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免疫营养角度探讨癌性腹水的中药治疗

2018-12-08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21期
关键词:猪苓癌性腹水

1.福州市中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1 2.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恶性肿瘤恶性度高,严重危害着患者生命健康,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是肿瘤治疗的常用方法。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代谢调节治疗及免疫营养治疗可作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1]。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出现腹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医疗法是癌性腹水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从免疫营养角度探讨癌性腹水的中药治疗,以期为中药治疗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提供理论支持。

1 肿瘤相关代谢与免疫特点

①免疫方面:肿瘤由于相关抗原表达异常、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表达异常、树突状细胞功能障碍等多种原因导致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监控、识别与攻击而继续分裂增殖[2]。②炎症方面:长期慢性炎症是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3],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炎症细胞因子,可引起血管扩张,募集炎性细胞到肿瘤部位,放大炎症效应,还可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4]。③肿瘤与肠道菌群:肿瘤与肠道菌群之间关系密切,肠道菌群紊乱,可使肠道细胞也会表达促进肿瘤发生的蛋白,肠道菌群也通过调节机体代谢间接起到抗肿瘤的作用,肠道菌群还可影响肿瘤化疗疗效[5]。

2 癌性腹水的形成原因

癌性腹水产生的主要原因[6]有:①肿瘤细胞阻塞膈下淋巴管,导致淋巴回流受阻,水分吸收减少,留滞于腹腔内形成腹水;②肿瘤侵袭腹膜及肠壁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中大分子物质渗出;③低蛋白血症,肿瘤患者常由于多种原因出现营养不良,或肝功能损害致白蛋白合成减少,导致白蛋白水平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外渗形成腹水;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另外,血管渗透性改变、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等都与癌性腹水的形成紧密相关。

3 癌性腹水的中医病机

4 治疗癌性腹水常用中药的作用机制

基于癌性腹水的中医病机特点,有研究[10]表明补虚类、利水渗湿类、活血化瘀类、清热类、泻下类中药为治疗癌性腹水的常用药物,其中又以黄芪、茯苓、猪苓、白术、大腹皮、莪术、薏苡仁、桂枝、当归、泽兰等药物多见。

4.1 免疫调节作用 正常组织中,辅助性T细胞Th1与Th2细胞数量相对平衡状态,肿瘤组织中Th1细胞下降,巨噬细胞及T细胞的免疫功能降低,黄芪中含有的黄芪多糖可诱导Th1/Th2向Th1转化,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起到抗肿瘤作用[11]。茯苓含有的茯苓多糖可保护免疫器官,抗胸腺萎缩,抗脾脏增大,还能促进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A、IgG和IgM的生物合成,可增强巨噬细胞的识别功能和吞噬指数,增强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并增强其活性,增强NK细胞活化,促使其分泌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IL)-2、TNF-2等抗肿瘤细胞因子,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12]。猪苓中含有的主要活性成分猪苓多糖可以通过提高巨噬细胞生物活性、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13]。白术挥发油成分可提高机体巨噬细胞的活性,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起到一定抗肿瘤作用[14]。薏苡仁含有的薏苡仁多糖则可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强免疫功能[15]。当归中含有的当归多糖可促进脾细胞、混合淋巴细胞和T细胞的增殖,对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均有促进作用[16]。

4.2 抗炎作用 黄芪中含有的黄芪多糖、黄芪总黄酮、黄芪皂苷具有一定抗炎症介质的作用[17-18]。茯苓含有的茯苓多糖则对急慢性炎症反应具有一定抑制作用[19]。白术中分离出的白术内酯Ⅰ和白术内酯Ⅲ可以通过抑制炎性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释放从而起到抗炎作用[20]。莪术中的主要成分姜黄素同样可以抑制炎性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水平,具有抗炎作用[21]。薏苡仁油成分、薏苡仁的水提物、当归挥发油亦有研究表明具有抗炎作用[22-24]。

