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成长机制研究

2018-12-07韩智伟李草青青

理论观察 2018年9期
关键词:绿色食品

韩智伟 李草青青

摘 要:食品加工业作为农业和工业的跨界融合,对于发展地方支柱产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多年来,我市依托资源禀赋和要素配置,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有力抓手,深度开发资源深加工类产业项目,推进食品加工、马铃薯、现代畜牧等“原字号”,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提升绿色食品深加工能力。本文积极探索我市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成长机制,分析加工企业内生成长机制、外生成长机制,提出科学、合理、长远的可行性对策和建议,全力打造一个农业增效、企业增利、农民增收的绿色发展工程,营造我市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健康成长环境,为我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引擎和新动能。

关键词: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成长机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9 — 0011 — 03

一、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现状

多年来,齐齐哈尔市始终营造加工企业健康成长环境,不断提升绿色食品深加工能力,充分附加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品牌知名度,更好地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从当前发展成效来看,我市近年来逐渐把强化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放在重点,强化深加工能力作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动力支撑,从整体上提振绿色食品产业的活跃程度,营造一个适合本土发展的优质空间,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提质增效地域整体经济实力,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大格局奠定坚实的物质保障。

齐齐哈尔市坚持以以市场需求为正确导向,以科研创新为发展驱动,做优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加速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据目前统计,2018年上半年,我市规上企业达到103户,1-6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4亿元,实缴税金2.4亿元。重点推进项目45个,其中新开工项目31个,续建项目14个,总投资218.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9亿元。截至6月末,已开复工项目37个,已完成投资25.2亿元。总投资100亿元的阜丰30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一期2017年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稳健运营,阜丰二期8月末建成投产;总投资20亿元的鸿展60万吨酒精项目一期建成投产,二期建设进展顺利;总投资85亿元的益海嘉里现代农业产业园奠基开工。

此外,齐齐哈尔市充分认识到食品深加工是关键,是附加绿色食品科技含量高低的重要环节,也是决定绿色食品销售总量进入高端市场的重要凭证,必须下大力气培育和壮大齐齐哈尔市本土化、特色化、优质化的绿色食品加工企业,营造企业成长的优质环境,提高深加工能力,使之打造齐齐哈尔市独具特色的品牌效应,进而提升绿色食品产业升级改造,实现产业发展形态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不断放大聚合效应,助推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健康成长,促进齐齐哈尔市经济社会快速繁荣与发展,早日实现工业强市的宏伟目标。

二、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成长机制现存问题

我市始终贯彻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成长规律,深刻剖析加工企业内外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打造具有我市重点培育和发展的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努力推出和壮大更多像飞鹤乳业、中粮(龙江)生化、克山昆丰旗舰店等具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促进我市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实现整体性、高效性、长远性发展。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我市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成长机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这些因素主要集中在内生成长机制、外生成长机制之间的各要素未能形成良性结合,进而无法有效提升加工企业深加工能力,强化科技支撑力度,使之全面促使我市绿色食品加工企业能够健康成长和发展。

(一)企业内生成长机制——内部环境建设问题

内生成长机制是指企业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这一维度来看,这种成长机制是企业从初始阶段到成熟阶段的一个渐进过程,是企业不断实现自身发展壮大,自发性地寻求突破的一种重要体现。

1.加工技术的创新能力较弱

在加工技术创新能力方面,我市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最大的短板是深加工能力不强,致使食品加工企业无法延长产业链条,特色资源优势转换经济优势能力匮乏,呈现出加工品种单一、新产品研发能力薄弱、科技附加值含量不高、有效利用率较低等问题,无法实现绿色生产、绿色加工、绿色包装等一系列科技附加,从而有效推进绿色技术的全面应用。此外,从我市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整体情况来看,大多都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地域内部生产厂商众多,同质化现象严重、品种差异性不大,无法有效满足市场多样化、高端化的需求,甚至还有一些中小型企业,生产的商品存在着品种劣质、杂质较多等现状,从整体上难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市场的高端需求,使之能够有效进行技术创新,转变“初、粗”为主的现状,提高自身深加工能力,打造更多高端产品,进而全面提升企业的整体质量和经济效益,提质增效食品加工业,为我市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的健康成长提供合适土壤。

