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特色培养探析
——以L高校为例
2018-12-08邹慧君
邹慧君
(洛阳师范学院,河南 洛阳 471934)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1999年设立到现在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飞速的发展并未使该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大幅提升,相反,同质化的人才培养使得专业发展面临着“发展瓶颈”。因此,如何走特色式、内涵式发展道路成为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亟须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为适应政府对于新型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和社会需求,实现政府社会管理体制从“大政府,小社会”向“小政府,大社会”的转变,1998年教育部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自1999年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首批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以来[1],全国各大高校陆续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势头迅猛。但在快速扩招的同时,专业建设也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存在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不明显、学生就业困难等问题,有部分院校不断缩小该专业招生规模甚至停招、停办,专业发展面临严重危机。因此,在专业建设处于这样的“尴尬”特殊时期,更需要深入分析专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谋思路谋发展,讲特色讲创新,走出一条内涵式发展的新路来。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定位无特色。关于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教育部的界定是:“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成为地方高校开办专业的指导思想。但公共事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宽泛,专业外延宽泛必然导致专业内涵难以深化[2]。很多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专业建设上培养目标不明确,往往借鉴行政管理、教育经济管理等专业,自身专业定位特色不凸显,学生学习目标模糊,对专业学习缺乏清晰的认识。
2.课程设置大而全,培养模式无特色。主要表现在:难以把握公共事业管理的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课程设置有较大的随意性,很多院校更多的是参考如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教育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安排庞杂,开设课程多,涵盖领域广。这样设置出来的课程体系难以反映本专业的专业特征,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缺乏专业核心竞争力。此外,由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人才培养模式显得较为混乱,未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培养模式和行之有效的培养流程,地方很多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培养模式上可以说仍在探索中[3]。
3.实践保障不足,教学方式无特色。公共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实践性教学则是加强学生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该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重视理论课学习,对实践课的授课存在相对弱化的现象:一是课程设置上,理论课偏多,应用性课程较少,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二是实践课教学方式未及时创新,本该到课外或校外进行的实践性教学,依然在教室内按照理论课讲授;本该通过软件操作进行的实践课却还是教师单向的口头灌输,实践课流于形式。三是实践经费紧张,由于实践课会涉及到实践课软件、设备的购买以及外出实践交通费等等,经费保障不足,直接影响实践课的正常开展。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特色培养中的几个关键点
1.结合资源优势明确培养目标,凸显专业特色。由于公共事业涉及范围宽泛,需要充分利用学校校内外资源优势,明确培养方向,办出专业特色。以L校为例,通过对2015—2017年三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向的统计情况来看,到企业就业比例高达45%以上,到政府和事业单位就业的占25%,考研的占20%。同时,通过调查往届毕业生,进入企业的毕业生以从事市场销售、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等工作为主。因此,L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并结合学生的就业流向,确立了人力资源管理方向。此外,依托学校公共文化研究中心这一省级平台,充分利用该平台的社会资源优势以及师资优势,于2017年新设立了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方向,确立了以培养从事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两个专业的方向,一是更加突出了专业特色和方向,二是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优势,三是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应用能力,更契合社会人才需求,在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结合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培养特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要改变以往课程设置的随意和散乱,围绕培养目标,处理好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专业课与方向课、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平台+专长”的培养模式。以L校为例,为学生设置四级课程体系:一是通识素质教育平台,着重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德行素养、科学与人文素养。二是公共管理学科专业知识平台,为学生架构公共管理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以及专业拓展知识。三是职业方向平台,以就业需求导向,面向学生未来就业需求开展相应课程。L校设置了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平台和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方向平台,是两个方向的课程设置情况。四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力平台”,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专业研究能力。课程设置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的原则,既要反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性质,又要符合复合型和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特定方向的专业人才。
3.结合课程体系丰富教学方式,突出实践特色。作为应用型专业,要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环节训练。同时积极搭建并有效利用校内外实践平台,针对专业方向中的实践性课程,探索“模拟式”以及“全真式”教学方式,最大程度地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L校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方向为例,主要体现在:第一,教学方式“双主动”。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树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教学理念。在专业知识讲授中,课堂教学由教师讲授和学生参与式讨论相结合,教师讲授完每章节的基础知识,给学生布置专题任务,把课堂交给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第二,教学内容“双加强”。在教学内容设计中,既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同时注重加大实务、实践教学内容。比如《公共文化服务典型案例分析》课程,组织学生到省级公共文化示范区学习交流,同时让学生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中来,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入体验实务工作。第三,培养过程“双结合”。建立“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邀请文广新局、文化馆、图书馆以及乡镇文化站站长代表等文化部门的领导、专家进课堂。同时,鼓励教师和学生“走出去”,教师带领学生到各级公共文化场馆以及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进行现场实践教学,通过实地观察、体会、感悟、交流以及参与文化活动去更好的锻炼实践能力。
4.结合地方需求服务地方发展,探索合作特色。为地方培养人才是地方高校的根本任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方面要结合学校所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人才需求状况,另一方面要结合学校既有的学科优势及发展潜力,确定本专业发展方向,并与地方有关部门和单位配合,明确未来的人才需求状况及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规格[4]。例如,L校公共事业管理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方向,在省内各省辖市挂牌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实践实习基地以及研究基地,一是为学生们创造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和平台,二是为教师们搭建理论研究的平台。目前正在探索“政府—高校—基层”公共文化共建项目,这种合作模式将政府、高校以及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紧密联系起来,通过高校学生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既解决了基层公共文化人才短缺的问题,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实现双赢。
5.结合专业发展加强对外交流,强化师资专业特色。就师资建设而言,需注意几点:一是凝聚教师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教师一般为政治学、行政管理学、社会保障学等专业,当专业办学方向不明确、课程设置“大而全”时,教师们在研究方向上往往也是“各有所好”,没有在专业方向发展上拧成一股绳,不利于整个专业方向的发展和学生培养。二是优质师资“引进来”。利用地方以及学校人才引进政策,引进高水平的的博士充实师资队伍,也可以充分引进或聘请校外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到高校任职或兼职,要及时补充新鲜“血液”,注入专业建设活力。如L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外聘当地知名企业HR到校授课,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方向外聘省文化厅、市文广新局分管公共文化的领导专家以及基层公共文化战线上的工作骨干来校授课。三是内部师资“走出去”。通过多种渠道鼓励教师走出校门,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专业培训、名校进修等提升教师自身能力,同时委派教师到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等以提高教师的实务能力。如L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定期委派专业教师到省级文化部门以及市文化单位挂职锻炼等,收到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