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8-12-07王艳梅
王艳梅
摘 要:青春期是指从稚嫩孩童时期到成熟阶段中间过渡的一段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心智尚未成熟,但也脱离了孩童的幼稚,在身心发展方面非常不稳定。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负面元素的影响,如果不给予正确引导,让学生宣泄心中烦恼,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本文提出青春期学生应当采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方法
青春期是孩子由儿童向成人过度的时期,一切对他们来说似乎都明白,一切又是那么新奇和陌生。正是由于这种矛盾,造成了在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不应该发生的问题。在青春期,人的心理也有了许多变化,如自我意识增强、情绪波动、爱慕异性、兴趣易转移等,因此,加强对中小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总体规划,多方面做工作。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一)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中亭阁假山、名人雕像、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这些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如现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强,教室里有纸屑箱,他偏把纸屑往窗外丢,看见瓶罐偏要用脚去踩和踢,随意采摘践踏花草等。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家庭要积极配合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配合,帮助家长发挥其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引导。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孩子,加强交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四)消除社会不利影响。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冲击甚大,随着改革的深入,西方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影视内容流入,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刺激。青少年由于缺少辨别能力,一味模仿,也造成了一些非正常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高度重视。家庭和社会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青少年本身亦应加强自身政治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拿出勇气和毅力来克服和摆脱不良心理,力求使自己成为有用之才。
二、帮助青少年学生顺利渡过青春期
(一)学校应该将青春期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对学生进行性生理、性心理、性伦理的教育,以及青春期发育的生理变化、青春期卫生与健康、人体生理结构、青春期心理及求异心理调节、男女同学的正常友谊与行为规范、怎样择友、交友、人口教育等。
(二)要提高学生的自律性。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在自我教育活动中使之自我完善,在教育中应采取互助的教育方式,同学间相互启迪、相互督促,在完善自己最佳心理的同时去纠正别人不正确的心理,达到相互教育的目的,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另外,在心理教育课上,教师与学生要以平等的身份出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师的观点,受到教育,提高心理品质,给学生成功的体验。
(三)培养自尊、自信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为了培养学生的耐挫力,我们每年的春游活动,规定一律不得车接车送,各班整队步行前往。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哪能走那么远呢?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他们经过锻炼,培养了自尊、自信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
三、提高班主任和家长的心理健康素养
在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中,班主任和家长无疑是施加最大影响力的两个方面。首先是班主任,班主任想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自己必须要具备好的心理素质以及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技能。老师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多阅读心理健康的相关书籍,了解最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同时将这些知识运用在日常教学当中。班主任要更加认真仔细地观察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发展变化,经常与学生聊天谈心,了解学生发生心理变化的原因,然后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正确地引导学生。班主任还应当定期开展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班会,班会上可以首先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然后让学生将自己最近的烦恼匿名写在小纸条上,随机抽取几张小纸条,与同学们一起讨论解除烦恼的有效办法。其次是家长,青春期的到来,学生会表现出自我意识高涨、逆反心理、情绪起伏大等情况。首先,家长要多多阅读书籍和观看网络上的相关教育视频,深入了解青春期学生的特点,学习应当采取怎样的方式去指导孩子,帮助他们解决青春期的烦恼。其次,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出现逆反心理,不愿意听从父母的话,家长要耐心地与孩子沟通,了解其反对的原因,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与支持。最后,家長要与老师常常沟通,了解学生在校的情况,沟通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与心得。
综上所述,青春期教育使学生从认识自己开始,学会把握自己,保护自己,理智调节自己的心理,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身上的责任是任重而道远。我要大力呼吁青春期教育越早越好,有必要从小学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