4.3 调节肠道菌群作用 有研究表明黄芪多糖可提高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水平,具有调整肠道微生态的作用[25]。黄芪提取物制成的黄芪注射液可减少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具有肠道保护的作用[26]。茯苓能提高肠道双歧杆菌水平,亦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27]。猪苓多糖可提高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水平,可调节肠道菌群,具有肠道保护作用[28]。白术亦可促进肠道菌群中的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增殖、改善肠道内菌群,同时可改善肠黏膜通透性,恢复肠道水液分泌与吸收的平衡,修复肠道受损黏膜等[29]。泽兰提取物则具有抑制肠道菌群移位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肠道粘膜微循环相关[30]。

4.4 抗肿瘤作用 有研究表明黄芪含有的多糖类、黄酮类及皂苷类成分均具有一定抗肿瘤作用[31]。茯苓多糖亦具有抗肿瘤作用,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32]。猪苓多糖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同样具有抗肿瘤作用[33]。白术中的挥发油成分和多糖类成分则为白术中主要的抗肿瘤成分[34-35]。姜黄素、β-榄香烯、γ-榄香烯、莪术醇、莪术酮、吉马酮、异莪术烯醇等为莪术中的主要抗肿瘤成分[36]。薏苡仁是临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多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转移,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多种途径起到抗肿瘤作用,薏苡仁油为薏苡仁中抗肿瘤的主要成分之一[37]。桂皮醛为桂枝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38]。当归中含有的多糖类及挥发油成分亦具有抗肿瘤活性[39]。另有研究表明泽兰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具有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的作用[40]。

5 中药复方治疗癌性腹水

临床上常使用中药复方治疗癌性腹水。肖敏伟等[41]使用自拟方联合白介素-2、顺铂腹腔注入治疗癌性腹水取得一定疗效,所用中药处方中含有黄芪、猪苓、白术、大腹皮、茯苓、莪术等多种具有免疫调节、抗炎、抗肿瘤作用的药物。赵钢等[42]利用通络利水方联合白介素-2腹腔注入治疗癌性腹水取得一定效果,所用通络利水方中亦含有大腹皮、猪苓、茯苓等含有免疫调节及抗肿瘤作用成分的药物。梁秀英[43]利用猪苓汤加味联合白介素-2腹腔注入治疗癌性腹水也取得一定疗效,猪苓汤中含有的猪苓、茯苓均具有免疫调节及抗肿瘤作用。使用中药复方治疗癌性腹水可结合多种具有免疫营养作用的中药,发挥中药复方多靶点作用的特点,联合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西药如白介素-2,可能取得增效的作用。

6 小结

恶性肿瘤患者大多伴有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抑制和下降,免疫营养是指通过使用某些特殊的免疫营养物质,预防和纠正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调节机体免疫机制,刺激免疫细胞,增强免疫应答,减轻有害或过度的炎症反应,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一类营养治疗手段[44]。中医药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中药含有许多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成分。本文从免疫营养的角度阐述癌性腹水治疗常用中药的作用,发现其中的黄芪、茯苓、猪苓、白术、薏苡仁、桂枝、当归等多种药物可通过其含有的多糖类、黄酮类、挥发油类等成分起到提高免疫力、抗炎、调节肠道菌群及抗肿瘤等作用。中药含有很多特殊的具有免疫营养作用的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对于治疗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可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评价。

猜你喜欢

猪苓癌性腹水
长白山不同产地猪苓的HPLC指纹图谱及化学模式识别
Effectiveness of Zhuling decoction (猪苓汤) on diuretic resistanc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讨中药外敷治疗癌性腹水的用药规律研究
肉鸡腹水咋防治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癌性爆发痛专家共识(2019年版)
一例黄颡鱼腹水病的处理案例
补气养血通脉饮辅助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疗效观察
猪苓的利水渗湿作用及其药理活性研究
磁共振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筛查前列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