、陈皮能理气、开窍;茯苓具有健脾利湿之功效;川芎、丹参能活血化瘀;地龙、水蛭能逐瘀;甘草调和诸药。现代药理学表明,水蛭具有逐瘀、破血的作用,且能通经达络[15];丹参能活血化瘀,改善神经根功能缺损[16]。以上诸药联用,共奏涤痰、破血、逐瘀之功效。配合西医溶栓,能缓解局部脑组织水肿,减轻脑组织损伤,达到改善神经功能的目的。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改善总有效率高达97.30%,且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可在改善神经功能的同时,提升日常生活能力,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西药联合涤痰逐瘀汤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溶栓神经功能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重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例临床分析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