2.人才结构不合理

齐齐哈尔市在探索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成長机制中,更多考量企业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比重,未能有效注重人才环境的培育,使其能够合理地配置相关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作用。现实中,我市部分企业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很少,无法有效地把管理层、决策层的意图传至每一个地方,也不能及时进行反馈信息处理问题,甚至部分中小型企业还存在着缺少优秀的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及大型企业人才流失严重等现状。因此,我市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的人才培养机制未能实现相关配套措施,充分确立把人才作为企业之间竞争的核心因素,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优势,提升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从根本上实现企业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和根本保障,促进企业快速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为我市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的健康成长奠定人才优势。

3.满足市场需求品种较为单一

从市场需求来看,我市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未能实现充分对接市场需求,与外部环境进行结合的能力较差,大部分绿色食品多以传统为主,呈现出品种高端化、优质性较弱的现状,无法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致使大部分企业的赢利点较低,经济增长方式单一。因此,我市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直接制约着企业的销售路径,缩小了新竞争环境下的市场范围,进而也阻碍了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二)企业外生成长机制———外部环境推力问题

企业成长机制是一个复杂性、开放性的系统,通过内部与外部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因素来维持企业自身发展。目前,我市在政策法规、金融保障、经济网络联系及集群化发展程度等方面上缺少一定的政府引导,未能有效形成一个资源共享、利益联结的平台,这对于企业未来发展而言缺乏良好的外在生长环境,势必会造成一定的恶性竞争,降低抵御风险的能力。

1.相关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

从齐齐哈尔市目前发展来看,我市是全省的农业大市,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相应出台了针对此项问题的政策法规,但在整体保障方面上,由于监管不力、后续服务跟不上等现状,致使我市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在成长环节中缺乏相应的支撑,很难应对新经济竞争下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同时,我市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同质竞争比较严重,容易出现恶性循环,而政策导向也未能做到积极有效的引导,致使我市部分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很容易走向衰落,抗风险能力较差,无法适应当前市场的压力和紧迫感。

2.金融保障措施力度较低

齐齐哈尔市虽然开展了一些金融产品来保障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的健康成长,但由于层次、质量、力度较差,使得呈现出的实践效果较为不明显,未能有效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作为企业成长的外部支撑要素,致使企业在这一方面的融资能力较差。同时,由于我市还存在着投融资体系不健全等现状,致使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不好,未能有效拓宽融资渠道,激活民间投资能力,使之从多个角度集中发力,坚持全产业链谋划、全要素推进、全方位服务,着力推进现代型加工企业健康成长。

3.企业集群化发展程度较低

齐齐哈尔市部分绿色食品加工企业还停留在传统模式上,尚未形成一定规模化、集群化的现代企业发展路径,呈现出产业总量偏小、科技力量薄弱的现状,与哈尔滨、大庆等兄弟地市相比,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经济效益,都有着较大的差距。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未能形成一定优势的经济网络,在搭建共享平台过程中缺乏相关的信息共享,且互动形式较为单一、交流次数比较贫乏,甚至很多中小型企业缺乏防范风险的能力,未能获得自身所必须的资源和要素。

三、提出我市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成长机制对策

2018年以来,是新时代发展的第一年,我市应当科学布局产业,以现有产业体系和食品加工为牵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转变传统发展形态,不断引进项目,强化技术升级,不仅继续壮大我市龙头企业,还应营造中小型企业成长环境,壮大我市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整体集群化发展,培育地方特色品牌,推动产业走向“产品结构多元化、品种档次高端化、业态模式基地化、生产技术高新化、企业规模大型化”发展形式,为我市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的健康成长提供所需资源与技术,更好地支撑我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与大脉络。

(一)内生增长机制——夯实自身发展基础

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加工企业要想健康成长,应当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合理优化人才结构,强化自身“造血能力”,充分对接市场需求,从更深层次、更高内涵地解决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的困境,更好地扶持中小型企业健康成长,继续壮大大中型企业,为打造现代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奠定深厚的基础保障。

1.加强产学研用一体化 提升企业深加工能力

我市应当强化企业的深加工能力,提高科技产品附加值,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加工企业,强化新竞争环境下的新供给。在整体规划中,着力优化产业发展结构,突出优质原料开发,强化企业深加工能力,开发和研制多种多样、类别不同的新型绿色食品,从结构上延伸加工产业链条,打造多个像飞鹤乳业、北大仓集团、中粮(龙江)生化等大型食品加工企业,促使其形成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发展形态,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同时,全力夯实我市食品加工业的工业化程度,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支撑体系,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产学研用联结机制,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校、科技人才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建立食品加工产业园区,从整体上强化科技支撑基础建设,创新技术研发深度,努力提高我市自主研发能力,走循环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新途径。

2.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打造职业化管理团队

在人才方面上,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我市应当鼓励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最大限度对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的活力,充分落实我市关于人才的激励办法和奖励措施,对外埠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技术团队在我市实现成果转化落地的核心团队人员,同级政府按照其当年在我市年薪、劳务报酬、股份分红等实际所得,给予对应标准的人才奖励资金,使之全力打造企业成长所需的人才环境。另一方面,我市绿色食品加工企业还需打造职业化的管理团队,发挥职业管理团队的优势力量,使企业成长与发展紧跟时代轨迹和市场要求,提高管理团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实现真正作为职业团队引领企业成长的核心效应,更好地发挥领军人才的優势作用。

3.合理优化资源配置 遵循市场客观需求

我市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应当充分对接当前市场的客观需求,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强化与外部环境的对接能力,转变传统单一的生产方式和品种类型,促使企业逐渐向高端化、品质化、多样化发展,充分满足现代市场的高端供给与需求。在具体工作中,根据我市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的成长需求,应当充分瞄准市场需求,定位发展新形式、新举措,引进或开发适合现代市场需求的绿色食品技术线,充分做好前期市场调研,并根据不同区域和不同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比如包装、形状、口味等喜好,研发自身独特的绿色食品品种类型,进而拓宽市场广度和范围,有效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使之提升我市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外生成长机制———强化外部环境推力作用

企业外生成长机制是企业与外部环境进行经济活动,我市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应当注重自身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等因素的交流,通过“政府引导、强强联合”这种方式,搭建一个适合企业成长的资源共享、利益联结的平台,营造一些适合企业成长的经济环境,从整体上、结构上、层次上促进我市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健康成长。

1.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强化法律保障作用

我市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量,一是加强对企业的政策支持,利用我市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强化企业在大环境下的发展能力,为中小型企业的健康成长和壮大提供应有的扶持力量;二是发挥法律法规作为保护企业发展的最后一道防线,避免企业陷入不安全的隐患问题,确保企业能够正常享受应有权利和承担相应义务,使之通过这两方面的支持与保护,有效保障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推动我市绿色食品加工企业能够健康成长、良序发展。

2.强化外部紧密联系 拓展经济网络空间

我市应当立足现有的大环境,把握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成长规律,遵循现代农业发展方向,解决当前各个企业孤立存在、分散经营的现状,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强化政府引导作用,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从更深层次上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进程,使我市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形成互相配套的战略合作机制,全面提升行业间的沟通能力,创新新技术的开发途径,推动我市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实现整体性和分工性的合作关系,更好地共享利益分配机制。

3.建立企业联盟合作 打造集群化发展模式

在成长路径上,我市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应当建立企业联盟合作,完善企业集群化发展形态,打造现代经济网络结构,搭建信息共享平台,进而创新企业发展新环境,形成企业长效的信任机制,助力企业发展弹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下步具体工作中,我市应当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企业之间形成规模化发展形态,并以飞鹤、瑞盛等大型食品加工企业为蓝本,扶持多个中小型企业,营造经济发展新格局。

〔参 考 文 献〕

〔1〕温会武.关于加快阜新市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的分析〔J〕.农业经济,2018,(03).

〔2〕林杰,戴秀英.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可持续发展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

〔3〕武志勇,李馮坤,齐秀辉.我市食品加工龙头企业成长能力研究〔J〕.理论观察,2018,(01).

〔4〕高昕.德州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7.

〔5〕马立强,余赛,卢宏伟.中小企业成长机制研究——内生成长、外生成长和集群网络化成长〔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8,(02).

〔责任编辑:张 港〕

猜你喜欢

绿色食品
云南绿色食品现状及发展研究
对症施策 切实提高绿色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绿色食品质量管理的几点思考
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什么是绿色食品
我国撤销392个绿色食品产品标志使用权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公告(第272号)
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标志“保质期”——3年